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

淨土大經解

全稱《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解》,簡稱《大乘無量壽經解》、《大經解》。

黃念祖居士,對其老師夏蓮居居士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的註解。

基本介紹

  • 書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解
  • 又名:大經解、大乘無量壽經解
  • 作者:淨空法師
  • 原版名稱:大經解演義
  • 譯者:淨空法師
  • 定價:0
  • 出版社:淨宗學會
  • 出版時間:2010年啟講—2011年講完
大經解演義,大演義播經機,

大經解演義

淨空法師講,主要採用了夏蓮居居士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和其弟子黃念祖居士對此本的註解《大經解》來講解的。
講法時間:2010年4月5號—2011年09月18號,共1200小時,600集。
講法地點:澳洲淨宗學院、華嚴講堂、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日本岡山淨宗學會、台灣高雄。
《淨土大經解演義》,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說好像很生疏,佛門的老同修知道,「淨土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現在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們所選擇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本子,依照朝代先後來排列,這是最後,就是第九個本子。「解」是批註,夏老的弟子黃念祖老居士注的。這個緣起也很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在大乘教裡面,佛門裡面就感到很稀有。為什麼?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了許多經論,老人家只講一次,沒有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重複講了好幾次。在中國翻譯的,我們在譯經目錄裡面看到有十二種,那是翻的次數最多的,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十二次的翻譯。當然同一個本子有多種的翻譯,裡面的文字當然不一樣,內容肯定是大同小異。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這我們在《大藏經》裡面都能看到,那是同一個原本,也就是世尊只講一次。《無量壽經》就奇怪了,它這個譯本裡面差別很大,最明顯的,也是這個經里最重要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十二種本子現在存下來的只有五種,有七種失傳,現在《大藏經》裡面有目錄,沒有經本,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

大演義播經機

大經解播經機的誕生在淨空老法師講360小時經文內容的24小時播經時候開始的,後續出了大經解之後,開始禪意齋念佛機廠家用原裝晶片製作播經機,當時插卡市場很混亂,很多師兄請回去都會容易丟失資料,因此就使用了flash原裝晶片製作了,引起了香港佛陀協會,台灣花蓮淨宗協會,美國淨宗協會楊會長的重視,因此大量流通, <淘寶店名:機緣流通處>
淨土大經解
淨空法師新講《淨土大經解演義》的緣起 摘自淨空老法師講《淨土大經解演義》,編號:02-39-001  今天是舊曆的清明節,我們選擇在今天啟講《淨土大經解演義》,這個名稱對一般人來說好像很生疏,佛門的老同修知道,淨土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在現在有九種不同的版本,我們選擇的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這個本子,依照朝代先後來排列,這是第九個本子。"解",是註解,夏老的弟子黃念祖老居士注的。  這個緣起也很不可思議,《無量壽經》在大乘教裡面、佛門裡邊感到很稀有,為什麼?因為世尊當年在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了許多經典,老人家只講一次,沒有重複的,唯獨《無量壽經》重複講了好幾次。在中國翻譯的我們在目錄裡邊看到有十二種,那是翻的次數最多的,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十二次的翻譯。當然,同一個本子有多種的翻譯,名字肯定不一樣,內容肯定是大同小異,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這我們在《大藏經》裡邊都能看到,那是同一個原本,也就是世尊只講一次。這《無量壽經》就奇怪了,它這個譯本裡邊差別很大,最明顯的也是這個經裡邊最重要的阿彌陀佛的本願,這十二種本子,現在存下來的只有五種,有七種已經失傳了,現在《大藏經》裡邊有目錄沒有經本,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那么就流傳下來的五種的原譯本,"四十八願"兩個本子,"二十四願"的也是兩個本子,還有一個本子是宋譯本是三十六願,這個差別太大了。如果是一種原譯本的話決定不可能有這種差別,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從本願上的三種差別古大德判斷,那失傳的七種本子就不知道了,不曉得內容了,從這五種本子看世尊至少講三次(無量壽經),三次說的阿彌陀佛的本願世尊講的條目不相同,所以才會有這種差別。這個推測是很合乎邏輯的,我們一般人也都能接受,多次宣講不容易啊!那要不是非常重要,世尊不可能多長宣講,幾乎多次宣講在《大藏經》里找不到痕跡,所以這部經是佛當年在世多次宣講,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了。  尤其是我們看到善導大師說了兩句話,善導是唐朝時候人,傳說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那么善導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事,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意思就是講,十方諸佛示現在世間,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裡邊看到佛家的宇宙觀,現在哲學裡邊所說的宇宙觀太大了,我們今天的天文學家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啊。  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轉惡為善;有標準,"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標準。這十條你別小看了,在小乘教裡邊展開,三千威儀,就是這十條展開的;在大乘菩薩法裡邊展開,(是)八萬四千威儀,十條一擴展是八萬四千條,不可思議啊!所以,十善修圓滿了,就是八萬四千條你統統都落實了,你就成佛了。  儒家《弟子規》一百一十三樁事可別看輕它,那個一展開也是八萬四千條,是傳統文化全部的落實,就在那裡頭。所以《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四庫全書》都離不開,每一條都離不開。就像"十善業道"一樣,這一部《大藏經》,裡面每一部經、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沒有離開"十善業道",一皆一切,一切皆一。  那么我們正好也是也是遇到災難太多,所以我發心把這個《華嚴經》暫停,停一年到兩年。那么這一次我講這部經,《無量壽經》過去講過十遍,而這一次我不講經了,我講註解。講誰的註解呢?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  黃老居士跟我是朋友,也是我的老師,他跟我的老師同一輩分。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曦大師的學生,梅大師跟夏蓮老是師兄弟,是非常好的道友;黃念祖是梅光曦的外甥,是夏蓮老的學生,所以沒有見面之前,我曾經聽李老講過他的名字,有這么一點印象,"黃念祖",有這么一點印象。  八六年我在美國華盛頓華府佛教會,那個時候我是會長,同修們告訴我,他們想邀請密宗的一個上師到美國來弘法。當時我聽了很不以為然:我們是淨土宗,不要再涉及其他的派門,我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密宗大德是誰?他們說是黃念祖。我腦筋有這么個印象"黃念祖",我想了這么半天,我說他是不是梅光曦的外甥,他們說是的。我說那請他來。這李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幾次,我以為他已經作古了、不在了,他還在人家,那很難得,那他的東西是真傳,那個沒有問題,那是梅老、夏老親手調教出來的,我說這個大德難得,要把他請來,那就請來了。請來之後才曉得,他在國內弘揚這個會集本,我在海外他聽到非常高興,我們兩個都非常高興。  非常難得他那個時候註解剛剛寫完,用油印印的本子,字都很模糊、不清楚。我們知道,油印印的東西頂多不會超過一百本,超過一百本蠟紙就不能用了,所以就這樣的本子。當然帶到美國他就這么一套,一定是選的印的比較清楚點的送給我,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他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所以序文是我給他寫的。  早年我到北京去,專門去看他,就是為了看他去的。每次去我們都用很長的時間討論佛法的問題,他教了我很多,所以我們是好朋友,他也是我的老師,我也很感恩他。不容易啊!夏老會集的這個本子,那哪是凡夫弄做得出來的?!過去會集的王龍舒、魏默深、彭際清的節本,都有問題,都不能算是盡善盡美的本子,看到這個,再看看梅光曦居士那篇很長的序文,講的非常清楚,所以李老師在台中把這個經講了一遍,那個時候沒有註解,他自己用眉注,毛筆寫的,工工整整。他講這部經的時候我還沒有到台中,我沒聽到。但是他把他的這個眉注的本子給我,我能看得懂。我拿到這個本子我也就能講了,我有這個能力。當時,我們就想開講這部經,向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時候沒到,時節因緣沒到,所以台北同修把經都印好了,結果改為《楞嚴經》,我《楞嚴經》是跟他老人家學的,前後講過七次。什麼原因呢?嫉妒障礙啊,在台灣。大家對於夏老有成見,對於李老師也有成見,所以老師叫我迴避。  等到他老人家往生了,我在美國想到老師給我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很多人沒看見,我就發心把它印一萬本,第二年,八七年印成功,這就流通出去了。在外國,在美國同修們看得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就請我講,所以我第一次講《無量壽經》是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第二次在舊金山,先後一共講了十遍,這樣才講開了,才流通出去了。  那么這個原本,我這一次帶來了,我送胡小林,給他做一個紀念。他也是受持《無量壽經》,讀誦的遍數很多。往後《無量壽經》我們要永遠把它傳下去。我感謝夏老會集的恩德!感謝黃念祖老居士註解這部經的苦心!  所以,這一次我發心講他(黃念祖)的註解,叫"演義"。你看《華嚴》有演義,《彌陀經》,蓮池大師有《疏鈔》,蓮池大師的學生把《疏鈔》再作一個註解叫"演義"。  諸位對"演義"概念最深的可能是小說里的《三國演義》。我們用這個方法在一起學習,深入、透徹來學習。就像胡小林學習《妄盡還源觀》的方法一樣,字字句句我們都把它講清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