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近紅鮊

汪氏近紅鮊,Ancherythroculter wangi (T. L. Tchang, 1932),鯉科近紅鮊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汪氏近紅鮊
  • 拉丁學名:Ancherythroculter wangi (T. L. Tchang, 1932)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酒坊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亞科:鮊亞科
  • :近紅鮊屬
  • :汪氏近紅鮊
基本信息,識別特徵,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近紅鮊屬。

識別特徵

背鰭iii-7;胸鰭i-13—15。腹鰭i-8;臀鰭Ⅲ-17--20;側線鱗62(9--10)/(4--5-v)65;第一鰓弓鰓耙數外側15--19,內側21--24。下咽齒3行,2.4.4—5.4.2 或2.4.4—5.3.2。脊椎骨4+42--43+1。鰾2室,後室較長,末端鈍,後室為前室長的1.6—1.9倍。腸管較短,約為標準長的0.7—0.9倍,腹腔膜為灰白色,標準長為體高的4.0—4.6倍,為頭長的3.8—4.2倍,為尾柄長的5.9—8.2倍;為尾柄高的9.6—11.8倍,頭長為吻長的3.3—4.4倍,為眼徑4.2—4.9倍,為眼間距的3.5—4.2倍 ;為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3—2.0倍,體長形,低而側扁,自腹鰭基部至肛門有腹棱,頭較長,背面稍下凹。吻突出,前端圓鈍。口亞上位,口裂後端伸達鼻孔後緣下方。下頜向前突出於上頜之前。眼較大,側上位,眼間呈弧形。鼻孔位於眼前緣上方,距眼前緣近。鰓耙細長,棒狀,末端鈍,排列稀疏,最長鰓耙與最長鰓絲約相等 ,下咽齒呈圓錐形,末端鉤狀。背鰭稍短,後緣稍內凹,其起點約在吻端至尾鰭基部的中點,最末1根不分枝鰭條為硬刺粗壯光滑。腹鰭較短,後伸不達肛門,臀鰭較短,外緣內凹,尾鰭叉形,下葉長於上葉,末端尖。鱗片中等大,側線完全,在腹鰭基部上方稍向下彎曲呈弧形,腹鰭基部有腋鱗,生活時體上部灰褐色,體側下部和腹部銀白色,界限明顯。胸鰭,腹鰭,臀鰭均為灰白色,背鰭灰色,尾鰭上下葉為暗紅色,邊緣黑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