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強迫症

洗手強迫症

洗手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是,一旦洗手便反反覆覆洗手,總是覺得洗不乾淨。不由己主的強迫自己洗手,這是強迫症最典型的一例。醫學上稱之為“洗手強迫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洗手強迫症
  • 外文名: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 類別:神經官能症
  • 發病原因:性格 精神 遺傳 素質 社會心理
定義,發病原因,主要表現,強迫症危害,治療方案,一般治療,輕度治療,自我治療,疾病危害,

定義

強迫症(英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即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患者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患者自知力完好,意識清晰,自知所做事情沒有必要卻無法擺脫。

發病原因

1、性格特徵:
1/3強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強迫性人格特點。其特徵為拘謹、猶豫、節儉、謹慎細心、過分注意細節、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過於刻板和缺乏靈活性等。
2、精神因素:
調查資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長期思想緊張、焦慮不安的社會心理因素或帶來沉重精神打擊的意外事故均是強迫症的誘發因素。
3、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的結果表明,在強迫症病人的一級親屬中,焦慮障礙的發病危險率顯著高於對照組的一級家屬,但他們患強迫症的危險率並不高於對照組。如果病人一級親屬中有強迫症狀但未達到強迫症診斷標準的病理計算在內,則病人組的父母有強迫症狀的危險率顯著高於對照組的父母。因此提示:強迫症可能與遺傳有關。
4、素質因素:
人格特徵與本病的發生有明顯關係。26%的病人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性人格特徵。但不少強迫病人並無強迫人格特徵,而某些具有強迫人格特徵的人,並不一定患強迫症。
5、社會心理因素:
當在強烈的情感體驗下,大腦皮質興奮或抑制過度緊張,或相互衝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興奮灶。親人亡故,意外事故,嚴重的經濟危機等重大的負性生活事件,均可給病人思想上帶來沉重的打擊,表現緊張、焦慮、痛苦、恐懼、和明顯的不安全感,嚴重者出現強迫症狀。
這種突然出現的強烈的精神創傷引起的強迫症狀,多為單一的,與精神創傷內容有直接關係。病人一觸及類似的情境,即可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鬱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隨著時過境遷,陽性刺激不再被強化,並逐步消退,強迫症狀可消失。一旦你患上了洗手強迫症,不可一拖再拖,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平慮解迫安神劑可以幫你快速緩解病情,健康生活。

主要表現

洗手強迫症屬於神經官能症,從病理學角度分析,主要表現有:
洗手強迫症
1、強迫動作,即重複出現一些動作,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擺脫。常見為反覆洗手、反覆檢查等。
2、強迫思維,常見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想像、強迫回憶等。通常病人深感焦慮,主觀上力圖和強迫思維、動作對抗,結果反而越演越烈。部分病人性格有易焦慮、自信不足而又要求完美的特點,從而容易對日常生活事件發生強迫性質的心理反應。
使用一次香皂清洗3分鐘以下,視為輕度洗手強迫症,為正常現象;在3分鐘以上,為中度患有洗手強迫症,患者神情緊張,洗手動作不由自主,需要注意防治病情;重度洗手強迫症患者,即一開始洗手便無法停下,只有靠家人勸阻才能停止。雙手蒼白無力,表皮破損嚴重。

強迫症危害

強迫症的發病原因與本人的性格及生活經歷有關。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症狀加劇前所發生的突發事件:如親人亡故、父母離異、家庭矛盾等。由於上述原因引起的心理緊張、情緒波動都可成為誘發強迫症的原因。
患者的性格特點在疾病的發生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據研究,大部分患者都有特殊的性格特徵:多數青年患者非常愛乾淨,他們個性順從、辦事認真;成人患者一般時間觀念較強,遵守紀律和制度,遇事過於謹慎、優柔寡斷,對自己要求過分嚴格,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強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糾纏,或刻板的禮儀或無意義的行為重複,嚴重影響患者注意力的集中,嚴重影響當事人的學習和工作,嚴重的可以完全喪失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導致精神殘疾。患者想擺脫,但都是以失敗告終,自己無力擺脫,造成內心的極大痛苦。
治療強迫症目前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及抗焦慮、抗抑鬱饕物治療。醫生與患者採用共同分析探討、自我心理解放、自我鬆綁、挖掘潛能的方法,找出干預措施,大部分人可獲得一定程度的好轉。
通過對強迫症的危害的詳細介紹,患者要想擺脫此病帶來的嚴重痛苦,首先要合理調整心理因素,養成一種樂觀的心態,對自己不要過度的嚴格。
強迫症的具體表現和危害
強迫症是精神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主要是以自我強迫為主的強迫患者,強迫症患者一般都是多疑,對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喜歡懷疑,然後總是強迫自己,這樣的性格或者是心裡又怎樣的危害呢?精神專家張晶教授分析了以下三種情況:
1、少數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膽小怕事、怕犯錯誤、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謹慎,反覆思想,事後不斷嘀咕並多次檢查,總希望達到盡善盡美。由此可見,強迫症的危害是對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及人際關係等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2、強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為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糾纏,或刻板的禮儀或無意義的行為重複,嚴重影響患者注意力的集中,嚴重影響當事人的學習和工作,嚴重的可以完全喪失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導致精神殘疾。患者想擺脫,但都是以失敗告終,自己無力擺脫,造成內心的極大痛苦。
3、強迫症患者具有不完善感,這種不完善感的代償就是追求十全十美。患者對己責備求全、吹毛求疵,對他人缺乏表達溫情的能力,刻板和固執,總要求別人按其規矩辦事。如果處於順境,工作中受到權威的讚許,他們對成就可感到滿意,此時能堅持相當有效的實際行動,有相當的自控能力而不太過分。但是如果處於逆境,自控能力就會迅速下降。

治療方案

一般治療

克制“洗手強迫症”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家人陪同下共同洗手。如果出現持續、嚴重的症狀,或者長期的慢性軀體不適,可能就是從“強迫症狀”發展為“強迫症”了。此時需要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

輕度治療

1、學會自己喊停
這是一種中途控制自己的方法,也就是有些時候在進行一些強迫症行為的時候,或許自己是不自主的,但是在中途發現自己犯病了就馬上地對自己含停。這種方法也要求自身要有很強的意志力和決心,這樣在發現情況的時候才能有效地令自己停下來。如果自己不能阻止自己,那么可以尋求身邊的親人還有朋友的協助。
2、不要多想,順其自然
這種方法在於緩解人的精神壓力,讓人放鬆。也就是在平常的時候不要想太多,所有的事情都讓它們順其自然,該怎樣的就怎樣,不要去糾結過多。在做完事情之後就不要再去想,不要去評價自己做得怎樣。讓事情順其自然,比如忘了帶東西就忘了帶好了,門沒有鎖好就讓它那樣,桌面上的東西雜亂了就讓它亂。這樣慢慢地減少壓力,克服這些小事給自己帶來的焦慮情緒。

自我治療

及時交流
受害者應多和親友、同事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多與那些關心你的人呆在一起,他們能為你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洗手強迫症洗手強迫症
承認現實
承認現實不幸已經發生,所有的創傷已經形成,既然已經無法挽回,就該寬慰自己、承認現實,其結果會比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好得多。
自我調整遠離悲傷
升華痛苦創傷和挫折常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抑和焦慮。如果一味地憋氣愁悶,頹唐絕望,其實是用已發生的不幸在心理上懲罰自己。善於心理自救者,能學會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努力化創傷為動力,將不良情緒升華為一種力量,投入到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利的事情中去,在獲得成功的滿足時,也消除了壓抑和焦慮情緒,達到積極的心理平衡。
轉化視角
轉換視角有時候,同一現實或情境,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可能發現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在審視、思考、評價某一客觀現實情境時,學會轉換視角,換個角度看問題,常會淡化消極情緒
適度宣洩
適度宣洩當一個人受到創傷時,用意志力量壓抑情緒,談笑自若,這樣只能緩解表面緊張,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會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帶來更大的心理危害。

疾病危害

第一、損害皮膚健康
總想洗手,不斷的洗手,而且洗手的時間特別長,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對自身手部皮膚造成了傷害,使皮膚變得粗糙,甚至是蛻皮。此外,在公共衛生間反覆而長時間洗手還嚴重影響了個人形象,從而產生心理陰影,不願與人接觸,迴避社會交往。
第二、對學習、工作、內心的傷害
明知道頻繁而長時間的洗手沒有意義,但又控制不住,如此一來會嚴重影響患者注意力的集中,進而影響自身的學習、工作,如果洗手強迫症病情非常嚴重還會致使患者完全喪失學習和工作能力,出現精神殘疾。這樣洗手強迫症的危害就不僅僅是停留在手部皮膚上了,而是深入內心。
第三、誘發其他強迫觀念
強迫洗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患者存在一種強迫洗手的強迫意識或觀念,如果洗手強迫症沒有得到有效治療,還有可能誘發其他強迫觀念,導致強迫泛化。雖然強迫泛化與人的性格內向,追求完美有關,但與原有強迫症的不治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