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溝

沙子溝

沙子溝,在瀋陽市皇姑區的南部。 1907年,清朝統治的末期,瀋陽的鐵路修築權基本上被外國人把持,據說這一年俄國人在皇姑區西南部修建了皇姑屯火車站。1907年的皇姑屯火車站周圍地區屬瀋陽城郊,幾乎沒有人居住,甚至沒有名稱作為記號。俄國人在勘探地基時發現,這塊土地曾經是河流經過的地方,在河流改道後,留下了很多沙子,於是為了方便記憶,這裡有了最初的名字“沙子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子溝
  • 地理位置:瀋陽市皇姑區的南部
  • 著名景點:說書館
  • 地區:亞明地區
歷史沿革,歷史概括,介紹,其他相關,未來前景,

歷史沿革

火車站、鐵路和人是密不可分的三者,有了皇姑屯火車站後,沙子溝一點點兒人氣漸旺。到了20世紀30年代時,沙子溝已經青磚瓦房林立,不僅有中國人在這裡居住,還有日本人。李先生回憶說,建國前,沙子溝最有名的地方就是3家由日本人經營的妓院。日本人以侵略者的身份,影響著沙子溝居民的生活,比如20年前,在這裡可以看見日式風格的小平房。

歷史概括

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華山路南有一條沙子溝是雜草叢生的沙土崗子,到處是亂墳堆。1924年,熱河省督軍湯玉麟(綽號湯二虎)令其爪牙周景盤招來許多勞工,挖土賣沙,使沙土崗逐漸變成了臭水泡子——沙子溝由此得名。
湯二虎搜刮民脂民膏,大飽私囊,他為了再把苦力們的那點兒工錢“收”回來,又在此地開設了賭場和妓院,因此,沙子溝就成了娼妓、流氓、惡棍繁榮的“雜巴地”。後來,那裡店鋪多達百餘家,有藥房、醫院、說書館、金行、成衣鋪、照相館、鞋店、表店、戲園子等,每到夜晚附近的人們齊聚此地。

介紹

新中國成立後,賭館、煙館和妓院自然關閉了,一些店鋪漸漸向北發展,在今北行地區紮下根來,而沙子溝今天看不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當地居民出行,在沙子溝鋪建了幾條街道,其中一條叫做亞明路(今大渡河街,建國初南北方向為路)。當時,沙子溝已經有了現代市區的面貌:居住的平房、農貿市場、電影院等齊全,沙子溝的稱謂變得名不副實。因為當時該地區的管理單位街道辦事處位於亞明路上,所以沙子溝地區被改名為“亞明地區”。

其他相關

在瀋陽眾多老字號地區中,亞明地區的名氣不小,之所以為大家所熟悉,是因為直到上世紀末,這裡還有亞明市場、利群電影院等多處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點。
說到亞明地區,就不能不提亞明市場。成立於建國初的亞明市場曾經是皇姑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農貿市場。65歲的李東漢老人回憶道:“40年前的亞明市場可以和北行一較高低,賣什麼吃喝的都有。單指農副產品也不足為怪,好的是這裡還有大小飯店,就像現在的長江街一樣。我經常和戀人出沒於此,喝杯水酒、吃盤炒豆腐,一頓飯5角錢就夠了。”
而在亞明市場的腹地,就是亞明地區另一處標誌性建築———利群電影院。利群電影院曾經是皇姑區中心最好的電影院之一,即使在電影市場最不景氣的20世紀末,它仍堅持營業,而且上座率不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人對記者說:“(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雖然我家不在亞明,但是利群電影院是我去過次數最多的電影院。《地道戰》、《英雄兒女》很多老電影都在那裡看過不止一遍,因為很多電影一遍看不完整,原因就是一放好電影就會有很多人爭著看,最遠有從崇山中路走過來的,然後嚴重塞車,等到坐在座位上時,發現已經開演一段時間了,於是看第二遍時就會提前出發1個小時。”

未來前景

亞明地區這種熱鬧的情形持續了幾十年,以致成為人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不過需要強調一點,隨著城市的發展,亞明市場和利群電影院兩處亞明地區最具時代特色的事物都已湮沒在歷史進程中。今天的亞明地區是瀋陽一處比較特別的地方:既有商業繁華,又有家居寧靜;一邊城市文明,一邊鮮見落後情景。就是這樣一方水土,裝點了我們這座城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