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荷花

洞仙歌·荷花

《洞仙歌·荷花》是宋朝詞人劉光祖的作品。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詠物詞。上片寫暑天晚涼酒醒,在池塘邊所看到的凋謝之荷。下片具體描寫荷花凋謝後的情狀,為一篇主旨之所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仙歌·荷花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劉光祖
  •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洞仙歌·荷花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靜。獨倚胡床酒初醒①。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②。
空擎承露蓋③,不見冰容④,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也應記、臨流憑闌乾⑤,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⑥。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胡床: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也叫交椅、交床。由胡地傳入,故名。
②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池塘中魚的影子四處流動,打亂了水中雲影與綠藻安靜的姿態。
③空擎承露蓋:只剩下荷花的莖稈空舉著殘敗的荷葉。
洞仙歌·荷花
④不見冰容:荷花已然凋謝。
⑤臨流憑闌乾:靠著水邊欄桿眺望流水。
⑥江南紅酣千頃:江南水鄉千頃荷花競相開放

作品譯文

傍晚的清風消除了白晝的熱氣,小池塘里荷葉靜靜地挺立。我從胡床上酒後醒來,獨自在池塘邊散步徘徊。微風不斷吹來荷葉的清香,水草晃動,看得見荷葉下魚兒遊動的模樣。眼前荷稈空空地舉著它的葉片,而那冰清玉潔的荷花已難睹其面。我憂愁啊,荷花的模樣已經如此這般,明晨怎堪化妝對鏡去照容顏。夜深人靜,月亮在充滿涼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慘澹、花朵低垂,猶如一個淒涼幽幻的夢境。這情景能有誰會理解,又有何人能夠同情?也應記得,那臨江手扶欄桿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頃,全是荷花的一片濃紅。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詠物詞。上片寫暑天晚涼酒醒,在池塘邊所看到的凋謝之荷。下片具體描寫荷花凋謝後的情狀,為一篇主旨之所在。“後夜”三句,代荷寫懷,夜深夢覺,不勝幽怨。末二句,回憶荷花盛開時的絢麗情景,對比眼下的冷落之狀,倍感悲戚。末句“江南紅酣千頃”,表達了作者對來年荷花重現艷景的殷殷期待。作者是南宋中期立朝敢言、疾惡如仇的名臣,曾因作文譏諷權奸韓侂胄而被奪職謫居房州,直到韓氏敗亡、黨禁解除後才得起復。此詞可能就是貶謫期間所作,它借敗荷抒懷,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幽憤的情懷。本篇是劉光祖詩詞的代表作,它體現了作者的個人風格和成就。

作者簡介

劉光祖(1142—1222),字德修,號後溪,簡州(今四川簡陽)人。孝宗乾道五年(1169)進士。累官至顯謨閣直學士,卒諡文節。有《鶴林詞》,已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