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口大橋

涇口大橋

涇口大橋,位於紹興陶堰涇口村,跨浙東運河。由三孔馬蹄型拱橋與三孔石樑橋組成。三孔馬蹄型拱橋為國內少見。

基本介紹

  • 名稱:涇口大橋
  • 類型:三孔馬蹄型拱橋
  • 所在地:紹興陶堰涇口村
  • 建造時間:清乾隆前
  • 跨度:60米
簡介,詳細介紹,價值,

簡介

位於紹興陶堰涇口村,跨浙東運河。由三孔馬蹄型拱橋與三孔石樑橋組成。三孔馬蹄型拱橋為國內少見。拱高6米,長20米,梁橋高3米,長10米,全橋長60米,拱橋3孔跨徑分別為5米、6.2米、6米。北孔內設有纖道,橋面寬3米。橋始建於清乾隆前,現存橋為宣統三年(1911)重修。2013年5月,涇口大橋與八字橋廣寧橋泗龍橋光相橋謝公橋題扇橋拜王橋接渡橋融光橋太平橋西跨湖橋以及迎恩橋合併,稱:紹興古橋群,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介紹

大橋南北走向,由三孔拱橋和三孔梁橋粗成。全長46.50米。拱橋在北,梁橋在南。拱橋長30.80米,寬3.20米,中孔淨跨6.30米,兩側孔淨跨均為6.15米。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薄行橋墩。橋身東西兩側飾獅頭長系石,間壁陰刻楷書橋聯。東面為:“利濟東南通鐵道,長流文字壯陶山。”西面為:“夾涇長虹橫白塔,一帆沙馬度紅樓。”橋欄兩面飾以浮題圖案,望柱頭雕刻蓮瓣和蹲獅。中孔拱券外側陰刻楷書“涇口大橋”四字,旁有“大清宣統三年辛亥三月造,陶浚宣題”題字。南北橋堍分別置踏跺15級和24級。

價值

該橋總體形式保持了園林石橋輕盈矯健的優美姿態,其造型石雕藝術使之成為清代橋樑的典範,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