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船

污船

《污船》內容簡介:歷史小說《污船》講述了荷蘭海員雅柯布·布勞爾四十多年間傳奇般的航海經歷。1685年,當華美無比的大帆船“約翰娜·瑪麗亞號”下水時,船上的海員布勞爾便將其幻化成了一個形象,一種象徵——她的姐姐瑪麗亞。對布勞爾而言,約翰娜·瑪麗亞號不僅僅是一艘帆船,而是愛的化身,代表了早逝的姐姐對幼年時的自己所曾給予的關愛。這種深深的、難以實現的愛令他開始了痛苦的追求,並漸漸使他走火入魔——布勞爾成了一位“戀船狂”,他人生的目的,便是要將約翰娜·瑪麗亞號據為己有。四十多年間,布勞爾在風雲變幻的海上揮灑自己的航海天才,他比任何一任的船長都更擅長駕御約翰娜·瑪麗亞號,他同時處心積慮地積攢錢財,幻想著最終買下她的那一天,為此不惜採取玷污自己純潔感情的走私手段。當約翰娜·瑪麗亞號變得老舊、寒酸、過時——成為一艘污船之時,垂垂老矣的布勞爾才終於得到了她。此時已進入了二十世紀,蒸汽船已將帆船徹底取仲……

基本介紹

  • 書名:污船
  • 作者:阿爾圖·范申德爾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144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藝出版社
  • 外文名:Het fregatschip johanna maria
  • 譯者:曹晴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2136078, 978753213607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文摘,

內容簡介

《污船》:歷史小說《污船》講述了荷蘭海員雅柯布.布勞爾四十多年間傳奇般的航海經歷。作者對航海文化和水手生活的生動描寫引人入勝。《污船》具有史詩作品應有的全部元素,是一部海上的《奧德賽》。作者范申德爾創作了他那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小說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阿爾圖·范申德爾 譯者:曹晴
阿圖爾·范申德爾,荷蘭偉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作品帶有濃厚的古典主義色彩。出生於荷屬東印度巴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擔任過多年教師,1896年開始創作生涯。1904年出版了以中世紀義大利為背景的悲劇小說《愛的徘徊者》及其續篇《迷失的徘徊者》,聲名鵲起,以其嚴肅而又柔和的寫作風格在短期內征服了大批讀者。之後,小說《夢幻之山》、《花開之戀》、《白色輪廓》、《月光》等相繼出版,這些作品偏向現實主義,著重對人性的刻畫。193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污船》為范申德爾的代表作,獲范·德·胡特文學獎,被認為是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小說之一。范申德爾步入老年後依然筆耕不斷,創作了《哈勒姆小屋》、《灰鳥》、《全世界的舞會》等經典作品。於1933年榮膺托倫斯獎,1947年以長篇小說《老木屋》被迫授荷蘭文學最高獎——P.C.霍夫特獎。

媒體推薦

范申德爾創作了他那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小說。
——不列顛百科全書
《污船》具有史詩作品應有的全部元素,是一部海上的《奧德賽》
——英國著名作家亞瑟·奎勒·考奇
《污船》是一部流暢異常的小說。作者對航海文化和水手生活的生動描寫引人入勝。
——Verdec網站書評
《污船》是我們的文學中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之一,雖然主人公雅柯布·布勞爾追求的不是女人,也非男子,而僅僅是一條船。
——Willem Jan Otten

文摘

第一章
蓄著大鬍子的男人們常常站在駁岸上凝視海面,有些人習慣在出發前眨眨眼睛,還有些會為吐出片言隻語而把菸斗從嘴裡拿出來。對他們而言,點頭就意味著欽佩;他們時刻眯著眼,集中目光測量桅桿的高度。船上的轆轤相當結實,粗獷的三角信號旗與張大的船帆遙相呼應。約翰娜·瑪麗亞號完工之時,船主騰。霍普家族的人帶領船長和工人們對船進行了最後檢驗。儘管桅桿長了些,那個笑嘻嘻的船長卻說船的速度不會因此受到任何影響,除非這船純粹靠人力發動。而後,他們由前至後,對約翰娜·瑪麗亞號進行了最後的全身體檢:貨艙、廚房、駕駛室、艙房,無一遺漏。結果令人滿意——所有部件都堅固、完好,他們便喝起了霍克酒②。船長揚·威爾肯斯正式上任。
甲板上新鋪的地板在最忙碌的日子裡被磨損得差不多了;桶中的油脂使桶板上的紋理明晰可見,桶上的記號更為顯眼;鐵鏈和大體積的玩意堆得到處都是;板條箱、旅行箱和酒桶占據了頗大的一塊地盤;裝卸工們將鞋底的泥蹭到了船上,時間一長,貨艙口的泥跡便難洗去了。要裝載的貨物很多,船長焦頭爛額,不時爬上爬下,以保證貨箱堆放妥當。他將看上去很能幹的大副叫來幫忙,因為不清楚自己堆得是否正確。威爾肯斯船長不太適應在沒人幫忙的情況下幹活兒。
船的吃水更深了,最粗的那根桅桿依然如巨人般高高矗立。在一個疾風之夜,船長和大副凝望夜空,以及那些靜如處子的星星。
船員們集合後便開始上船。對他們中大多數人來說,船隻不過是工作和睡覺的地方,或者逃避世事的場所。每個人的動機都不一樣,但他們都恨透了在別的地方曾被當牛做馬,受著全年無休的折磨。任何人出海時都會有與無垠的空間、光線和地平線交融的幻想,這比待在陸地上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要好得太多。當船舶與碼頭的距離不再為零,獲得快樂的希望便會陡然而增。當這樣的熱情高漲,人們就會不遺餘力地尋找這種快樂,或者去探索獲得這種快樂的途徑。當漫長的旅途結束,失望的情緒翩然而至,因為人總有不斷追求新鮮事物的念想。這時,對於一名船員而言,換一艘船,改變船的外觀,改個新的船名,甚至換位水手長都是不錯的主意。船員幾乎都是些在陸地上待得太久的人。
也有例外。有些人天生屬於大海,一輩子幾乎都是在海上度日。當他們踏上甲板,就會有種油然而生的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會讓他們保持強壯和靈敏。拉起錨鏈對他們來說就像鍛鍊身體;綁繫繩栓似乎就是為他們而造的;他們享受瀝青的味道。在他們的腦海中,大地永遠是個一旦鐵錨人水,便頓時變得陌生的地方,那裡沒有任何未來和期待可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