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鎮(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河西鎮)

河西鎮(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河西鎮)

河西鎮位於清河門區西南部,總面積為37.18平方公里。它東與烏龍壩鎮嶺東村相接,北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相鄰,西與北票市接壤,南與義縣相連。全鎮為丘陵地勢,清河流經境內。河西鎮人民政府設在河西村,始建於1984年4月,它下轄河西、六台、三道壕、後窯、芹菜溝、南街、東堡子、邢家屯8個村。全鎮現有人口11517人(2017),共有漢、蒙、回、滿、侗、錫伯等6個民族。河西鎮地處進關要道,境內阜錦公路、阜錦高速公路、新義鐵路縱貫南北。鎮、村公路縱橫交錯。河西鎮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現有耕地面積1724.35公頃,適合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1649.2公頃。現已探明的煤炭儲量有60萬噸,且煤質優良。除煤炭外,還有大理石、陶粒土、泥炭1 等資源。河西鎮地處中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河西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西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遼寧省阜新市清河門區
  • 政府駐地:河西村
  • 面積:37.18平方公里 
  • 人口:11517人(2017) 
  • 車牌代碼:遼J
經濟,建設,地圖信息,

經濟

河西鎮是高平市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採取各種措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去年全鎮育種面積達6700畝,紅薯種植5000畝,苗木花卉5000畝,旱地蔬菜、藥材、小雜糧5000畝;建成春秋大棚53棟。投資548萬元建成了國家級萬畝農業綜合園區一個。
二是農業科技得到推廣和套用。狠抓了良種普及,全鎮種植優種小麥1.7萬畝,30000畝玉米全部實現優種化,玉米育種面積達6700畝,豆子全部推廣了晉豆15號、25號、27號等優良品種,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全鎮保護性耕作面積達1.9萬畝,即使土地增產增收,又避免了環境污染。狠抓了品牌建設。朱門牌食用紅薯商標已在省工商局註冊,現已報國家工商總局審批,經努力該鎮10000畝綠色生產基地已獲省級批准。
三是加大了對農民的培訓。去年鎮村兩級培訓農民達5000人次,發放各種資料1.7萬冊。在培訓中,結合遠程教育建成了農業科技信息網路,特別是小仙、蘇莊、河西、新莊4個村建成了科技文化院。

建設

四是養殖業超常規發展。該鎮新建3000頭養豬場7個,百頭養豬場達到200多個,去年生豬出欄達7000頭,比前年翻了一番,成為高平市重要的生豬基地。僅畜牧業一項,人均增收300餘元。
五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加強土地管理。該鎮完成了全鎮土地地籍調查和地類用途調查,並建立了基本農田台帳,規範了土地用地秩序,減少和杜絕了違法占地,確保了糧食安全。對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徵用都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並設立了保護牌,全面加強土地管理。
全鎮的養殖業超常規發展。目前,全鎮已建成3千頭養豬場7個,百頭養豬場200多個,全年生豬出欄達7萬頭,比2001年翻了一番,成為高平重要的生豬基地。僅畜牧業一項,人均增收300元。三是狠抓支柱產業建設。通過對煤炭產業技術改造,全鎮煤炭年產量達百萬噸以上;同時,鑄造企業重新崛起,通過抓奔牛鑄業、華宇鑄業這兩個龍頭企業,全鎮鑄件年產量達6萬噸;建材產值全年可達2000萬元,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四是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華宇彩印、薯類加工、唐三彩、綠茵草業、奔牛鑄業等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成為經濟發展的亮點。

地圖信息

地址:阜新市清河門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