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濱

浦濱

浦濱,曾就讀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2006年,浦濱憑藉一個帶著Web2.0特性的網站,“測試人”贏得了第一屆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創業真人秀大賽的“人氣王”大獎。非典型70後浪漫主義創業者,現居於上海,主修計算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濱
  • 畢業院校: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 主要成就:第一屆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創業真人秀大賽的“人氣王”
  • 性別:男
相關信息,浪漫主義的創業者,打造自己的人生鑰匙,人物評價,基本資料,相關作品,

相關信息

浦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高才生,2006年,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出彩的一年,他贏得了第一屆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創業真人秀大賽的“人氣王”大獎。但同樣也是這一年,卻是他面對被人責難、讓人質疑最多的一年。
那一年,浦濱憑藉一個在極短時期內集聚大量人氣的帶著Web2.0特性的網站:測試人——一種通過友人部落格上點開連結,回答完朋友的問題之後,去為朋友設定問題,考驗他們是否真正足夠了解自己的快速傳播營運模式。
贏得了評審好奇和喜歡,但與此同時,也有人不斷地質疑:“你到底怎么盈利呢,雖然流量大,但使用一次之後,為什麼還要再去用?”賽富風險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曾經成功投資了盛大網路公司的閻焱就直接評價說,“他甚至都沒能像80年代的創業者那樣,成功地做成一個企業,從而躍上商業舞台。”
每過一輪,外表亮眼的浦濱都會受到評審的質疑,這種挫折越來越深,這是他第一次有了那么強烈的挫折感。也許很多人面對一次責難還能撐住,但是面對持續不斷的質疑,也許再堅強的人都要垮掉。但是,浦濱不是這樣的人。
非典型70年代創業者的浦濱,堅決反對任何他將失敗的預測,無論它是來自何種權威。誰一開始創業時,就會被人看好呢,張瑞敏、陳天橋、馬雲……誰一開始就會被看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不過,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一番直言不諱地話,也讓浦濱感到些許的欣慰:“淘汰你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需要找到一名現在就能管理公司的人,你很年輕,我也很喜歡你,再過幾年你會是一名不錯的企業家。”

浪漫主義的創業者

“和上一輩相比,我經歷的挫折太少。”面對挫折這兩個字,他是喜歡挫折,而不是像一般人一樣天生的厭惡風險。像是堂·吉訶德鬥風車,浦濱身上也有這樣的浪漫性格,他的創業激情和上一代創業者相比,甚至還未有一個切實的商業模式的創業項目,他就通過網路,自己的主頁,推廣給每一個他能夠接觸到的人。他最大化利用了網際網路的傳播價值。他深知真誠表達自己的技巧和價值。他的主頁上,迄今為止的經歷、他創作的詩篇、做過的網站被一條條清晰地列出。
他拒絕了父親的學生,某知名IT公司高管作為其合作夥伴,理由很簡單,他們無法控制和完全信任彼此,卻找來了從前精於技術的舊同學作為創業夥伴,這也是聽取馬雲“不用花心思打造明星團隊,團隊即是可以和自己腳踏實地將事情推進者”的建議。
1978年出生的浦濱,公司裡面所用的員工又都是比他更年輕80後人,而對他們的管理方式,浦濱又採用非常機械的辦法,他用自己開發的工作監控軟體,讓每一名員工把每天工作安排記錄下來,他不定期地抽樣、對每一名員工做評價。
浦濱運用他在澳大利亞認真學習的唯一一門課程: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當然,浦濱投注最大激情和精力還是在研究互動體驗方面——外賣店網的點擊率上,他利用人機互動原理,推出閃動評價按鈕,隨著一閃一閃的按鈕,消費者可以更加快速地進行點評,點評產生的內容,又可以成為下一名顧客選擇餐廳的資料。
每天都花相當時間一個人觀察,在做出小小的網頁設計改變之後,流量和點擊率呈現怎樣的變化:“這是我喜歡的東西,再仔細苛刻都不為過。”
對於員工的內部管理,他希望用那些更有理想性的年輕員工。
這並不意味著他只是用情緒和激情去激勵員工,他對於公司的管理架構和流程的劃分非常注意控制力,每個員工的任務和進程細化到每天被詳細地反映在“第七空間辦公互動系統”——這是一套讓員工自動填取當天、當周工作計畫的資料,CEO則可以隨時監控他的員工在乾什麼。
比起父輩,他強烈地證明自己獨特和與眾不同的特質已經覺醒,浦濱對自己的定位是“我就是特別”。他的個性的確彰顯得非常徹底。他是游離在70年代生人邊緣的一個異類。他更像是如今的新新人類,不厭其煩地向世人展示自己。“如果我被人控制,我將無聲無息。”浦濱這樣解釋他的創業命運。
浦濱第一次出現在“贏在中國”的舞台上,吳鷹說“小伙子你很可愛”,王利芬的評價是“他是一個可愛的小伙子,可是歷練不足,尚須摔打幾年。決策更需理性。”
“可愛”對於一個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奇怪的評價,它一方面代表著討人喜歡的能力,這在創業過程中,和各方利益團體打交道過程中無疑是一種優勢,但同時也意味著舉止不夠理性成熟,難以獲得他人信任,這一點浦濱自己都可能很清楚。
成敗不可一概而論。浦濱的能力在於,他能找到煽動人心、吸引眼球的創意,並且充分利用媒體傳播,並在互動性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打造自己的人生鑰匙

在浦濱的記憶中,在復旦大學任國際關係學院博導的父親是自己兒時規則的制定者,這些是非分明、過於強調中庸之道、被社會主流價值觀所深深影響的規則壓抑了自己的個性,給了自己反抗的最原始驅動力。和這個年代的大多數父母一樣,學識淵博的浦父認為正經八百的成才路徑是從獲得好學識,到進入大公司,至成為品位、格調與社會地位兼具的中產階層。
地位和家境,是人生來就有的東西,不是自己創造的成績。在新南威爾斯大學留學後,浦濱就意識到他是那種被人按部就班的人。看上去,個性過於閒散的浦濱,一直被看作是阻礙正經成才之路的危險。面對父親的安排,他開始反抗,沒有人可以控制、安排他自己。
他需要向所有人證明,他有能力將與眾不同的個性,變為社會主流價值觀認可的成功。他用半年時間,寫出了《C遊戲編程從入門到精通》,在2002年出版,並且這本書的誕生讓浦濱徹底向父親證明其行動力。浦濱為自己人生的定位和決策不再被父親看作是走向偏離正經成才之路的歧途。
浦濱身上具備了成功創業者起步素質之一:只要有一絲機會,便果斷放棄自己討厭的東西,將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注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視打擊於無物,不計較得失。 就像他選擇參加“贏在中國”的比賽一樣,當時拿一個“兒戲”的項目去參加“贏在中國”。他由衷地相信並且試圖說服他的支持者,他相信自己總能從任何一種遊戲中迅速尋找到規則,並且獲得勝利。
決定繼續創業,為獲得人脈的浦濱,當時對父親說,“我要參加‘贏在中國’,一定能進12強。”他最終如願以償,不過靠的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贏得啟動資金所必需的嚴謹而現實的盈利模式的創業項目。
他甚至從參加“贏在中國”開始,才真正深刻理解,什麼是盈利模式,什麼是商業、什麼是市場,以及創業團隊的必需和力量。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很快就摸清楚這個比賽獲勝需要的精髓——最大限度地用真誠打動觀眾,正確展現自己並且贏得人氣。
當然,直到如今,浦濱和他的創業夢,還只是剛剛起步,外賣店的數量還不夠多,商家認為送外賣必須要金額下限,這一切都是浦濱如何才能獲取風險投資商信任的關鍵,剛剛起步一年,已經擁有創業知名度的他,創業這條路還是剛剛開始。
創業感言:江流天地新,亂世呈千音
今生無回望,悠悠壯士心
=========================================================

人物評價

在某些觀眾眼裡,他是那種我夢想成為的人才華橫溢,桀驁不遜,個性張揚,還很自戀!觀眾對浦濱的評價:
從浦濱的個性其實是我們現實世界裡的理想。從現實的角度看,如果不是因為電視媒體其競爭的相對公平性。浦濱在生活中的競爭會離開得更早!追求理想的人永遠是對的,也是生活中許多人最真實的想法。但是,當面對所謂現實里最真實的利益紛爭的時候,人們選擇更多的是妥協,妥協,再妥協!於是人們同時找到了許多的理由來粉飾這種平衡,俗稱管理的藝術。 堅持個性沒有錯,但在一個沒有個性的環境裡,卻只有一個結果,走得早一點和晚一點的區別。
看36進12第一場,浦濱讓我大感意外,雖然沒能直接晉級,要參加附加賽,但許多人大批被他的才華所折服!還有為了一句不經意的“承諾”而放棄比賽。開始覺得浦濱有點意思。當他比賽中高喊:“一個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參賽不為自己、不為爭勝,而為天下,所謂責任天下!決不能因為自己的快樂,忘記了他人的痛苦!一定要努力實現先天下和舍小我、無我的大我精神。”,又覺得他有點像憤青!一個程式設計師、詩人、主持人、喜劇演員、分析師、創業者……顯得與其他選手是那么的不同。
在9進2附加賽的表現非常有性格。一開始拒絕回答淘汰誰表現出其善良的一面,而最後面對考題必需回答淘汰誰時,分36個方面陳述,既有理有據又幽默風趣,既回答了問題又沒給誰傷口上撒鹽.絕對的商業奇才。
12強被淘汰也屬正常,畢竟還是嫩了點。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我不得不承認,浦濱身上的那種魅力是足夠擊倒每個人,不論是憧憬愛情的小女生還是理性分析的評論家。我也知道會有人不喜歡他,但我能理解的,那種不認同,叫嫉妒。這句話是另一選手對浦濱的評價。再看看現在的人氣榜,浦濱也是搖搖領先,已經鐵定成為人氣王。
當然,有人說如果浦濱內,他將有奪冠的可能,但那就不是大家所喜歡的浦濱,大家喜歡的正是這種性格。
—————————————————————————————————————————————線上華麗分割線

基本資料

轉載浦濱基本資料
現居地: 上海 主修專業: 計算機
教育程度: 碩士 工作年限: 6年-10年
創業經歷
我有一個最初和最終理想:建立網際網路上的公益平台,屆時求助的人們和志願者都有了精神的寄託,人們可以通過它互相幫助。
從99年大學4年級第一波網際網路創業時期萌發網站創業,一直到06年火爆的web2.0時代,從未放棄過網站創業的理想。
99年召集上海20多所高校同學一起創立了當時的校園信息服務網。走遍了所有上海的大網站公司,因為運作經驗欠缺和學生背景沒有實體最終沒有商業化運作。
此後00年堅持網際網路創業的理想,建立了上海學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期間自己還撰寫出版了一本計算機編程專業書籍。
02年去澳洲留學,一直到05年移民回來。期間創辦了好友錄網站,好友錄澳洲分站曾是澳洲最大華人網站。
05年回國後,繼續網際網路創業的理想,先後又創辦了多個類型網站,研究了從交友、活動、網上購物,廣告等多種網站盈利模式,最終決定從web2.0概念入手開始下一階段創業,目前項目發展速度迅速已經突破600萬用戶,日流量超20萬ip。項目得到許多投資商的青睞,並且得到不少媒體報導。
目前項目在進行下一步的公司團隊組建、融資和項目建設工作。
創業計畫
項目名稱
我有一個最初和最終理想:建立網際網路上的公益平台,屆時求助的人們和志願者都有了精神的寄託,人們可以通過它互相幫助。本項目將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實現這個目標。
項目簡介
項目計畫建立一個web2.0時代的部落格入口網站。構建100個部落格概念的創新網站項目,整合成門戶,將包括部落格、交友、類貼吧、第三代搜尋引擎。最終建立公益平台門戶網。
產品服務描述
創立web2.0時代航空母艦式的部落格門戶託管個人的所有網路需求,推出下一代搜尋引擎
項目思路
一心天下、十將分合、百站聯攻、千人齊發、萬網連橫,億民互助!(需要解釋)
項目的主要目標
第一階段,項目初創期,2006.1-3已經實現項目策劃、demo網站建設、市場推廣、核心團隊建立,日流量20萬ip以上,用戶突破500萬,世界網站流量排名沖入1000,開始盈利。第二階段,公司建立期,2006.4-9,本期融資500-1000萬(分兩個小階段)上數十個項目,整合成部落格門戶,拓展盈利模式,日流量500-1000萬ip以上,用戶突破1億,世界網站流量排名沖入前10
第三階段,(省略)
—————————————————————————————————————————————

相關作品

浦濱寫的詩
1、四月報名《贏在中國》後躊躇滿志而寫的:
雄心千萬
——贈所有渴望成功者
華夏英雄出我輩(舍我誰),
江山如畫待贏歸。
雄心千萬從今起,
笑看沉浮頭莫回!
2006.5
仿笑傲江湖: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摧。
皇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生一場醉。
2、收到3000面試通知時候寫的
贏在中國
——贈所有入圍和落選《贏在中國》的創業同仁
贏 下江山為世人,
在 乎忠義願成仁。
中 華壯志承前輩,
國 運復興系我身。
2006.5.22
詩解:
寫於CCTV《贏在中國》比賽前夕,正逢收到3000人入圍英雄貼,卻為更多未上榜的優秀創業者惋惜...
好在中國很大、天下很大,我們都要贏在中國,創業路上才是真正一較高下的比賽場,所以大家都要努力!
贏下江山為世人:努力創業成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幫助更多天下人。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有能力,就不能苟且,就要創造更大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來幫助更多人。決不能因為自己的快樂,忘記了他人的痛苦!一定要努力實現先天下和舍小我、無我的大我精神。
在乎忠義願成仁:創業者更是對國家忠誠、對父母孝順、對朋友義薄雲天、可以殺生成仁的大丈夫
中華壯志承前輩:5000年華夏文明是多多少少英雄前輩用壯懷和鮮血所成,這需要我輩新人牢牢傳承
國運復興系我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管精英還是草根都在為國家做貢獻,都要有國系我身的使命感
3、108決賽選手匯聚北京、登長城有感
勵志長城
——《贏在中國》A1(朱學新、鄭康淳、吳鵬、王華、岳景明、浦濱,評審:張醒生老師)團隊勵志長城活動隨感
朝望雄關暮頂峰,
山高無畏齊攀登。
仰天勵志慕田峪,
霸業不成枉此生。
2006.6.22浦濱於燕翔
4、36進12第6場後晚上,正逢第二天可以休息,於是大家游後海、買醉,看世界盃好像是阿根廷對德國,被後海憂傷的風景和同游的美女打動,作此詩,從此每去北京都要去後海懷念
游後海
——與選手同游後海隨感
對坐湖心聽晚風,
鄰舟笑唱怨琴聲。
無情時雨源源落,
買醉之人獨此生。
2006.7.1 10:47
詩解:
昨夜,全體選手後海泛舟,啤酒、水果、船燈、遊戲、對歌,一切都如此的愜意,我望著你,可愛的朋友
平湖夜色如此靜謐,沒想到北京也有如南方秦淮河一般的美麗景色,這讓我想起了我深愛著的西湖
聽到琵琶曲聲,原來同伴的船上來了,大家快樂的唱著歌,而我聽到的卻是與此不相協調的琴女幽怨琴聲
此刻萬箭穿心般的雨水刺入湖中,若大的湖面竟是一點一點的,而我和我的心也被源源無情之雨淋濕了
於是躲到“高地”看球,也許是受到今晚憂傷景色的影響,我停不住喝酒,我知道自己再也尋不到幸福的所在
浦濱的恨世人
我為世徒舍摯群,
世徒負我似浮雲。
壯懷無畏身先死,
那堪友刀自背尋。
2004.5.17 23:02 於悉尼
詩解:
為了幫助身邊的人、不認識的人、天下人,我甘願為他們吃苦、堅持幫助他們、甚至被他們誤會。
可是那些被我幫助過的世人卻常常那么輕易的傷害我,或者不聽取我給他們的建議和預見,
我不在乎別人不理解我、誤解我、恨我,但是當我明明看到他們的性格特點會導致的結果時候,我告訴他們我的預言和給出了對應解決方法時候,他們還是一意孤行,
知道這個時候我的心有多么痛苦么,我看到了、我努力告訴對方了、並且我努力找到解決方法了,可是...我還是幫不了對方,
從前太多次看到朋友不聽我無盡的分析和建議,只是按照他們的宿命走向痛苦,有時候是一種自責,為什麼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呢?
為了我“先天下”的理想我會繼續堅定地走下去,我將會遭遇無數次戰鬥,無數次痛苦,甚至因理想戰死,
但是,我不介意,因為能夠死在戰場上對戰士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可是,最為讓人難過的是,很多時候因為朋友的誤解、背叛和無知的攻擊我身受重傷,
看著你竭力幫助的朋友從你身後給你狠狠的一刀,你知道么?那是多么絕望的事情呀!
那種感覺和電影《勇敢的心》中,主人公華萊士在戰場上打開敵人的面具,卻發現那個人就是自己拼盡全力在幫助他獨立的蘇格蘭王子的時候一下子絕望的躺在草地上,仰天長嘆一樣痛苦。
我必定有這樣的結局么?這也許是我更加堅定要幫助自己和世人的原因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