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一)

流動(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流動是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二十四詩品
  • 作者:司空圖
  • 類別: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
  • 年代:晚唐
原文,注釋,譯文,簡析,

原文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
夫豈可道,假體如愚。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
載要其端,載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無。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注釋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水輨,水車。納,容納。水車納水,即水車車水。丸珠,圓珠。二句都是形容轉動不息,靈活自如。
夫豈可道,假體如愚:夫,那。道,說。假,借。體,指有形的具體事物。愚,這裡指眾人。高人隱士看眾人是愚者。
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荒荒、悠悠,互文,形容空闊無際的樣子。軸,地軸。天樞,天體轉動的樞機。這裡指天地轉動不息。
載要其端,載同其符:載,語氣詞。要,求。端,端緒。同其符,一本作“聞其符”。符,契機。超超神明,返返冥無:超超,玄妙的意思。返返,往來不止。冥無,冥冥,幽深、深奧,神秘莫測。來往千載:千載不停地變化。

譯文

像水車轉動不息,像圓珠旋轉自如,
這精義怎么能說出來呢,只有借具體事物讓眾人知道。
廣闊的大地轉動,無際的天體運動
尋求天地的本源,才能領悟運動的奧秘。
玄妙的神明,運動不止而神秘莫測。
變化千載不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詩的流動如同水車旋轉,又好似滾珠滑動自如。
這種詩風妙處豈可道出,藉助比喻也難充分表達。
蒼茫的大地,悠遠的天空,都像圍繞著一個軸心移動。
只有遵循它們的根本法則,作品才能與自然的變化相符。
萬物事理玄妙奇特,宇宙天地循環不已。
千年萬載它們往而復始,這才是流動的要義。)

簡析

“流動”說的是天地萬物、整個宇宙處於永不止息的運動之中,作者必須領悟萬物運動變化的奧秘。
在二十四品之中,這最後一品,談的不是藝術風格,而提出作者的思想修養問題,以此結束全篇。
司空圖吸取老莊思想和魏晉玄學,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是無處不在、變化不息的。在創作中也有精微的“道”。“夫豈可道,假體遺愚”,藝術風格的抽象的概念不易捉摸,所以他用具體的形象來表現它們。這是司空圖《詩品》的特色。他認為詩人進行創作,道先是思想修養問題,在精神上達到與道同體,契合無間,順應大自然,以天地為懷,隨大化俱往,那么就會天然化成地寫出能夠表現事物的精緻、具有象外之象,旨外之旨、意韻深長的好詩。
司空圖在藝術理論上運用神秘玄學,意有逃避現實、脫離生活的主觀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