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許願(民俗)

流星許願(民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星常被看作是願望之星,在許多地方都有傳說。通常方式是在流星落下來時對其許願,願望就會成真。

還有說法指要在閃耀的時候,必須將願望在心中默念三次才算成功。當然沒有明確的根據,因為流星出現的時機是無法準確掌握,還有就是流星發光通常來說是1秒左右的短時間,在這期間念三次願望基本上是做不到。但是,也有數秒發光的流星出現的少例情況發生,所以默念三次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有說法認為,能幸運看到不同顏色的流星,會得到流星帶來的好運氣。如果是彩色,願望被實現的機率會增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星許願
  • 節日時間:不定
  • 節日類型:許願文化
  • 流行地區:多個國家
  • 節日活動:對著流星許下心愿
  • 節日意義:表達心中對願望能實現的美好情懷
介紹,什麼是流星,傳說起源,

介紹

不論是一部電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在明朗的夜空中看到流星出現之後,總會下意識地閉上雙眼,雙手合十。在流星划過的一剎那,許下自己的願望,這可以說已經是十分羅曼蒂克的做法。
關於流星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流星許願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如果看到流星的話,不吐三次唾沫就變成不幸”之類的說法。在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原著中,諸葛亮曾3次遇到紅色的流星,由此諸葛亮察覺到自己不久會死亡。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少女那位已去世的祖母說過“流星是某人生命即將消失的象徵”。

什麼是流星

流星(Meteor)是一種天文現象,俗稱“射擊之星(Shooting Star)”或“隕落之星(Falling Star)”,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Meteoroid)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當它墜落到地面後,會成為隕星(Meteorite)。
雖然流星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知,直到十九世紀初,它們才被認為是一種天文現象。在此之前,它們被看作是一種大氣現象,如閃電或火焰,並沒有與從天上掉下來的岩石聯繫在一起。

傳說起源

流星許願的民俗在很多國家都有流傳,但源頭不明。而根據北歐神話的記載,由來是來自永恆之槍岡格尼爾(Gungnir),此槍是阿薩神族主神奧丁(Odin)的所有物,對著岡格尼爾發誓的人,他的誓言必將實現。這也許就是對著流星許願的起源。
岡格尼爾是用世界之樹(Yggdrasil)的樹枝做成,使其堅硬得不管任何武器都無法破壞,而且一旦擲出就一定會命中目標,可以擊穿它擊中的任何東西,隨後自動回到主人手中。當奧丁將此槍擲出時,會發出劃越空際的亮光,人們稱之為“閃電”,另有人稱是“流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