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古道風景旅遊區

沭河古道風景旅遊區

沭河古道位於臨沭縣大官莊樞紐收費站西1000米路南,為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景區。古道北起大官莊水利樞紐人民勝利堰,南至清泉寺,全長14.5公里,水深3-5米,一河碧水與馬陵山山呼水應,逶迤南下,春有清風梳柳,夏有葦浪翻波,秋有蘆盪飛雪,冬有萬鳥翱翔,自然風光秀麗,盡顯山水之美、原始之美,有中國北方灕江和魯東南第一水鄉的美譽。

這裡,是國內少有的野水濕地,兩岸森林覆蓋率高達96%以上,空氣清新,河水清澈,水的靈氣、水的動感,陶醉生愛,泛舟水上其樂無窮,讓你真正享受敞開心扉的美妙體驗。

在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森林旅遊勝地”,2013年1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沭河古道風景旅遊區
  • 地理位置:山東省臨沂市
  • 面積:溫帶季風區域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 級別: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
  • 地理區域:沭河,馬陵山山脈
  • 植被類型: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 濕地
  • 管理單位: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
  • 著名景點:太乙門 沭河古道 丹霞地貌
景區概況,地理環境,資源情況,濕地資源,丹霞地貌,植物多樣性,動物多樣性,主要景點,歷史人文,

景區概況

這裡,水路彎彎,兩岸蔥鬱,遠處山巒重疊,連綿起伏,水繞山流,山為水開,山的尊嚴、水的個性,勾勒出了壯麗的原生態畫卷,讓你充分領略北方灕江的天然之美。
這裡,是龍興之地、鑽石之鄉、丹霞地貌,親臨世界第七大恐龍遺蹟、中國最大鑽石發現地、江北獨特的丹霞地貌,讓你情不自禁的與遠古對話,思探大自然演變的神奇蹤跡。
這裡,是馬陵古戰場。公元前341年,那場著名的齊魏孫龐大戰即發生於此,至今龐涓仍抱恨羞眠亘臥於河畔的馬陵樣山之巔。馬陵之戰是古代軍事智慧、指揮藝術的較量,也是金戈鐵馬、刀光劍影軍事實力的角力。讓你穿越歷史,幽思懷古,去領悟和把握兩千年前經典戰役的精髓。
這裡,新中國誕生前夕,在黨的領導下,魯蘇兩省111萬民工拉開了新中國改造河山的偉大序幕,導沭整沂,劈開馬陵山,令沭河之水東調入海,結束了危害魯南蘇北的歷史。讓你身臨其境,感受百萬建設者戰天鬥地的壯烈現場,銘記他們的歷史功績。這裡,是一塊紅色的熱土,1939年朱村建立了黨支部;1940年初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東渡沭河,打響了創建濱南根據地的第一槍;1941年,西山前村自衛保衛戰,成為聞名全國的抗日模範村,讓你懷著崇敬和感動重溫革命歷史,留下紅色記憶!
“河輸灕江半山秀,江遜沭河七分幽,無邊煙柳水天碧,春在琅琊沂州東”。沭河古道不僅是一條風光壯美的生態之河,更是一條底蘊深厚的歷史長河,有著詩一樣的情韻,畫一樣的風度,歌一樣的魅力,舞一樣的風姿。
歡迎您探訪沭河古道的美景,尋找沭河古道的味道,體驗沭河古道的文化!

地理環境

臨沭縣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有327國道與 225省道縱橫穿過。 縣城西距京滬高速公路35公里,東距連雲港70公里,距臨沂機場和連雲港白塔埠機場分別為25公里和40公里。長深高速公路眾貫臨沭設有東西兩個出口,膠新鐵路梅(埠)至(臨)沭支線即將通車,棗莊-臨沂-嵐山段高速公路即將通車,對外交通聯繫便捷。景區位於曲阜、泰山、蒙山、 日照、青島、徐州與連雲港花果山幾大著名旅遊景區的熱線交叉點上, 區位優勢明顯。
沭河古道沭河古道

資源情況

濕地資源

這裡,是國內少有的野水濕地,兩岸森林覆蓋率高達96%以上,空氣清新,河水清澈,水的靈氣、水的動感,陶醉生愛,泛舟水上其樂無窮,讓你真正享受敞開心扉的美妙體驗。
沭河古道沭河古道

丹霞地貌

岱澗地區分布著國內少有、北方地區罕見的紅石礫岩地質景觀帶,有的如丘嶺起伏,有的壁立懸崖,巍巍壯觀,客觀形象地反映了白堊紀地質恐龍時代的景觀風貌和原始狀態,尤以造型別致的小岱澗“母祈望”為代表。2011年9月,由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我國目前全面系統研究丹霞地貌第一人黃進教授等四人組成的專家考察組,到臨沭縣實地考察丹霞地貌,最終確認臨沭岱澗、朱車紅石崖和狼窩溝黑崖嶺等三處為丹霞地貌。這是山東省內首處丹霞地貌,它的發現填補了山東無丹霞地貌的空白。
沭河古道沭河古道

植物多樣性

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區淮河流域的東北部,具有南北植物交匯的特色,但暖溫帶特點更為明顯,僅有少量亞熱帶植物分布。根據吳征鎰主編的《中國植被》提出的中國植被區劃系統,規劃區屬於III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IIIi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IIIib暖溫帶南部落葉櫟林亞地帶、IIIib-3黃、海河平原栽培植被區。規劃區周邊人口稠密、開發歷史久遠,故陸生自然植被已消失殆盡,以人工栽培植被為主;水域環境雖然受人類活動干擾也較大,但由於水體生境的特殊性,故水生植被仍具有較高的自然性,保持了南北交融的特徵,物種多樣性十分豐富。
沭河古道沭河古道

動物多樣性

山東沭河濕地公園的動物區系屬於古北屆東北亞界華北區黃淮平原亞區。該區人類活動和農業開發的歷史久遠,天然林十分有限,幾乎全為次生林和人工林,其它生境類型則以次生草地、灌叢、農田和園地為主,因此本區動物種類較為貧乏,優勢種為適應於農耕環境包括稀疏林地的種類。值得注意的是,沿我國東部候鳥遷徙通道遷飛的鳥類種類繁多、數量巨大,不乏珍稀瀕危種類。

主要景點

旅遊區主要由三角洲入口服務區、樣山兵寨體驗區、丹霞地貌休閒區三部分組成,包括三角洲觀光碼頭、兒童樂園、情語林、古道漂流、箭眼石、太乙門、龐涓墓岱澗丹霞地貌等景點。

歷史人文

馬陵之戰
公元前341年,魏國派大將龐涓率軍攻打韓國。韓與魏交戰,“五戰五不勝”,力不能支,於是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率大軍前去救援。田忌採用孫臏的建議,用“減灶誘敵”的戰法,避開魏軍精銳部隊,率軍迅速東撤,一路丟盔卸甲,逐日減灶,造成龐涓的錯誤判斷。在緊緊追擊三天之後,龐涓高興地說:“我就知道齊軍膽小,進入我國地界三天,士兵逃走的已過半了。”於是丟下步兵,只帶領輕裝精銳騎兵追趕齊軍。就這樣,又過了數日,齊軍已退到齊國境內馬陵山一帶。按魏軍輕銳追擊速度,孫臏推算魏軍將於當天晚上到達馬陵山。馬陵山地形複雜,山勢險要,樹高林密,孫臏決計在這裡設伏。他命令士兵砍伐樹木,堵塞馬陵古道,只在樣山頂端偏北處留一棵大樹,在樹幹上斫去一段樹皮,用蜂蜜蘸筆,在露出白木處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他又挑選了一萬餘弓箭手,埋伏在馬陵古道兩旁的叢林裡。夜幕降臨,龐涓果然率輕騎追至馬陵山下。橫七豎八的樹木擋住魏軍去路,龐涓只好下馬,在馬陵古道上曲折迂迴,探察前行。龐涓登上樣山峰頂,見北坡一棵大樹上一段白木顯露,隱約似有字跡,就命令士兵點起火把照看,一看,竟是由大黑螞蟻組成的“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龐涓大吃一驚,急令魏軍後撤。但是,為時已晚,火把像信號一樣,引來齊軍萬弩齊發,箭如雨下,魏軍頓時死傷慘重。龐涓自知智窮兵敗,就在斫白樹下,拔劍自刎,嘆息說:“遂成豎子之名!”龐涓所率主力一敗,齊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戰後,孫臏顧念與龐涓的同學情誼,厚葬龐涓於樣山斫白樹下,並立有一塊無字紅石碑。
“河輸灕江半山秀,江遜沭河七分幽;無邊煙柳水天碧,春在琅琊沂州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