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皇宮

洱海皇宮

洱海皇宮:雲南洱海國際生態城別墅也被當地老百姓稱為洱海的“海上皇宮”。這個以“400畝濕地公園、帆船俱樂部、六星級酒店”等為賣點的豪宅項目,緊鄰鳳梨河和一大片柳林。從該項目的規劃圖上看,這幢已經建成的海景別墅更像一個鳥頭,上百幢獨幢別墅為鳥身,10幢高層公寓和一個六星級酒店為鳥尾,首尾相連,直撲洱海。一位常和香港富豪打交道的企業界人士看後發出了剛才的感慨道,“太震撼了,香港那些超級富豪的豪華別墅也不過如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洱海皇宮
  • 屬性:洱海是富人的後花園?
  • 現象:濕地邊建別墅
  • 地區:雲南洱海
點評,經過,洱海是富人的後花園?,洱海濕地之痛,

點評

名人故居被拆,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保護性拆除”,那么濕地邊建別墅,是不是就成了“保護性開發呢”?政府一方面讓老百姓退耕還湖,號召“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另一方面開發商卻在大肆修建豪華別墅。大興土木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不言自明,將全民所有的自然資源變成少數富豪的私人景觀又該如何向百姓交代呢?

經過

早在2011年初,一個大理著名的網友就在網上表達了對洱海國際生態城的憤怒:“去年開始,有一個最不要臉的項目,明明建在洱海濕地上,破壞了生態,帶來洱海污染的隱憂,地震隱患也令人不安,卻起名叫"國際生態城",還以濕地為賣點。再看項目所在地,更是怒從心頭起。這是洱海南岸的一塊小三角洲,純天然濕地。它的兩旁,一邊是洱海的碧波,一邊是成片的良田。有一年
洱海皇宮
我曾專門去這裡遊玩,碰上不少釣魚和踏青的人,同這裡的楊柳依依相映襯,生活在洱海邊的那種閒適美表露無遺。如果你現在去看看,周圍還保持著這樣的天然風貌,而非項目方吹噓的,要建一個生態濕地……”
夏家村的村民告訴《小康》記者,70年代村民就將洱海蓄水水位線1966米以上的旱地146.99畝改造為1966米以下的水田,加上村里原有的水田23.03畝和未建成的魚塘15.6畝,一共為186畝。1994年,大理市政府實施“菜籃子工程”,夏家村又將這186畝水田改建為魚塘,並修建擋水埂,又在魚塘周邊種植了3500棵柳樹。2002年實施“三退三還”,這186畝水田全退為洱海面積。為此,村里共損失了2865528元,要求大理市政府補償。
2004年5月,夏家村在1966米以上的224.2畝水田被大理經濟開發區全部徵用,從此,夏家村的400多人成了無地可種的農民。業內專家說,從廣義角度看,洱海邊的水田都應該劃為濕地的範疇。
2007年5月26日,大理洱海金沙旅遊度假置業有限公司以143萬/畝的地價,拍下了總面積為504畝的夏家村地塊。蹊蹺的是,夏家村只有224.2畝水田被徵用,拍賣的總面積為504畝的夏家村地塊,多出的279.8畝的面積從何而來?是占用濕地?還是變出來的耕地?
2010年1月30日,大理洱海國際生態城一期樓盤開始面向社會銷售,“400畝濕地”成其最大的賣點。
2010年6月份前後,因施工過程中侵占濕地,洱海國際生態城被洱海管理局、大理市水利局等單位聯合處罰,並根據大理州政府18號檔案責令其從1966米界樁(紅線)後退15米這反而成了洱海國際生態城主動保護洱海典範。
2011年底,洱海國際生態城把建在洱海里的抽水房買下後拆毀進行海景別墅建設,4個多月後,洱海界樁被拔掉,洱海“海上皇宮”便橫空出世。
洱海管理局一位官員對《小康》記者說:洱海國際生態城把抽水房毀掉建成的海景別墅,以及拔掉洱海界樁修建的連線海景別墅的一條寬3米多長1公里多的水泥路,都是非法的。
大理州一政協委員不無感慨地說,“開發商終於不要貞節牌坊了……洱海國際生態城從"保護洱海"的新聞楷模變成了侵犯洱海的兇手,角色轉換之快,連我們都無法適應。”
洱海是富人的後花園?

洱海是富人的後花園?

“我們的海景別墅就在洱海邊,面積大約在400平米左右,靠裡面的價格稍便宜些,大約在每平米2萬元左右,靠海的價格起碼在每平米3萬元以上。”售樓小姐指著沙盤裡一幢幢歐式風格的獨幢別墅模型向記者介紹,“現在要提前買我們的海景養生卡才能排隊買。”
沙盤上,這些別墅都掩映在綠樹叢中,“走幾米就是碧波蕩漾的洱海”,售樓小姐極盡誘惑之能事,“全國都找不到這么好的地方了,你要不買,很快就買不到了。而且項目馬上就要開工了。”並極力勸說記者等人購買洱海國際生態城獨創的“海景養生卡”,每張卡20萬元。有了這個養生卡就有資格購買海景別墅了。當記者以找律師諮詢是否能買為理由要該卡的複印件時,售樓小姐不同意,更不容許對該卡拍照。
記者問及那幢洱海里已經建好的“洱海皇宮”要多少錢,售樓小姐說,“至少1800萬。”另一個售樓小姐補充說,“可能已經賣了,買不著了。”
知情人透露,洱海國際生態城的詳規經過大理州人大常委會、州規劃建設局、州環保局、大理市人民政府、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洱海管理局等單位和部門領導以及專家重重審批,在2009年1月21日最終通過大理市規劃委員會審查,整個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為257542平米,建築密度23.4%,容積率1.0,綠地率40%。“洱海國際生態城建大量的豪華別墅就是那個時候定下來的。”
早在2003年2月,國土資源部便出台緊急通知,要求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其中首次提出“停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過量供應的地方,要認真進行清理。”2006年5月31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關於當前進一步從嚴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再次重申,從即日起,全國一律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項目供地和辦理相關用地手續,並對別墅進行全面清理。
2008年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要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繼續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土地供應。供應住宅用地要將最低容積率限制、單位土地面積的住房建設套數和住宅建設套型等規劃條件寫入土地出讓契約或劃撥決定書”。
對於國務院、國土資源部逐年下發的停止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土地供應的各種通知,大理州置若罔聞。北京一房產界人士透露,別墅用地一直“禁而不止”。其中的秘密就是開發商在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巧打擦邊球,依靠高、低容積率住宅產品的互相搭配,已經成了地產圈內眾所周知的秘密。“類似這樣的項目,在一些大型項目中都有採用,這就意味著很多普通多層、小高層的住宅用地被建成了別墅,使得別墅的供應量大增。”
曾在跨國公司任高管、現任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亞區總幹事張醒生在接受《小康》記者採訪時說,前兩年去的時候看到洱海被搞得這個樣子就不想再去了,沒想到現在還在破壞。
從“洱海天域”,到更肆無忌憚的洱海國際生態城;從洱海天域的環湖別墅,到洱海國際生態城修建在洱海里的“洱海皇宮”,2010年媒體報導洱海天域事件所用的標題“洱海已成了富人的後花園”再次得到了更直觀的詮釋。
洱海濕地之痛

洱海濕地之痛

採訪中大理當地很多百姓對洱海國際生態城的態度是憤怒與無奈。
“2010年曝光的"洱海天域"樓盤,是填埋了情人湖建的,現在又快要合法化了;洱海國際生態城明明建在濕地上,卻要以"400畝濕地公園"為賣點。政府一方面號召老百姓退耕還湖,10年來倒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一方面卻要將好不容易擴大的沿湖濕地、林地拿來搞豪華別墅開發,還把別墅修建在洱海上,這是什麼道理?今後,哪怕政府再提出比"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還要精彩的環保口號,誰還信呢?”當地一政協委員說。
“圍湖建別墅等侵占了湖濱帶濕地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不可挽回。”
大理蒼山洱海保護與開發戰略研究課題組首席專家、昆明理工大學教授侯明明說,洱海等高原湖泊受匯水流域的影響較大,湖泊面積小,水體置換周期長,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濕地的湖濱帶本是承接工農業生產、生活污染的最初受納體,可提供區域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資源。圍湖建房打地樁,還會破壞地下水網體系,可能危害整個高原斷陷湖泊生態系統。
著名生態問題專家、全國人大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楊邦傑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要像保衛耕地紅線一樣保衛濕地紅線。他認為,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此兩者對國家都至關重要。
根據官方的數據描述,中國現存自然或半自然濕地僅占國土面積的3.77%,遠低於世界6%的平均水平,且面積下降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由楊邦傑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有部分重要濕地正面臨著被列入國際《濕地公約》“蒙特勒記錄”的風險。一旦被列入,對國家形象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濕地到底有多重要?濕地消失了很多物種就沒了,這個生態系統也不存在了,非常嚴重。”雲南省林業廳副廳長郭輝軍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尤其像雲南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是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只能在這個系統里自我循環,非常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壞,破壞之後很難恢復。
洱海管理局一位副局長對《小康》說,目前洱海濕地保護還沒有一個規劃,我們正在做這方面工作。
蒙特勒記錄:濕地保護的黑名單
根據《濕地公約》,任何國家因任何原因對國際重要濕地已經或即將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必須立即報告《濕地公約》秘書處和其他締約國,並馬上採取措施排除負面影響,否則該國際重要濕地將被列入“蒙特勒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