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鎮

海潮鎮

海潮鎮地處四川省瀘縣西南部,距縣城32公里、瀘州市區18公里,東與龍馬潭相連,西與自貢市富順接壤,南與江陽區隔江相望,北與牛灘鎮、潮河鎮山水相連。幅員面積52.93平方千米,全鎮人口25311人(2017),轄21個行政村和2個街村。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249萬元,工業增加值1162萬元,糧食總產量13552噸,農業總產值322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473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潮鎮
  • 別名:海潮寺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瀘州市瀘縣
  • 下轄地區:轄興盛1個社區和紅合村等7個農業行政村
  • 政府駐地:興盛社區
  • 電話區號:0830
  • 郵政區碼:646132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縣西南部
  • 面積:52.93平方千米 
  • 人口:25311人(2017) 
  • 方言:瀘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海潮湖
  • 機場瀘州藍田機場瀘州雲龍機場
  • 火車站瀘州北站瀘縣站
  • 車牌代碼:川E
  • 行政代碼:510521
  • 特產:果農爺爺(桂圓)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水能資源,動物資源,人口,經濟概況,基本情況,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特色產品,

建制沿革

海潮鎮因海潮場而得名,明朝建海潮寺,清朝海潮寺成為集市至今。
1950年廢除保甲制,同年8月建立海潮鄉,駐海潮寺場;
1958年10月1日取消海潮鄉,建立人民公社;
1984年1月取消人民公社恢復海潮鄉;
1992年9月撤區並鄉建鎮,海潮鄉和高寨鄉合併,新建海潮鄉;
2002年6月撤銷海潮鄉新建海潮鎮。

行政區劃

2015年10月,海潮鎮轄興盛1個社區和紅合村 、流灘壩村、龍塘村陳灣村尖山村、徐場村、小白村7個農業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潮鎮地處四川南部、瀘縣西南部,沱江下游;鎮中心位置北緯N28°58′ 東經E105°16;東與龍馬潭區胡市鎮接壤,南靠沱江與江陽區通灘鎮相望,西與富順縣懷德鎮接壤,北與瀘縣牛灘鎮、潮河鎮接壤。海潮鎮幅員面積52.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瀘縣海潮鎮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屬淺丘地區。

氣候

瀘縣海潮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降雨量1130毫米,無霜期340餘天,常年主導風向以西北風為北為主,光、熱、水充足,四季分明。

水文

沱江流經海潮鎮境內21.5公里,瀨溪河流經海潮鎮境內2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5年,海潮鎮總耕地面積4.434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約1.34畝。

植物資源

海潮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為主;經濟作物以桂園、花生、甘蔗、荔枝、甜橙、脆紅李為主。

水能資源

海潮鎮水資源得天獨厚,電力資源豐富。鎮內水庫、山平塘星羅棋布,沱江流經鎮域21公里;鎮內建成瀘州市最大的水電站--流灘壩電站。

動物資源

海潮鎮動物資源以生豬、土雞、肉鴨、兔和羊為主。

人口

截至2013年2月,海潮鎮總人口33756人,其中農業人口32074人,非農業人口1682人。該鎮主體民族為漢族。
2017年,總人口25311人。

經濟概況

2013年,海潮鎮實現生產總值5.3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3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69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00元。
2013年,海潮鎮實現生產總值45820萬元,增長11.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560萬元,比2011年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18860萬元,比2011年增長14.6%,第三產業增加值14400萬元,比2011年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0萬元,比2011年增長18.5%;農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比2011年增長20%;本級財力3902萬元,比2011年增長34%,其中一般預算收入收入1500萬元,比2011年增長7%。
2011年,預計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68億元,比2006年增長224.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2億元,比2006年增長85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元,比2006年增長169.9%;財政收入3537萬元,比2006年增長39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00元,比2006年增長67.7%。

基本情況

海潮鎮地處瀘縣西南部,沱江下游,市級風景區海潮湖岸邊,東與龍馬潭區胡市鎮接壤,南靠沱江與江陽區通灘鎮相望,西與富順縣懷德鎮接壤,北與瀘縣牛灘鎮、潮河鎮接壤,距瀘州市區18公里,距瀘縣縣城(玉蟾街道)32公里,瀘富公路由東向西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52.93平方千米,轄7個農業行政村,1個社區,69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25311人(2017),總耕地面積4.434萬畝。境內沱江21.5公里,瀨溪河2公里。

自然資源

全鎮屬淺丘地區,土壤以沙溪廟土為主,兼有尖山村自流井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沙石礦產資源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沱江水區,水陸交通便利。全鎮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年降雨量1130毫米,無霜期340餘天,常年主導風向以西北風為主,光、熱、水充足,四季分明,最適宜種植龍眼、荔枝等水果,享有川南桂圓之鄉美稱,被評為“全國供銷合作社農業標準示範基地”鎮,是“中國優質水果基地(桂圓)”鎮,是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海潮鎮交通便捷,通訊發達。瀘(州)富(順)公路橫貫東西,到縣城的硬化公路南北貫通,向東9公里可上西南出海大通道--隆納高速公路。境內三級路網改造已經完成,總長47公里的鄉村公路輻射21個村社,並可直通桂圓、花生和果園基地。沱江航運懷抱半疆,水路運輸上可達富順、內江、資陽,下可至瀘州,並匯入長江。鎮內數字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際網路、光纖電纜電視服務覆蓋全境。
水資源得天獨厚,電力資源豐富。鎮內水庫、山平塘星羅棋布,沱江流經鎮域21公里,因流灘壩電站的建成而造就了川南唯一活水湖--海潮湖,工農業發展有充足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因瀘州市最大的水電站--流灘壩電站坐落該鎮,且地方電網與國家大網交叉供電,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電完全能保證。
風光秀麗的川南唯一活水湖海潮湖。市級風景名勝區--海潮湖,含沱江活水之神韻,含蓄而空靈,湖水優美明淨,湖畔綠樹成蔭,湖水共長天一色,白鶴帶倒影齊飛,漁翁怡然垂釣,天人合一。
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海潮鎮地處沱江河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土壤肥沃,宜種性廣,盛產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特色產品桂園、小顆粒花生(小金鉤)、甘蔗遠近聞名。2001年以來引進種植桂園12萬株,配套種植荔枝、甜橙、脆紅李一萬餘畝,"桂園之鄉"格局已基本形成;2001年種植花生810畝,生產花生89000公斤。鎮黨委、政府擬將該鎮建成桂園、花生加工集散地。

經濟發展

海潮鎮特色農產品喜獲豐收,產值和產量與去年相比都有大幅度增長。其中:桂圓產量1900餘噸,產值達1800萬元,與2006年相比分別增長210%和89.7%;花生產量210噸,產值達105萬元,與2006年相比分別增長28.5%和35.5%,2007年全鎮新定植桂圓苗2000畝,海潮香桂圓和海潮李花生已頗有名氣。2007年生豬出欄4.866萬頭,產值達5800萬元,同比增長35.2%和35。1%。
工業發展形勢迅猛 紙業作為海潮鎮的支柱產業,目前海潮有瀘州新盛紙業有限公司和瀘州海潮紙業有限公司兩家紙類企業。2007年經過多方努力將原瀘州鑫益實業有限公司興盛分公司變更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瀘州新盛紙業有限公司,從2007年5月起,公司已全面動工建設年產5萬噸A級箱板紙疊網生產線。預計總投資8000萬元(投資規模排在全縣前列),採用國內先進的三疊網紙機及製漿設備,現已投入資金逾5000萬元,項目正持續建設中,其中公司投資750萬元建設治污設備,投資總額在瀘州市排第二位,治污系統已通過國家環保總局驗收,並得到省市縣各級領導高度讚揚。目前生產車間和料場正在建設,預計2008年8月份試生產。建成後公司年產值達1億元以上,,年稅金1000-2000萬元,利潤2000萬元以上,可向社會提供就業機會250個以上。瀘州海潮紙業有限公司年產生能力1.2萬噸機製紙,今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2%,入庫稅金100萬元。該企業已申報作為我鎮今年的新增規模企業。
酒類企業瀘州國賓酒廠2007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該企業年生產基礎酒500噸,2007年生產散裝酒500噸,銷售收入400萬元,入庫稅金30萬元,利潤25萬元酒類企業發展成為我鎮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
第三產業發展形勢復甦 瀘州海興水運有限公司作為瀘州市重點骨幹水運企業之一,2006年由於全市稅賦不統一,該公司大部分船舶被周邊區縣挖走,企業運行十分困難,年營業收入僅3500萬元,稅金135萬元。2007年全市統一稅賦後,被挖走的船舶又紛紛回到了海興公司,目前該公司有船舶17艘,運力2.6萬噸,預計2007年營業收入13500萬元,上繳稅金450餘萬元。
財政收入和招商引資又上一個新台階2007年全鎮通過第一、二、三產業的迅猛發展,海潮鎮財政收入將首次突破1000萬元,達到1006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26%,同比增長39.7%。招商引資完成2600萬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36%。作為經濟總量偏小的鄉鎮,能有今天的成績非常不易,是全鎮機關幹部共同努力的結果。

基礎建設

麼灘電航工程
沱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水資源豐富。海潮鎮地處沱江下游,麼灘是瀘縣境內沱江幹流上最後一級梯級電站。麼灘以上集水面積2416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23.8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流量15700立方米/秒。為充分利用沱江水能資源,誠尋求社會各界投資者到海潮鎮修建麼灘電航工程,開發利用水能資源。
綠色食品加工園
海潮鎮有2.72萬畝中華名果——桂圓基地,有3000千畝蔬菜基地,有知名的海潮鎮“李花生”和“糯米豆瓣”,資源非常充沛,海潮鎮有沱江和沱江的沖積平地優勢,十分適宜綠色食品加工園的開發建設。初級產品豐富,精深加工前景光明,能形成立體式開發的農產品精深加工。
海潮鎮紙箱
海潮鎮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捷,勞動力資源豐富,瀘州新盛紙業有限公司和瀘州海潮紙業有限公司兩家紙類企業。瀘州新盛紙業有限公司已全面動工建設年產5萬噸A級箱板紙疊網生產線,瀘州海潮紙業有限公司也在進行技改,提高產量和品質。年產量可達8.3萬噸。
現有8000多平方米的場地可建車間,已有庫房、辦公和工人住宿房,水、電和氣已通;並且有10—15畝平坦土地可用。可執行“峰、谷、平”不同電價,原材料中瓦楞紙每噸3000元左右,C級掛麵紙每噸不到4000元。
瀘縣工業園區
瀘縣有四個工業園區,分別是城西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園區、城北工業園區和臨江工業園區。城西工業園區重點發展機械、生物製藥等行業,園區規劃面積3平方千米;城南工業園區是瀘縣老牌工業園區,重點鼓勵“三廢”綜合利用項目入駐,規劃面積5平方千米;城北工業園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包裝製品、服裝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園區規劃面積4平方千米;臨江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化工和產品進出量較大的工業,依託重慶渝西走廊的開發,充分利用黃金水道的優勢,園區規劃面積8平方千米。
存量土地
海潮鎮在深入實施“工業強鎮,特色產業富民”的戰略上,現有可供開發商利用的土地較多,能使得投資者減少投資難度和降低成本。一是流灘壩可以提供80多畝,靠近流灘壩電站和沱江,可建用水和用電量較大的企業;二是海潮鎮大山坡可提供60畝,可進行生態綜合農業開發;三是青林寺有15畝土地,有豐富的樹木資源,可進行木器、木材加工等的綜合利用。

特色產品

海潮“李花生”原系家庭式小作坊,憑藉祖傳秘方用傳統工藝製作,其產品因具有獨特的酥、脆、香而不膩的特點,在瀘富兩地小有名氣。
2003年,在上級領導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投資60餘萬元組建了四川瀘縣海潮“李花生”果類食品廠。2004年我廠與村民們實行定單農業,產值已達400萬元,帶動了一大批農戶增收致富。通過3年打拚,現已打造出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福寺山”牌李花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