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陽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富陽經濟開發區

富陽經濟開發區原名富春江經濟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級開發區,2005年通過國家審核,並定名為富陽經濟開發區。開發區成立之初,依據區位、資源、產業優勢,設立富春灣、農民城、銀湖、高橋四大區塊,引進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旅遊休閒度假項目,高檔山莊、別墅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和商貿項目,發展壯大了傳統產業,培育了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成長,淨增就業崗位1.4個,為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融入杭州大都市發揮積極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富陽經濟開發區
  • 原名:富春江經濟開發區
  • 創建:1992年
  • 排名:長三角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6
介紹,歷史沿革,

介紹

富陽位於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區南翼,地處滬杭甬“金三角”交匯處,是國務院批准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2005年名列中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第29位,長三角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6位 。
富陽經濟開發區科創園富陽經濟開發區科創園

歷史沿革

2001年,在基本完成四大區塊開發建設的基礎上,啟動了300公頃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按照引進外資和出口創匯項目、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質量管理,高效率服務。截止2005年,高新園區引進項目47個,總投資44.5億元,其中外資項目27個,已初步形成生物醫藥產業群、先進織造及新材料產業群、光通信及線纜產業園三大組團,建成後可實現工業產值100億元。
2003年,富陽市委市政府提出沿富春江構築杭州大都市的製造業、旅遊業、科技服務業的綜合性產業走廊,決定規劃和申報30平方公里的場口新區,建成城市的副中心。規劃格局為“一心、二帶、五片、六區”,即以行政、科研、商貿服務為主的中心軸線區;濱江旅遊綠化帶、濱河綠化帶;場口、東圖等五個居住片;以綜合工業、高新技術為分類的六個工業單元區。道路交通、給水、防洪及雨水、污水、電力、電信、燃氣、熱能、消防、景觀等10個專項規劃和中心區塊控制性詳規已經完成。總投資2.35億元的創業基地於2005年8月動工建設,東區為1.53萬平方米的科技孵化樓,主要為企業提供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環境和創業平台;西區為15.88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承接孵化器的科技成果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創業基地將成為科技人才和企業家創業的樂園。
開發區累計批准進區項目284個,其中三資企業77家。內資總投資105.79億元,外資總投資8.58億美元,投產企業154家,契約利用外資4.0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7億美元。
地理位置及交通:開發區位於杭州市西南,與西湖區接壤,距杭州市中心30千米、上海180千米、寧波160千米。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50千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杭千高速公路、320國道一級公路、杭富沿江一級公路構築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橫貫東西的富春江錢塘江直通寧波、上海港口。
產業特色及優勢:通信器材總量及市場均占全國四分之一強,擁有一批國家級、省級通信器材骨幹企業和中國電子百強企業,形成以光纖、光纜為主導,光器件和多品種電纜為一體的光通信產業鏈,2005年列入全國首批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園;高新園區引進並建成一批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和新材料企業,將成為富陽新的新興產業;機械電子行業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並頗具規模;紡織及相關的服裝行業是富陽的傳統產業,其中絲綢服裝及絲織品享譽海內外;國家重點項目年產200萬套子午線輪胎生產線已建成投產。
投資政策及服務:經營期在10年以上、投資額100萬美元以上的的外商投資企業,企業所得稅實行二免三減五扶持;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機器設備所繳納的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由財政部門予以全額補貼;當年度實繳增值稅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增值稅比上年新增部分,由市政府在地方留成部分中給予50%的獎勵,享受期限為5年。外商投資信息技術、光通信器材、生物工程、新材料、環保產業(按國家發布的商新技術領域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執行)的生產型企業,除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外,兩年內給予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所繳納的增值稅地方收入留成部分的扶持。外商投資生產型高新技術項目,除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外,從獲利年度起,頭兩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至五年,給予企業三年所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資金扶持,第六至十年,扶持資金為該企業五年繳納企業所得稅的50%。
開發區建立項目服務中心,對引進項目實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務。通過每周的“進區項目客商例會、開發區相關職能部門聯席會議”,了解、掌握和解決客商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推行“崗位責任制、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AB崗工作制、失職追究制”六項制度,
基礎設施及配套: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35億元,完善 “七通一平”基礎配套,構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框架,形成了沿320國道和杭州—富陽沿富春江由“點”到“線”到“片”的經濟帶。已建成11萬伏變電所2座、程控電信支局2家,完成道路建設90.2萬平方米,橋樑8座5076平方米,鋪設ф300­—1000的供水乾管60.6千米、排污乾管46.5千米、排水乾管47.3千米、電力管網14.9千米、燃氣管7.7千米,日供水均為10萬噸的富陽水廠、江南水廠直接向開發區供水,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5萬噸。
人力資源: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一五研究所等三家實力雄厚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以及浙江大學等高等學府共同為富陽取得人才、科技等方面的支撐。海關、商檢、口岸、貿易等服務機構的設立,促進了富陽物流暢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