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針刀

液針刀

《液針刀》,即《多功能新液針刀療法》,是一本醫療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針刀
  • 優點1:擴大針刀的治療範圍
  • 優點2:減少術後復發
  • 優點3:彌補了其他針刀治療的局限性
簡介,治療機制,特點,手法,禁忌,
多功能新液針刀針具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多功能新液針刀療法》一書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國內外發行,並榮獲國家科技成果獎多項。2007年液針刀針具榮獲第二屆國際傳統醫學發明博覽“國際金獎”。原世界中醫骨傷協會主席;著名中醫骨傷泰斗尚天裕教授生前欣然為《多功能新液針刀療法》一書的出版題詞作序。“多功能液針刀博採眾長,融中西新療法集成創新”。 原世界針聯主席;我國著名針灸學家王雪苔教授題詞:“創新求實研九針,杏林奇葩傳世人”。為弘揚祖國醫學寶貴遺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簡介

大約在1.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祖先們在與自然界做鬥爭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不適或疼痛感覺,當身體某處感到疼痛時偶爾發現用一塊楔形的石塊叩擊,放出一些血液後,能減輕或解除痛苦,從而創造了砭刺療法。砭刺就是針刺療法的前身,這種用於切割或針刺的用具稱“砭石”。可以看出,砭石不僅具有針刺、按摩和叩擊作用,還有刀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認為砭石是第一代針刺器具的代表,直到戰國和秦漢時代仍有使用。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醫療實踐的需要,又相斷產生了骨針、竹針和陶針等。到了夏、商、周時期,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針具的針質也有了改變,先後出現了銅針、鐵針、銀針,以及合成銀針等針具。到了戰國時期又出現了“九針”,其間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度過程。隨著針灸的臨床套用,針灸療法的內容不斷豐富,手段日新月異,以傳統針灸為基礎,發明了頭針、眼針、手針、足針、耳針、面針、舌針、夾脊針、腹針等。尤其是近幾十年來,針灸療法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產生了超聲針、電針、磁極針、光針、電圓針等。由原來經絡針灸療法發展到穴位結紮、穴位割治、穴位封閉、經絡水針療法和新九針療法、小寬針療法、針灸刀療法、松針療法、小針刀療法等。真可謂百花齊放,各顯神通。為針刀醫學這一新興學科的形成奠定了豐富而堅實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筆者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從90年代末期開始,從事全國水針刀療法教學培訓工作。同時在臨床與教學工作中,筆者發現諸多療法都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小針刀,治療效果明顯,但是針體為實心體,不能回抽檢測,盲目性大,注藥松解不能同步進行;另外刀形單一,不能根據疾病所需靈活選刀。由於水針刀的誕生,克服了小針刀的不足,能回抽檢測、注藥松解一步到位。但是,因其針體無刻度,無控制器,持針力度差等,給臨床操作帶來諸多不便。
筆者汲取了古今特殊針刺療法、水針療法、以及其他針刀療法的精華進行擇優組合,並加以改進創新,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合理的系列“多功能新液針刀”刀具。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液針刀療法。既有針刺效應,又有針刀的切割、松解、剝離、閉合性手術的作用,能注射相關藥物,注入氣體,且針體還有刻度線和安全控制器,可控制進針深度。特別是在治療頸椎和腰椎疾病時,能充分體現其優越性、安全性。該療法可根據臨床疾病所需,靈活選擇不同型號和刀頭形狀的液針刀刀具,臨床使用得心應手,安全可靠,值得推廣套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刀柄上設有螺紋(線圈),操作時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另外一種不易引起人們注意的功能,那就是接收和傳遞正常的“生物信息”。所以,我們所說的“液針刀”,又稱“多功能生物液針刀”。液針刀手術正是微創手術的治療與生物治療相結合的一個成功嘗試。可以這樣說,“未來必將是一個生物信息化的醫療階段,或稱之為‘信息醫學’時代”?。

治療機制

液針刀主要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它能實施閉合性的松解術,而且比其他針刀的安全係數高,以及具有系列“通復松液”的作用等。
在介紹液針刀療法機制之前,首先了解以下相關理論知識,即:什麼叫軟組織?什麼叫急性和慢性軟組織損傷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繫?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病理機制。在此基礎上,我們再詳述液針刀療法的治病機制。

特點

1、液針刀療法刀具設計特點液針刀針體上有刻度,有控制器,能在直視的情況下知道進入體內的深度,又能回抽、檢測,從而減少閉合性手術盲目性,增加手術的安全感。針柄設計合理、有防滑螺紋,術時手持針柄更牢固,使夾持時不易滑脫,還可傳遞生物信息。 2、系列刀型,因病用刀,操作靈活
液針刀
液針刀為系列刀頭和不同型號,能根據不同疾病選擇相應的刀型,操作靈活。例如治療“彈響指”,可用鉤刃形小號液針刀,效果明顯。
3、擴大針刀的治療範圍
液針刀療法的形成,主要吸收了水針療法、針刀療法及特種針刺療法的精華。所以,液針刀療法比其他療法治療範圍廣,凡是以上療法所能治療的疾病,液針刀療法都可以治療,如治療骨傷類疾病、脊柱相關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哮喘、男性性功能障礙等。
4、在疼痛治療學上取得新的進展
(1) 首先將有色製劑套用於針刀松解術中(如亞甲藍等),對疼痛性疾病有確切的療效。
(2)針刀、藥物、氣體三者聯合套用於一體,消除神經根部有害刺激,改善病灶區的長期缺氧狀態,解除神經根部粘連與攣縮,從而達到治療神經痛類疾病的目的。
5、減少術後復發
刀體上有刻度線,能直達病所,控制深度。先進行針刀松解,再注入消炎止痛、止血藥物,既可減輕疼痛,減少軟組織粘連,還可避免針刀術後引起的再創傷、再出血、再粘連的惡性循環。
6、減少操作步驟,一步到位
液針刀療法,將注藥、注氧、針刀松解一次完成,可大大減少患者痛苦。
7、彌補了其他針刀治療的局限性
在治療腱鞘炎、腱鞘積液、滑囊炎時,可選用特製的液針刀,抽取內容物,還可注入藥物,同時能大面積通透剝離其囊壁。液針刀治療頑固性疾病時,在針刀松解同時,既可注射藥物,又可注射氧氣,同時,還可植入藥線。因針體有刻度,還能直視藥線裝入針刀體的長度。

手法

液針刀刺入病灶後,施以不同形式的手法,以適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的需要,即稱液針刀內手法。隨著針刀臨床實踐的積累,手法也越來越多,根據切割的軌跡以及針刀移動形式分為以下幾種手法:
⒈ 縱橫搖擺疏通剝離松解法 適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軟組織損傷所造成的粘連、結疤,如肌肉與韌帶、肌肉與骨骼、肌肉與筋膜、肌腱韌帶附著點等處的粘連或外傷所致的疤痕攣縮。刀口線應和局部的肌腱韌帶平行,先縱向擺動後橫向擺動松解。該手法多選擇平刃形或圓角刃形液針刀。
⒉ 縱行割拉橫行搖擺松解法 適用於治療肌筋膜炎、腱鞘炎、肌腱炎,以及在後枕部上、下項線治療疾病時所用的治療手法。
該手法多選擇勾刃形液針刀。
⒊ 一點多刀通透剝離松解法 適用於治療滑囊積液、滑囊炎、腱鞘囊腫,先抽取內容物,同時注入“通復松液”,然後選擇尖頭雙刃形液針刀。
⒋ 垂直、斜行切割松解法 該手法用於軟組織損傷形成大的結疤粘連,如肌肉與韌帶、韌帶與韌帶互相粘連結疤時,刀口線和肌肉韌帶平行刺入,然後垂直或斜行切割松解,多選用斜面形或平刃形液針刀。在四肢軀幹部位針刀松解,多用垂直切割松解手法。在關節脊柱周圍部位針刀松解,多用斜行切割松解法。
⒌ 松解留針刀候氣法 適用於骨性關節炎及大範圍的風濕痹證的治療,針刀松解結疤等病變組織後,不立即出針刀,等操作完畢後,再依次啟針刀。此手法能改善局部受力狀況,擴大松解範圍,更好地激活經絡之氣血運行。各種類型的液針刀都可用該手法。
⒍ 半環形鏟剝疏通松解法 適用於治療骨質尖端增生或退變,骨質邊緣的肌腱、韌帶損傷粘連、肌筋膜攣縮等病變,如在肩胛骨內上角用該手法治療肩胛提肌損傷等。多選擇平刃或圓角刃形的液針刀。
⒎ 推鏟削啄松解法 適用於在骨的邊緣、關節周圍有骨刺生成,在治療時將刀口線與骨刺縱軸垂直,達骨面後把附著在骨刺尖部緊張攣縮的軟組織切斷部分,消除拉應力,並把骨刺尖部的瘢痕組織推鏟削啄,然後雀啄骨刺根部。如跟骨骨刺的治療。該手法多選擇圓角刃形或平刃形的液針刀。
⒏ 分層搖擺剝離松解法 在肌肉豐厚處,病變部位的壓痛點在體表比較固定,但其損傷部位或發生病理變化組織可能是一層一層地重疊在一起,在治療時只達到1個層面松解,效果甚微。如果根據結疤粘連厚薄與大小,將針刀分2層或3層刺入,分別在病灶的各層,順肌筋走向做縱行和橫行的搖擺剝離松解,將大大提高治療效果。該手法多選擇圓角刃形、平刃形的液針刀。
⒐ 推割搖擺分離松解法 適用於在淺表部位治療,如肌腱炎、肌筋膜炎、腱鞘炎等。多選用“V”字形液針刀。

禁忌

正確選擇適應證是臨床上取得較好療效的前提,而嚴格掌握禁忌證則可避免不良後果,一定要以安全第一為原則。兩者的正確選擇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隨著針刀醫學的臨床工作發展,適應證和禁忌證亦會逐步有所改變,我們相信其適應證會逐漸拓寬,而禁忌證可能會變成相對的。這需要時間,需要不斷進行臨床研究探索。
一、 液針刀療法的適應證
⒈ 各種原因的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粘連、結疤、攣縮,這些病理形態學上的改變所造成的頑固性痛點,通過針刀切割松解,恢復軟組織的動態平衡功能。如肩周炎、腱鞘炎、梨狀肌綜合徵、肱骨內外上髁炎、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等。
⒉ 某些血管神經卡壓性疾病,軟組織損傷後出現攣縮、結疤、粘連,炎性改變壓迫牽拉刺激血管神經,引起症狀。針刀松解病變部位軟組織,使血管神經卡壓恢復。如踝管綜合徵、腕管綜合徵等。
⒊ 各種骨質增生症、滑囊炎、腱鞘炎。針刀松解切割骨質增生的應力集中點,恢復正常力學平衡。如各種骨性關節炎、跟骨骨刺等。
⒋ 四肢軀幹外傷後遺症、腦卒中後遺症、在手術後關節恢復功能不佳而致的功能障礙。
⒌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駝背。
⒍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症和骨軟骨炎。
⒎ 肢體畸形,如小兒的“0”形腿、“X”形腿、馬蹄內翻足。
⒏ 內外婦科常見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咽炎、胃潰瘍、膽絞痛、慢性膽囊炎、腎絞痛、糖尿病。婦科常見病,如痛經、閉經、盆腔炎、子宮脫垂症等。男子性功能障礙、陽痿、遺尿症等。
二、 液針刀療法的禁忌證
⒈ 嚴重內臟疾患的急性發作期。
⒉ 施術部位有紅、腫、熱、痛或肌肉壞死及深部有膿腫者。
⒊ 施術部位有重要血管、神經以及重要臟器而無法避開者。
⒋ 全身發熱性及傳染性疾病。
⒌ 凝血機制不全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礙性盆血等。
⒍ 對藥物嚴重過敏者。
⒎ 高血壓病患者、惡性病變、嚴重骨質疏鬆症及體質特別虛弱者,應謹慎之。
⒏ 有嚴重暈針現象者、診斷不明確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