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本新城

沈本新城

沈本新城通沈溪新城——前身是本溪高新開發區,行政範圍僅包括石橋子鎮,立足於服務遼寧省提升城市人口的重任,是瀋陽經濟區節點上的規劃建設新城(市鎮)遠期規劃面積205平方公里,人口100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本新城
  • 前身本溪市高新開發
  • 行政範圍:石橋子鎮
  • 規劃面積:205平方公里
新城簡介,基地概況,發展路徑,建設進展,產業規模,研發中心,孵化中心,基礎設施,城市功能,

新城簡介

沈本新城在成立以來的四年時間裡,創造了本溪速度、本溪模式,“中國藥都”迅猛崛起。
沈本新城——藥谷沈本新城——藥谷
沈本新城即正在建設的遼寧(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中國藥都),位於瀋陽和本溪兩個城市的節點上。規劃面積205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00平方公里,包括中國藥都科學城、中央商務區、生物醫藥產業園、醫療器械產業園、生態居住區和太子河新區等功能區。依託遼寧(國家)醫藥科技產業基地開發建設,正在打造占地面積205平方公里、經濟總量1000億元、人口規模100萬人的生態型現代化沈溪新城。
沈本新城強調“中國藥都”的成績主要來源於四項強力舉措,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舉全省之力發展本溪醫藥事業,四年間,省市區三級財政累計投資70個億用於沈本新城規劃建設,僅2011年用於規劃的專項資金就高達1000萬。二是本溪市政府高度重視。本溪市政府連同38個行政部門,400多名工作人員遷入新城辦公,17個市直部門在新城設立分局,特別是在規劃、建設方面大膽下放審批許可權,使沈本新城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獲得了相對自主的發展空間。三是招商引資使新城更具發展潛力。沈本新城設有7個招商局,引進企業200多家,其中開工建設150多家,投產80多家,形成產業優勢,扭轉了過去請資金、求廠家的被動局面,掌握了招商引資主動權,發展到自主選擇投資方的良性經濟循環階段。四是集中力量,重拳出擊。沈本新城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淘汰了與醫藥產業不相關的企業,形成集研發-生產-教學-物流為一體的醫藥產業鏈,起步即為集團經營,發展即為龍頭模式。

基地概況

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位於瀋陽經濟區核心區域,距本溪21公里,距省會瀋陽43公里,基地總體規劃面積60KM,建設用地40 KM,產業用地20 KM。包括產業製造、研發孵化、商貿物流、教育培訓、康復醫療、行政生活、種植示範七大功能分區。基地於2006年7月經遼寧省科技廳批准為遼寧(本溪)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園;2006年11月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火炬計畫本溪中藥科技產業基地; 2008年9月25日省發改委批准為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省級高技術產業基地。
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打造“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是我省推進產業布局調整的重要支點、加速沈本一體化進程的戰略載體、實現本溪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核心動力,是省科技管理系統通過科技資源配置推進區域經濟和產業經濟發展的重大成果和典型示範。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地、一園、一產業”的發展思路,依託遼寧東部地區資源優勢、瀋陽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優勢,以及本溪現有的產業基礎,發展以生物醫藥為核心、以中藥為特色、包括研發孵化、現代中藥、保健食品、標準提取物、生物製藥、中藥日化、藥用輔料、醫療保健器械以及道地藥材家種馴化和種苗繁育等相關產業領域在內的大生命健康產業。利用5-10年的時間,全力打造東北亞極具影響力的北方藥谷;國內一流的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瀋陽經濟圈獨具特色的生態新城。
沈本新城

發展路徑

融入瀋陽經濟區發展大局。瀋陽經濟區崛起為基地發展帶來難得機遇,遼寧中部8城市,以城市群的姿態,強化產業分工和布局調整,明確本溪以基地為核心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藉助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積極融入瀋陽經濟區發展的大局,成為推進沈本一體化進程的前沿陣地,成為瀋陽經濟區產業布局調整的重要支點。隨著瀋陽經濟區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省委、省政府統籌安排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調整產業布局,將有利於基地迅速整合區域產業資源,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行政資源助推產業經濟發展。基地作為政府主導型的專業化產業園區,以省科技廳科技管理體系為代表的行政資源,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思路,通過科技資源、政策資源、人力資源、項目資源、信息資源等產業發展要素的區域性集中配置,對基地實現快速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開創了行政資源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實施園城互動發展模式。本溪正致力於將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成為瀋陽和本溪之間的生態新城。新城以生物醫藥業為產業支撐,保護青山綠水、使用清潔能源、維護生態平衡,開創生態、城市、產業和諧發展,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完善互為支撐的新格局。基地已完成了《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生態規劃》編制,全面構建以工業共生和物質循環為基本特徵的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體系,創建具有生物醫藥特色和生態理念的雙重先導示範園區。

建設進展

產業規模

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現已簽約項目117個,其中生產型項目86個,研髮型項目31個;項目總投資127.6億元,預計企業全部達產後可實現產值306.68億元;已完成註冊72家,已開工項目55個,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基地已引進創新型人才1080人,其中高級職稱以上289人,博士172人,碩士336人,海外研發團隊13個,國內外著名科技領軍人才14人。入駐企業和科研機構累計在研產品266個,預計2010年將有35個新藥投產,三至五年內將有171個新藥投產,這些成果將為基地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動力,將使本溪醫藥品種數量、質量、規模實現質的飛躍,產品科技含量大幅度增加、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急劇提升,形成集群化、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並且引入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磅產品。

研發中心

遼寧(本溪)生物與醫藥產業基地研發中心總占地面積3.1萬㎡,總建築面積4.5萬㎡,計畫總投資2.3億元,根據基地總體規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分二期進行建設。研發中心一期工程(北區)於2007年9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土建工程、環境工程已竣工,正式進入實驗室工藝工程和公共工程實施階段,已完成5家機構的實驗室工藝工程;研發中心二期工程(南區)於2008年8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B2、C2土建工程主體結束。
沈本新城

孵化中心

生命健康孵化中心規劃占地面積3.1萬㎡,總建築面積3.9萬㎡,使用功能劃分為生產孵化區、流通孵化區、配套服務區三大功能區域。生產孵化區5棟廠房完工,1棟主體完成;流通孵化區3棟總部辦公樓內部裝修完成,6棟正在施工;配套服務區公寓、宿舍、物業、食堂、會所(地下車庫)主體全部完成。
沈本新城

基礎設施

基地起步區累計投入13億元,共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大項,包括路網、供水、供電、供熱、污水處理廠、產業用地整理、研發中心、孵化中心等系列工程,起步區中5.6平方公里已達到承接項目入駐條件。

城市功能

本溪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目的不僅僅是培育一個新興主導產業,還要以此為支撐,在瀋陽和本溪之間規劃建設一座獨具特色的生態新城。通過新城建設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間,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最佳化人文居住環境,促進三產業加速發展,拓展為一二產業發展服務和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開創生態、城市、產業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基地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榆林華苑新城區建設、新城燃氣、動遷居民安置等工程已啟動,客運集團項目已於2009年8月29日正式通車;遼寧科技學院已正式入駐,瀋陽藥科大學、市高中分校正在積極規劃籌建中;中國藥都藥業博物館、中國藥都行政服務中心正在積極規劃籌建中;本溪華聯商廈有限公司將在新城開辦連鎖門店,門店座落在新城商貿住宅區沿河景觀帶上,商場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將成為基地的後勤保障基地,新城的生活供應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