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是2008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進光姜紅仁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全真案例研究系列叢書有以下鮮明的特點:一、分類的合理性。本叢書共有《刑事法案例研究指引》、《民事法案例研究指引》、《商事法案例研究指引》、《行政法案例研究指引》、《經濟法案例研究指引》和《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六部,既有各主要部門法的典型案例研究,又有對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以及法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問題的深度探討。二、案例的典型性。本叢書精選本學院法學全真案例庫中的極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所選的均為真實案例。這些案例或反映了某一類案件的共性,或提煉了司法實踐中的疑點、難點問題,或代表了某些法律空白,均對各部門法學理論研究極具研究價值和指導意義,也可以通過對代表性案件的歸納,指導學生提高對法學理論的直觀理解和掌握。三、編排的科學性。本叢書所選編的案例均由案情簡介、律師代理詞、法院判詞和法理評析四個部分組成。首先,在簡要介紹基本案情的基礎上列出該案例的焦點問題,幫助讀者即時掌握該案的爭議要點;其次,真實還原該案例的律師代理詞和法院判詞;最後,立足於前述內容的基礎上,由本學院多位從事法學教育工作多年的學者對案件的核心問題作出法理評析,評析的重心主要放在對案件審理的思考方法和對法律適用問題的討論上,對該案例中體現的代表性問題從法理的基礎上進行了理論分析,以期實現對法律與法理的融會貫通。

作者簡介

熊進光,男,1965年出生,江西宜豐人。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學習,並分別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民商法學碩士點導師組組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主要著作有:《民法:公平的藝術》(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金融資產證券化法律制度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獲江西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二等獎),《侵權行為法上的安全注意義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獲獎論文有:《網路時代與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獲江西省社科聯青年優秀成果二等獎,《論保證人的專屬抗辯權》(合著)獲江西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三等獎。主持完成的省教育廳教改立項課題有:《法學全真案例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民法案例教學與多媒體課件製作、運用研究》(獲江西財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民法案例教學方法研究》(獲江西財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江西財經大學“評建創優”專項課題:《江西財經大學(民法學)課程案例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獲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稱號(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民法基礎理論、物權法、侵權行為法。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部分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前理論研究
第一章 高校法學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創新
一、高校法學教育改革的現狀
二、高校法學教育改革的理論創新與實踐
三、財經類院校法學教育改革的探索
第二章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創新
一、高校實踐教學理論的提出
二、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理論的發展
三、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體系
四、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保障
第三章 法律診所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一、診所法律教育的形成與發展
二、我國法律診所實踐教學的發展
三、法律診所實踐教學的設計與規範
四、法律診所實踐教學的局限性及其完善
第二部分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實踐探索
第四章 法學全真案例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一、法學案例教學的理論基礎
二、案例教學模式的反思與創新
三、法學全真案例教學的實踐
四、法學全真案例教學的成效分析
第五章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
二、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三、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舉措與實施
第六章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控制
一、法學專業教學質量控制的總體框架
二、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控制
三、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管理制度
第七章 法學專業實習的實踐探索
一、法律模擬實習的實施與完善
二、畢業實習的實施與完善
第三部分 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成果總結
法學專業“講辯寫練”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一、當前法律專業教學中的兩個突出問題
二、“講辯寫練”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三、“講辯寫練”教學改革的創新點
四、“講辯寫練”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實踐成效
附錄一: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附錄二: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全真案例課程教學大綱
附錄三:江西財經大學法學教育全真案例庫
附錄四: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實踐課程教學大綱
附錄五: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實踐課程指導書
附錄六: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實踐(實驗)報告
附錄七:江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模擬法庭技能評分表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前言

案例,作為審判活動的重要載體,在總結審判經驗、指導司法實踐、促進法學研究和輔助法學教育等方面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的30年,不僅是中國經濟建設騰飛的30年,也是中國法治建設飛速發展的30年。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日益提高,各類糾紛案件不斷增長;而經濟生活和社會矛盾的日新月異也使糾紛案件呈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所有這些都給我們的法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但也給我們的法學教育工作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難度。以往的法學教育,多側重於對法學基本理論的剖析和闡述,較少於對司法實踐中典型案例的歸納和分析,這樣既忽略了通過對典型案例的直觀認識強化對法學理論的理解和掌握的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科學生從理論學習向實踐運用的轉化效率。對此,學界和業界眾多有識之士紛紛提出了各種觀點和見解,普遍認為理論應當與實踐相結合,積極開展法學教育中案例教學與研究,應當是未來中國法學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然而,想要將有關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完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般而言則是知易行難。近年來,我們本著最佳化配置現有教學資源、深入挖掘蘊含於在職法律碩士生中的實踐教學資源以及充分利用現有實踐教學基地的原則,對法學理論與司法實踐相結合的問題進行了有益嘗試,積極開展了以“講辯寫練”為主線的教學改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