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寺

洪武寺

據史料記載:洪武寺明代洪武元年朱元璋所建,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用開國皇上國號命名的皇家寺院。

朱元璋在一統天下,攻進陝西的時候,倆兄弟負傷,朱元璋就把兄弟二人託付給一個小廟裡的僧人,希望他們有所照顧。自己帶兵繼續征戰。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朱元璋派手下來接他們去京城享福,但被這對兄弟拒絕了。在廟西邊的甘泉河邊住了下來。後來,朱元璋為了感謝這座菩薩廟,在原基礎上進行擴建重修並取名洪武寺,並根據他的年號手書“洪武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武寺
  • 外文名:Hongwu monastery
  • 相關人物:朱元璋
  • 建寺歷史:中國元代
  • 現屬地:陝西省寶雞市眉縣金渠鎮
  • 代表建築:三寶殿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交通,故事傳說,

歷史沿革

在陝西眉縣東南,曾經有一座千年皇家寺院,叫洪武寺,該寺舊址就在洪寺中學內。洪武寺於(1221—1235年)由無名小僧依甘泉河始建的菩薩小廟,明萬曆(公元1369年)初朱元璋為感謝小廟的救命之恩重修。進千年來洪武寺雖有興衰,但香火卻綿延相傳。
由於歷史原因,於1958年傾毀。改革開放後得益於黨和政府對宗教政策的落實,本海法師發願發興重建,得到了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洪武寺於2014年11月正式登記並恢復對外開放。
護國興教是佛教寺院基本教風,洪武寺僧眾注重修持,以生活禪作為主要禪修方式,來覺悟人生,開啟智慧,奉獻人生。在他們的努力下,洪武寺將建設成以集禪修、國學、藝術、國術、養生、禪茶、禪樂、素食等為一體的高品質文化交流平台,來弘揚佛法精神,保存和傳承傳統文化精髓,使佛法套用於生活,淨化人心,福澤於社會,福澤於百姓。

規模建制

據說洪武寺原有二佛堂、三祖殿、安樂禪房,百松經以及聖泉井等古蹟,世事蒼桑,風雨疊變,洪武寺千百年來幾度興衰。
現洪武寺在本海法師的主持下,已修繕了中殿,殿內的佛像亦迎請到位,這標誌著洪武寺再度中興,重現皇家寺院風範。
大雄寶殿及其他配殿設施(法堂、藏經樓、祖師堂、鐘樓、鼓樓等)有待修繕重建中。供奉佛像,香火日盛,是眉縣極為重要的一個宗教活動場所。

交通

現代的洪武寺坐落在秦嶺腳下田園城市眉縣,從城東310國道進入洪武大道盡頭。

故事傳說

當年朱元璋反元還沒做皇帝的時候,到處打仗,轉戰南北,他從安徽帶兵出來時,有兄弟二人一直跟隨著他,為他的戰鬥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兄弟二人姓“黃”。
打到陝西的時候,兄弟在一次戰鬥中負傷,走到現在的洪武寺(當時這裡沒什麼人家,只有一個沒有名字小廟),兄弟二人因為傷重,朱元璋就把兄弟二人託付給廟裡的和尚照顧。自己帶兵繼續征戰。一直到最後做了皇帝。朱元璋還記得和他一同出來的這兄弟二人,就派手下來接,準備讓他們去京城享福,但這對兄弟找了個理由拒絕了,因為他們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就留在廟裡。
後來在廟西邊的河邊(就是現在的甘泉河,原名乾溝河)住了下來。這兄弟二人就是田家寨三組黃姓的祖先(黃姓的族譜里應該有記載),小的時候一直聽村里老人說,黃家的祖先在安徽,就是這原因。再後來,朱元璋為了感謝救了和他一同從家鄉出來打天下的這座小廟。
稱帝後,朱元璋下令重修大殿,命鳳翔府在大殿山下不遠處開工燒制鐵瓦,動用勞工數百,歷時兩年整修,終於完工。傳說明太祖授意在鐵瓦裡面夾雜三塊金瓦,以了卻了他報恩的心愿。並根據他的年號手書“洪武寺”(朱元璋手書的牌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燒毀)。
洪武寺屬皇家寺院,建造精美奢華。傳說,朱元璋即位後,多次來眉縣太白山都要在大殿留宿一晚。洪武寺如今香火不斷。每年農曆六月,高僧滿座,香客不斷,眾善男信女誦經之聲持續一月有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