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前身是1951 年成立的平原師範學院歷史系,1986 年恢復建系,1987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歷史學專業本科生,2003 年撤系建立河南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2012年專業調整,更名為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院現有歷史學世界歷史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四個本科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成立:1951 年
  • 前身:平原師範學院歷史系
  • 地點:河南省新鄉市 
學院簡介,學院概況,科研環境,學院院訓,學科建設,學科設定,重點學科:中國史,現任領導,師資隊伍,師資力量,知名學者,學院成果,學生培養,學術成果,

學院簡介

學院概況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平原師範學院歷史系,1986年恢復建系,1987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歷史學專業本科生,此後又設立了市場行銷、世界歷史、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外交學等本科專業,2003年撤系建立社會發展學院,2012年專業調整,遂更名為歷史文化學院。學院現設歷史學、世界歷史、人力資源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史系、世界史系、人力資源管理系、文化產業管理系四個系,一個教法教研室、一個管理專業實驗室、一個資料室。培養歷史學、工商管理學全日制本科生、函授生,承擔相關各類成人教育以及“國培計畫”中學歷史教師的培訓。
學生活動學生活動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中國史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歷史學專業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專門史為校級重點學科。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所為校級特色與套用研究基地。附設河南師範大學文物館和中原農耕文明博物館。
學院擁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碩士點和一個學科教學(歷史)二級碩士點,招收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下屬各二級學科及相關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以及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學位研究生。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職教師5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其中海外學習歸國人員4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4人。近五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10項、省部級項目3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在CSSCI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400餘人,在校各類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學生整體工作名列學校前茅,每年3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文明班級(先進班集體);多次獲得河南省畢業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太行巍巍,衛水泱泱,歷史文化學院植根中原沃土,汲取中原歷史文化的豐厚營養,將優良的文化傳統與現代社會發展相結合,秉承“厚德博學、止於至善”的校訓,堅持“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院訓,與時俱進,紮實工作,不斷創新,彰顯特色,努力為祖國的建設培養棟樑之才。

科研環境

學院擁有河南師範大學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利用與開發研究所、中原農耕文明博物館、文物館和資料室,其中,文物館占地面積 200平方米,收藏、 陳列文物近 1000 件;資料室藏書近 30000 冊,中外文期刊 200 余種。

學院院訓

院訓:博學於文·行己有恥
出處:“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出自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我們知道顧炎武,大都因他的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然而少為人知的卻是亭林先生真正標舉的論學、做人兩大宗旨:一曰“博學有文”,一曰“行己有恥”。(“……愚所謂聖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學於文”,曰“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予之間,皆有恥之事也。……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與友人論學書》)
院訓院訓

學科建設

學科設定

學院重視學科建設,現有歷史學世界歷史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四個本科專業。中國史為河南省重點學科,歷史學專業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專門史為校級重點學科。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利用與旅遊開發研究所為校級特色與套用研究基地。附設河南師範大學文物館和中原農耕文明博物館。
機構設定機構設定
學院擁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3三個一級碩士點和一個學科教學(歷史)二級碩士點,招收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下屬各二級學科及相關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以及學科教學(歷史)專業學位研究生。2013年度,招收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學、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全球化與世界歷史、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研究、英國史西方文明史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及歷史教育碩士專業型碩士研究生。

重點學科:中國史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專業為河南省省級重點學科。
一、學科定位與目標
定位: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建設的核心,是提高學校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礎。本學科學術力量較為雄厚,是河南師範大學重點扶持的學科,也是河南省第八批重點學科,在河南省乃至全國的相同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目標:結合本學科自身的特點,努力凝鍊學科的專業特色,強化內涵建設,整合研究力量,全面提升學科教學科研水平,力爭經過精心建設,使本學科整體躍上一個新的台階,部分方面在國內相同學術領域形成自身的特色並具備一定優勢。
二、本學科的優勢與特色
優勢:首先,本學科有著較高的學術研究平台,本學科既是河南省重點學科,又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一個、校級研究平台一個;其次,本學科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團隊。本學科現有研究人員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職稱、學歷和年齡梯隊建設科學合理,研究水平高,本學科擁有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年度人物1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第三,本學科研究基礎較為堅實。本學科建有三個多媒體教室可供培養研究生使用,每位研究人員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及電腦等研究設備,所擁有的圖書報刊資料及資料庫能夠滿足研究人員的研究需要。
特色:本學科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以歷史研究法為基礎,同時又注重廣泛借鑑其他研究方法解決學術問題的治學路徑;在研究方式上,注重團隊協作,發揮集體優勢開展學術研究;在研究重心上,堅持學術研究服務於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原則,重視本學科學術研究的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
三、人才培養目標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高層次的學歷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高級人才的重任。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使碩士研究生在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具備良好的學術素質、高尚的學術道德的基礎上,初步具備提出新問題、獲得新史料、採用新方法、引用新理論、運用新技術和獲得新認識等能力,從而為今後進一步深造或勝任歷史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學科方向設定
本學科共設有五個研究方向:
1.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注重史學與政治關係的考察,不局限於以史學文本為研究對象、單向探討史學發展的藩籬,而是從學術與社會變遷的視角入手,拓展史學史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另外,本方向注重對中國古代史學思想內涵和精蘊的發掘,系統闡釋中國古代史學思想的理論體系,打通經與史的界限。
學術帶頭人:王記錄教授。
2.中國古代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以中國古代社會變遷為主要研究領域,研究重點包括秦漢史、宋史、清史等斷代史研究和古代經濟史、古代政治史、古代民族史、古代中外關係史和古代學人研究等相關領域。
學術帶頭人:鞠明庫教授。
3.歷史文獻學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重視宋元明清文獻的整理研究,形成了以歷史編纂學和歷史考證學為主,版本、目錄、辨偽、校勘等相結合的研究路徑。
學術帶頭人:趙振教授。
4.專門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社會史、中國經濟史和中國文化史研究,注重突出研究的資政性作用。
學術帶頭人:王守謙副教授。
5.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以晚清民國與社會史為研究重點,注重從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和郵政領域的角度考察近代經濟的變遷;在當代史領域,著力從鄉村社會變遷著手,對當代中國人口問題、醫療問題和社會動員機制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學術帶頭人:蘇全有教授。
五、國內外影響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方向在清代、民國及當代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方面成就突出,本方向學術帶頭人王記錄教授是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兼任河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在中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領域有著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廣泛的影響。
中國古代史研究方向在明清災荒史、區域史、學術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效顯著。其中本方向學術帶頭人鞠明庫教授明史研究領域造詣不凡,深受學界的關注。
歷史文獻學研究方向在宋代文獻、中國家訓文獻及中原文獻等研究方面成就不凡。本方向學術帶頭人趙振教授是國內知名的家訓文獻研究專家,在該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
專門史研究方向在中國近現代及當代社會群體組織、能源史、村落家族文化、三農問題等方面的研究成效顯著,方向帶頭人王守謙副教授在中國近現代能源史研究領域成績顯著,在國內外相關學術領域有一定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方向在中國近現代郵政業、交通運輸業、生態環境、荒政以及中國現代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本方向帶頭人蘇全有教授兼任中國辛亥革命史研究會理事、河南省史學會理事,在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有著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廣泛的影響。

現任領導

書記:巨永明。全面負責學院黨委工作。
院長:蘇全有。全面負責學院行政管理工作。
副書記:張 壬。分管學院學生思想政治與管理工作;分管繼續教育、院辦公室、資料室、實驗室,協助院長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副院長:鞠明庫。分管學院教學工作。
副院長:李峰。分管學院科研和研究生工作。

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職教師53 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 20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5人,其中海外學習歸國人員4人,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4人。近五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10項、省部級項目 30 餘項,出版學術專著 30餘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在CSSCI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知名學者

畢業典禮畢業典禮
王記錄,男,1964 年生,漢族,河南范縣人。先後畢業於蘭州大學歷史系和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所、古籍所,分別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教授、歷史文獻學碩士生導師、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兼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理事,河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學思想史、歷史文獻學和清代學術。已發表學術論文70 余篇,出版專著2 部,合著多部,主持3 項課題研究,獲得學術獎勵3 項。在學術界尤其是史學史和文獻學界具有一定影響。
王盛恩,男, 1959 年 11 月生,漢族,河南偃師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83 年 7 月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此後任教於洛陽師範學院歷史系; 2002年9月到2005 年 6月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現任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文獻學碩士生導師;先後在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30 余篇,獨著、合著、參編教材 8 部,參加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 5 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具有一定學術影響。
鞠明庫,男,1974年生,漢族,河南潢川人。1998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校聘教授),碩士生導師,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3部,主持或參與完成科研課題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專門史。
巨永明,男,博士後,教授,碩士生導師。1964年9月生,山西省左權人。世界史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學校人事處副處長。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通訊鑑定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全球化問題、國際關係、社會轉型問題、中外社會比較等。兼任中國中東學會、中國非洲史學會理事、省史學會理事。曾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廳級項目5項:省骨幹教師基金項目《資本全球化與世界文明關係研究》、博士後流動站項目《資本全球化與20世紀世界歷史運動》、參與教育部重點項目《全球化與中東社會思潮》等。出版著作6部,其中專著兩部:《核時代的現實主義:基辛格外交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第1版;《資本全球化與20世紀世界歷史運動》,線裝書局,北京,2008年4月第1版。
趙振,男,漢族,1965年2月生,河南汝南人。2006年6月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文獻學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歷史文獻學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學與宋代學術文化研究,著有《中國歷代家訓文獻敘錄》等。

學院成果

學生培養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1300 餘人,在校各類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學生整體工作名列學校前茅,每年3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文明班級(先進班集體);多次獲得河南省畢業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家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青年論壇青年論壇

學術成果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10項、省部級項目30 餘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在CSSCI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