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離

波斯離

【波斯離】(Al—Basrah)古港名。故址在今伊拉克巴斯拉之西。為古代波斯灣沿岸主要港口。元汪大淵《島夷志略》有專條記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波斯離
  • 外文名稱:Al—Basrah
  • 所屬地區:伊拉克
  • 地理位置:伊拉克巴斯拉之西
  • 面積:2,900平方公里
  • 功能:古代波斯灣主要港口
簡介,巴斯拉,島夷志略,

簡介

【波斯離】(Al—Basrah)古港名。故址在今伊拉克巴斯拉之西。為古代波斯灣沿岸主要港口。元汪大淵《島夷志略》有專條記述。

巴斯拉

也有人將波斯離成為巴斯拉,維基百科中就將波斯離重定向到巴斯拉。
巴斯拉(البصرة‎,Basra),為伊拉克巴斯拉省省會,位於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交匯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灣55公里,是伊拉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建於635年,曾被戰火摧毀,891年被重建。2003年時,全省人口估計約2,600,000人,而巴斯拉城則有約1,880,000人。巴斯拉是連線波斯灣和內河水系的唯一樞紐,曾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

島夷志略

《島夷志略》即《島夷志》之節略,亦即今日所言之簡行本。從名稱看,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相對正確的結論:《島夷志略》所記內容是遠少於《島夷志》的(雖然《島夷志》已佚,我們難以加以證明,但從一般認識來看,這個結論應無大誤)。
雖然如此,但節略後的《島夷志略》依然涉及亞、非、澳各洲的國家與地區達二百二十多個,其中主要包括澎湖琉球三島、麻逸、無枝拔龍涎嶼交趾占城、民多郎、賓童龍真臘、丹馬令、日麗、麻里魯、遐來忽、彭坑、吉蘭丹、丁家盧、羅衛羅斛、東沖古剌、蘇洛鬲、針路、八都馬、淡邈、尖山、八節那間、三佛齊嘯噴浡泥明家羅爪哇、重迦羅、都督岸文誕蘇祿、龍牙犀角、蘇門傍舊港龍牙菩提、毗舍耶、班卒、蒲奔、假裡馬打、文老古、古里地悶、龍牙門、東西竺、急水灣花面淡洋、須文答剌、僧加剌、勾欄山、特番里、班達里、曼佗郎、喃誣哩、北溜下里、高郎步、沙里八丹金塔東淡邈大八丹加里那土塔、第三港、華羅、麻那裡、加將門裡、波斯離撻吉那千里馬大佛山、須文那、萬里石塘、小埧喃、古里佛、朋加剌、巴南巴西放拜大烏爹萬年港、馬八兒嶼、阿里思、哩伽塔天堂天竺層搖羅馬魯澗甘埋里、麻呵斯離、羅婆斯烏爹等地, 詳細記載了他們的風土人情、物產、貿易,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歷史資料。
而其中對於台灣、澎湖等現代中國東南海疆和現代澳大利亞大陸北部的記述無疑是最具歷史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前者能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東南亞的論斷提供歷史依據,後者則能為中國古代先進的航海技術水平提供註腳。此外,對於生活於異域的華僑的生活境況和海外諸國的歷史地理的記載當然也是有巨大價值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