淮陰侯韓信降乩詩

此為假借淮陰侯韓信的口氣寫的詩。意謂你們不必知道我是誰,其實我並不留戀像“九里山”那樣的赫赫功勳,還不如伴著淇泉綠竹,過著風平浪靜的生活。扶乩(jī)是一種迷信活動,古書所載此事完全不一定是真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陰侯韓信降乩詩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者姓名高士其
  • 作品體裁:詞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 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淮陰侯韓信降乩詩
【創作年代】清朝
【作者姓名】高士其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相逢何必更知名,九里山前殺氣橫。
不及淇泉數竽竹,風波靜處過平生。

注 釋

題註:題目系主持人所加。清高士其《天祿識餘》載:“元末,河南輝縣百泉書院有山長某,嘗集客,坐中一扶乩者術甚神,眾共肅禮之,使探神響,焚咒方半,神已至,眾請名,乃判一詩曰:‘相逢何必更知名,九里山前殺氣橫,不及淇泉數竽竹,風波靜處過平生。’眾矍然曰:‘神淮陰侯耶?’曰:‘然。’賡酬良久,始引去。”
降乩:又稱“扶乩”、“扶鸞”。古代占卜術的一種。起於唐代,明清時盛行於士大夫間。其占具主要有稱作“乩架”的丁字形木架、稱作“乩筆”的縛在乩架直端的木錐、稱作“乩盤”的供乩筆寫字的沙盤。施術時,先請兩名“鸞生”扶乩架之橫木兩端,使乩筆稍懸於乩盤之上,然後焚香念咒請神,神至,則乩筆自動在沙盤上劃出文字,或與人唱和詩詞,或示人吉凶休咎,或為人開方治病,事畢,神退,乩筆亦停止划動。
淮陰侯韓信:西漢軍事家。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曾受胯下之辱。秦末參加項羽部隊,因不受重用,改投劉邦,因蕭何薦被拜為大將軍。楚漢戰爭中,劉邦採納他的建議,攻占關中。劉邦項羽滎陽相持時,他率軍襲擊項羽側翼,占據黃河下游地區。後被劉邦封為齊王。公元前202年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擊滅項羽。漢興,改封楚王。人告其謀反,貶為淮陰侯。後又被告與陳豨(xī)謀反,為呂后所殺。善將兵,著有《兵法》三篇,佚。
降乩:謂扶乩時神靈降下旨意。
九里山:在今江蘇省徐州市北。傳說楚漢相爭時,韓信在九里山前列陣,十面埋伏,智取項羽。
淇泉:即《詩經·竹竿》中“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所謂之“泉源”和“淇水”之合稱。即指“淇奧”“淇園”之地。

作者簡介

高士其,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