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良(江西理工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直圍繞江西省特色支柱產業,在冶金過程強化、節能減排與數模仿真方面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863重點計畫、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8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金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省貴溪市
  • 出生日期:1976年12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有色金屬冶金
  • 職務:教授
  • 主要成就:江西省“井岡之星”青年科學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冶學委員會委員 
個人照片,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代表性論文,主要承擔的科研情況,教學科研成果,獲得榮譽,

個人照片

汪金良

工作經歷

1995年進入江西理工大學(原南方冶金學院)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學習,1999年獲學士學位,2002年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9年獲中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專業博士學位,2014年赴美國猶他大學訪學一年,同年晉升為教授。先後擔任了江西理工大學冶金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現任江西理工大學學科處副處長。

研究方向

有色金屬冶金,綠色冶金,過程強化,節能減排,數模仿真。

主要成就

一直圍繞江西省特色支柱產業,在冶金過程強化、節能減排與數模仿真方面開展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863重點計畫、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8項;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國有色金屬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7篇,被SCI/EI收錄17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項、軟體著作權1項,2項技術經鑑定達“國際先進”水平,3項成果在企業推廣套用,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代表性論文

  1. Jinliang Wang*, Houqing Wang, Changren Tong, Wenhai Zhang, Chuangfu Zhang. Simulation of Frozen Slag inside Brickless Reaction Shaft of Flash Smelting Furnace.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13, 44(6): 1572-1579. (SCI、EI)
  2. WANG Jin-liang*, ZHANG Wen-hai, ZHANG Chuan-fu. Furnace structure analysis for copper flash continuous smelting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 23(12): 3799-3807. (SCI、EI)
  3. Jinliang Wang *, Chuanfu Zhang, Qingyun Zeng, et al.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pper Flash Smelting Proces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2008, 8(S1): 105-109.
  4. Wang Jinliang*, Zhang Chuanfu.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Freeze Slag Inside Flash Smelting Furnace Brickless Reaction Shaft.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Temperature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 TMS 2012 Annual Meeting, 2012/3/11-2012/3/15, pp 211-217. (EI)
  5. Wang Jinliang*, Wu Yanxin, Liang Liwei, Zhang Chuanfu. Viscos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Freeze Slag in Reaction Shaft of Flash Smelting Furnac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Temperature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 - TMS 2012 Annual Meeting, 2012/3/11-2012/3/15, pp 189-195. (EI)
  6. WANG Jin-liang*, WU Yan-xin, LIANG Li-wei. Evaluation of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he Freeze Slag in Reaction Shaft of Flash Smelting Furnac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02: 277-282.(EI)
  7. WANG Jin-liang*, WU Yan-xin, LIANG Li-wei.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of the Freeze Slag in Reaction Shaft of Flash Smelting Furnac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02: 22-27.(EI)
  8. Jinliang Wang *, Chuanfu Zhang, Changren Tong, et al. Chemic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of Complex System Based on Element Potential and Its Application, 2009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009,V1:656-659 (EI).
  9. 汪金良, 張文海, 張傳福. 硫化鉛礦閃速熔煉過程的熱力學分析,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11, 21(11): 2952-2957.(EI)
  10. 汪金良, 盧宏, 曾青雲, 張傳福. 基於遺傳算法的銅閃速熔煉過程控制最佳化,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2007, 17(1): 156-160.
  11. 汪金良, 張傳福, 張文海.CaO-Cu2O-Fe2O3三元渣系組元活度計算模型,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9,19(5): 955-959.
  12. 汪金良, 童長仁, 張傳福, 等. 多相平衡計算的元素勢法及其套用,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8, 18(S1): 219-222 (EI).
  13. 汪金良, 張傳福, 張文海.CaO-FeO-Fe2O3-SiO2-Cu2O渣系作用濃度計算模型,中南大學學報,2009, 40(2): 282-287.
  14. 汪金良, 張傳福, 張文海. 鉛閃速熔煉過程的多相平衡模型,中南大學學報,2012, 43(2): 429-434.(EI)
  15. 汪金良, 張傳福, 張文海. Fe3O4在銅閃速爐反應塔中的形成熱力學. 中南大學學報,2013, 44(12): 4787-4792. (EI)

主要承擔的科研情況

  1. 國家863 計畫重點項目子項,“旋渦柱連續煉鉛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2009AA064603) ”,2009.12-2012.06,主持。
  2. 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子項,“含金氰化渣短流程閃速冶煉新技術及示範(2013BAB03B05) ”,2013.01-2017.12,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閃速爐無磚反應塔內壁掛渣形成機理研究(50904027)”,2010.01-2012.12,主持。
  4. 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項目(20122BCB23015),2013.1-2016.12,主持。
  5. 江西省科技廳,“閃速熔煉直接煉鉛過程數模仿真研究(2012ZBAB206002) ”,2013.01-2015.12,主持。
  6. 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閃速爐無磚反應塔內壁掛渣形成機理及仿真最佳化研究(GJJ09241) ”,2009.01-2011.12,主持。
  7. 江銅集團公司科研項目,“從銅陽極泥中回收利用錫的試驗研究”,2011.09-2013.06,主持。
  8. 雲南冶金集團科研項目,“旋渦柱鉛閃速熔煉研究開發”,2008.01-2009.12,主持。
  9. 江銅集團公司科研項目,“電爐渣整包形成機理及防控措施研究”,2012.07-2014.06,主持。
  10. 中國瑞林科研項目,“脆硫鉛銻礦閃速熔煉過程計算機仿真”,2013.09-2014.08,主持。

教學科研成果

  1. 科技成果獎:新型白銀銅熔池熔煉爐(BYL-3)的研發及套用,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
  2. 科技成果獎:新型白銀銅熔池熔煉爐(BYL-3)集成技術研究及套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12年。
  3. 科技成果獎:銅熔煉過程DCS系統研究及套用,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2006年。
  4. 教學成果獎:立足地方面向行業,培養礦冶類“三實”工程套用型人才的研究與實踐,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3年。
  5. 教學成果獎:開放式冶金過程仿真實驗教學平台(OMS) ,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3年。
  6. 教學成果獎:《現代火法煉銅》多媒體課件,江西省多媒體課件比賽一等獎,2007年。
  7. 發明專利:銻的冶煉裝置和冶煉方法,201310041034.0
  8. 發明專利. 一種從銅陽極澆鑄洗渣中回收有價金屬的方法,201410221758.8
  9. 發明專利. 一種從銅陽極泥分銀渣製備錫酸鈉的方法,201410221892.8
  10. 發明專利. 一種從銅陽極泥分銀渣製備鉛錫合金的方法,201410221685.2
  11. 發明專利. 一種從銅陽極泥分銀渣綜合回收有價金屬的方法,201410221705.6
  12. 發明專利. 一種銅陽極泥的全濕法預處理方法,201410221865.0
  13. 實用新型:銻的冶煉裝置,201320060194.5
  14. 軟體著作權:旋渦柱連續煉鉛過程計算機仿真系統,2012SR063608
  15. 指導的2009屆本科生潘志剛畢業設計獲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
  16. 指導的2010級碩士生吳艷新獲優秀畢業生、三好研究生、先導教育獎學金、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
  17. 指導的2011級碩士生陳亞州畢業論獲校級優秀畢業論文。
  18. 指導的2012級屆碩士生王軍獲三好研究生榮譽稱號。
  19. 指導的2013級碩士生溫小椿獲研究生三好標兵、優秀黨員榮譽稱號。

獲得榮譽

  1. 2013年入選江西省“井岡之星”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
  2. 2011年入選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3. 2013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公派留美項目。
  4. 2012年獲江西省教育廳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赴美國研修計畫。
  5. 2010年入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