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新街社區

河堤新街社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中山街道,黨總支簡介 河堤新街社區隸屬南寧市青秀區中山街道辦,位於南寧市青秀區中山街道辦西側,東北與三O三醫院接壤,南至邕江,西至植物路,面積0.5平方公里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堤新街社區
  • 總戶數:3125戶
  • 轄區單位:5個
  • 總人口數:5468人
  • 行政級別:社區
社區介紹,社區風氣,社區工作,飲食習俗,社會服務,

社區介紹

河堤新街社區黨支部成立於2001年,2008年提升為黨總支。黨總支下設5個支部,現有黨員84人,其中正式黨員83人,預備黨員1人。社區在職黨員8人,離退休黨員59人,學生黨員7人,下崗黨員8人,個體黨員4人。社區黨總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員教育,改進工作模式,創新活動載體,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紮實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社區黨總支與轄區單位凌鐵水廠黨支部、南寧交通水利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簽訂了共建協定,建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社區共建格局。社區黨總支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加強社區黨總支與轄區單位黨組織的溝通與聯繫。社區黨總支以服務為先,強化黨的凝聚力,成立了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隨時可為困難民眾服務。社區黨總支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派送“兩員”力度,指導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組建黨組織和群團組織。社區共有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11個,已派送“兩員”的11個,成立工會組織的有7個。

社區風氣

河堤新街社區內治安狀況較好,民風樸實,鄰裡間和睦相處,絕大多數居民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如冬季鏟冰掃雪,能自願參加。鄰裡間發生緊急事件(生病等)能熱心相助。居委會一直注重對提高居民素質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注意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理解下崗失業, 從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關心、照顧和幫助方面去體會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再反思個人應如何愛國,如何替國家排憂解難,樹立新的就業觀念,積極再就業。願望是使居民民眾與政府和諧,大家同心協力,建設好社區、首都、國家。教育、啟發居民在享有自己權利的同時,還要進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提高居民民眾的全面素質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但這是搞好社區各項工作的基礎,一定實實在在堅持下去。 2006年5月10日貼出玉河改造公告,於1個月內完成拆遷工作.涉及社區705戶居民。已於2006年6月底玉河拆遷搬走。 2006年9月雨兒胡同3、5、7號開始微循環。

社區工作

黨支部還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黨建活動,不斷拓展社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志願者服務隊、社區黨員義工等隊伍作用,為弱勢群體送溫暖獻愛心,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積極開展以疾病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和計畫生育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堅持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創建安全文明社區,社區組織成立了義務巡防志願者隊伍,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義務巡防,排查治安隱患,實現了社區多年來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社區社會秩序良好。 河堤新街社區在城區黨委、政府及街道辦的指導下,以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為宗旨,促進了社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協調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2005年榮獲青秀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社區”;2006年榮獲青秀區“文明社區”稱號;2005—2007年榮獲青秀區平安建設“先進社區”稱號;2007年度榮獲“青秀區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8榮獲南寧市“文明社區”、“南寧市‘科學·生態’主題科普活動先進集體”、“南寧市科普示範社區”等稱號;2009年榮獲“南寧市‘科學·氣象’主題科普活動先進集體”、“大沙田街道先進基層黨組織、城鄉清潔工程先進單位”、“南寧市流動人口及出租屋服務管理工先進集體”等稱號。經過各方多年的努力,一個治安良好、環境優美、管理有序、鄰里和睦的現代文明社區正在形成。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社會服務

河堤新街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為居民提供包括民政、婦女、計生、老齡、勞動保障、流動人口管理等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此外,社區還設有黨員活動室、社區市民學校、衛生服務站、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社區警務工作站、社區綜治工作站和社區城管工作站。社區以服務民眾為重點,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宣傳優生優育政策,每年一次為育齡婦女提供免費體檢;對特殊群體提供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社區充分利用老年活動室、文體活動室、閱覽室、青少年綠色網咖、文體創作室、室外健身場等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金凱社區積極創新服務管理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開展和諧社區建設活動。本著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