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明山人

淨明山人

宋智明先生本名宋銀福,自號垟山淨明,一九五七年生於浙江溫州,二零零四年十一月示寂於廣西桂林。先生法緣殊勝,十五歲遇大善法師皈依佛門;十六歲始,輟學追隨李德生先生五年,修學《起信》、《楞嚴》等諸禪淨經論,通達教理;後折服於天台妙觀,拜振蓮法師深入天台法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明山人
  • 出生地:浙江溫州
  • 出生日期:1957年
  • 本名:宋銀福
個人履歷,個人作品,人物生平,

個人履歷

一九八二年,先生尋得清定上師,首嘗密乘法乳;由顯入密間,勤常親近徐恆志先生,咨決要義。一九八六年,先生拜見元音老人,隨修心中心密法。百座內桶底脫落,明見本性。之後,由密歸禪,十年韜光養道。期間,一邊了習,一邊任教於福建省佛學院、中國佛學院、靈岩山佛學研究生院、四川省佛學院等佛教院校。

個人作品

多年來,先生以宋智明、石頭人、無心人、禪心、護法子、西歸子、曇花、亦禪等筆名,先後在《法音》、《禪》、《佛教文化》、《上海佛教》、《廣東佛教》、《台州佛教》等國內著名佛教刊物,及香港《內明》雜誌等,發表佛學文章近百篇,或初機接引,或機鋒直指。其所作之《禪觀入門》、《教觀入門》、《圓覺經直講》、《六妙門全書》、《淨土持念法要》等五部著述,被台灣圓明書局,收入“般若文庫”叢書,流通發行。
淨明山人

人物生平

一九九五年起,融漢傳佛法要妙之宋智明先生,觀藏密在漢地法緣殊勝。為以禪智融通藏密,雙融光大,應時節因緣,先生數次深入藏地,參訪多位大成就者。1997年先生前往亞青寺,得阿啾喇嘛印證。2001年虹化成就的阿曲喇嘛的心子土木寺的白馬多傑上師,於定中數次見到先生,知法緣甚廣,親到漢地尋找,賜法名“松吉多傑”。2002年,先生親往藏地,禮拜大班智達遍知者阿格旺波轉世之四川白玉遼西寺松吉澤仁仁波切為根本上師,賜法名“格桑德青”。
先生歸後.於垟山自思錄中寫道:終於在了緣息機之後,如期地歸隱山林,諧清風,伴白雲,在山石竹林花草叢中,安居於淨明的精舍。從此先生於本明的禪悟中流露出啟迪時人的智慧之光。其智悟之境與現實之覺融為一昧。先生於垟山精舍流露斯妙法,以待機緣。以其時其境,而以垟山禪號之。
妙法之源,莫過智悟之啟發。先生又指出:
從淨土法門到天台教觀;從顯教的系統學習到密乘的無相大法;從心地相應到禪宗的機用,其中全賴明師的指點,否則徒泥文字,拘於法門,限於道理,執諸境界,尤其是元音老人之破法,使人頓悟無法之法,獨超無言之言,於是絕師法於無礙,透有為之牢籠,一念回歸,全歸平常。
從此先生筆耕不止,皆為啟發時人。融通諸教而歸入妙明之覺,借各種因緣,皆為指示學人真心,以真實的禪悟之境圓諸行,至於無礙。
先生之文字雖所涉廣泛,然所指精當。
禪門宗風之形成,乃傳乘禪門重要典籍等了義言教、顯了祖德智用、宗門正眼、禪門戒行、事師之道、參悟之行,真實具足此等內涵乃名“宗”。歷代發揚禪門,順應時代者,無非在此建功。先生不僅一一涉及,更結合當前實際,而加以發揮,明澈古今。於學人難明、難了處細緻開示,更融教、天台、禪、大手印、大圓滿禪修,一一點出精妙,令學人如臨春風,如醍醐灌頂。
先生曾於學人泛修法門,而指出:
禪與密及禪與淨的雙修與融通,在因地修學位即為有害,在果地則為有益。有害者因其未悟“雙”旨而成執著,有益者萬法同歸而成大用。因此,修密所證者非即禪宗而是通於禪理,悟禪行密者非密宗而是方便用。“宗”旨不可濫,行者宜於專,如是方得勝進。何況與道教、氣功雙修呢。
故知先生圓融也。
以我等智慧淺薄,笨拙之筆,實難描劃先生之全貌。
還請諸有緣直心領受先生文字為切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