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話

洪澤話

洪澤話屬江淮方言洪巢片,分布於江蘇省中部,淮河下游。

簡介,語言分布圖,

簡介

洪澤縣系1956年從淮寶(淮安寶應)、淮陰、盱眙等縣析出,因境內長期屬於三四個縣管轄,且都屬於這三四個縣的非核心腹地區,境內口音有著較大的差別,且有著十分明顯的緩衝過渡帶。
此外,洪澤境內分布著北方中原話的方言島,主要為洪澤湖上的漁民,據了解為山東、河南等地的移民,多為民國時期逃荒而來,在此已經定居3~4代。

語言分布圖

根據《洪澤縣誌》的洪澤方言分區圖,發行目前主要是分為6片:
洪澤話
(1)高良澗片:主要包括縣城高良澗以及附近的朱壩。唐宋屬淮陰縣,明清屬於山陽縣,此片方言最為接近淮安市清浦區的口音,主要特徵是:上聲調值為11;減、江不同韻;“二、兒”發er;“山、三”等字韻母為鼻化韻“an”
(2)黃岔片:主要包括黃集和岔河兩片 ,明清屬於山陽縣,解放後仍屬淮安縣一段時期,此片方言最為接近淮安市楚州區口音,主要特徵是:上聲調值為11;減、江同韻,都發jiang;“山、三”等字韻母為鼻化韻“aen”
總體說來,高良澗片和黃岔片的聽感是最接近的,同屬於清(江)淮(安)方言的地域範圍內。
(3)仁共片:主要包括仁和、共和、萬集三鄉鎮,明清屬於寶應縣,此片方言口音介於淮安、寶應之間,聽感上更接近寶應。主要特徵是:上聲調值為31;減、江同韻都為jian;“山、三”等字韻母為鼻化韻“aen”
(4)雙溝片:主要包括雙溝和三河,唐宋屬於淮陰縣,明清屬於山陽縣,此片口音為淮安與盱眙東鄉口音的過渡,問及多人,方言歸屬的說法不一
(5)蔣壩片:主要包括蔣壩和老子山,老子山明清屬於清河縣,蔣壩屬於盱眙縣。兩縣都操盱眙口音,上聲調值為42
(6)渠北片:主要是位於蘇北灌溉總渠北部的西順和片,西順河地處淮北,明清屬於清河縣,聽感口音更接近淮陰區,主要特徵是:上聲調值為213,減、江不同韻,“車、蛇”等字發音聲母齶化為q。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