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朵鄉

泥朵鄉,距縣城135公里,周邊與青海省達日縣班瑪縣和我州的甘孜縣石渠縣相鄰, 轄七個行政村,共668戶。其中,貧困戶47戶,五保戶22戶,全鄉在校學生達322名,共有牲畜48600頭(只、匹)。泥朵鄉下轄村:普約村 棒須村 克戈村 拉加村 若撒村 格則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泥朵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甘孜縣
  • 地理位置:位於色達縣西北部
  • 面積:577.88平方公里
  • 人口:3286人
  • 方言:四川話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政策發展,人口數據,文化古蹟,

歷史沿革

1960年置普吾鄉;
1975年改公社;
1980年置銀多鄉;
1984年更名泥朵鄉。

經濟發展

東然村泥朵鄉以牧業為主,主要飼養氂牛、綿羊山羊。境內盛產蟲草、貝母、知母、雪蓮花等中藥材。

政策發展

近幾年來,藉助國家西部大開發,“三個轉變”和小城鎮建設等歷史性機遇,依託地理位置,色達縣將泥朵鄉作為經濟重點鄉,加大了投入力度,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統戰、綜合治理、婦聯、計生、民兵、民政、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文教衛生、精神文明建設和畜牧產業化等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逐步形成了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要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05年3月,經縣文明辦實地考察和按實際情況,授予了我鄉格則村和普級村“文明村”的稱號,使全鄉幹部民眾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全鄉幹部職工和廣大民眾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通過多年的努力,我鄉從一個較事後的鄉發展成為了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模範鄉,也發展成為了全縣各項事業發展的“領頭羊”,為全縣的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

人口數據

泥朵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683

1291

1392
家庭戶戶數
65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669
家庭戶男
1286
家庭戶女
1383
0-14歲(總)
721
0-14歲男
324
0-14歲女
397
15-64歲(總)
1812
15-64歲男
912
15-64歲女
900
65歲及以上(總)
150
65歲及以上男
55
65歲及以上女
9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605

文化古蹟

泥朵鄉阿尼瑪沁——格薩爾石刻群,有格薩爾王和三十員大將,以及嶺國八十員將士的前世,天竺八十大成就者和中陰百位文武神尊。這些石刻記載著格薩爾王及其將士南征北戰,斬妖除魔的歷史。
格薩爾石刻,刀法精細,取材考究,是在鐵青色軟質天然石板上完成素描後,採用鑿刻、石刻、斜刻刀法的同時,注重磨劍、磨劃技術效果,使石刻畫構圖和諧,具有唐卡畫的藝術特點。在石刻畫上採用了彩繪工藝,這樣既增加了畫面視覺的藝術感和光澤度,又可以起到保護作用用。
泥朵鄉泥朵鄉
這些石刻畫整齊有序地陳列在佛塔邊,構成一幅獨特的壯麗畫卷,十分壯觀,把人們帶進了英雄格薩爾王統率千軍萬馬八方的遐想中。格薩爾石刻群,在整個藏區前所未有,為康巴格薩爾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泥拉湖:位於縣城西北部的泥朵鄉境內,距縣城240公里,湖寬1華里,深約5米,系淡水湖,夏季湖水墨藍如鏡,四周花草簇擁,雲蒸霞蔚,各種鳥禽包括從印度遷徙來的大群灰鶴在此棲息,繁衍後代,每當夕陽西下,旅客盡情領略泥拉湖“落霞與鳥鶴齊飛,湖水共長天—色”的詩情畫意。此外,湖裡還生存著一種白色魚類,甚是稀罕,它們給靜謐安洋的湖面帶來無限的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