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袋西口公園(日本作家石田衣良所著小說)

池袋西口公園(日本作家石田衣良所著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池袋西口公園》(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簡稱IWGP)是日本小說家石田衣良的推理中篇小說集。

該作品由“池袋西口公園”、“幽靈旅行車”、“綠洲的親密愛人”以及“太陽通內戰”四個故事構成,通過主角真島誠和他的朋友串聯在一起。

2000年由宮藤官九郎擔任編劇改編為電視劇在日本TBS電視台播出。2006年開始由有藤千無改編成漫畫在《周刊少年Magazine》連載。石田衣良憑藉此作品獲得第36屆“ALL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池袋西口公園
  • 外文名稱:池袋ウエストゲートパーク
  • 創作年代:1997年
  • 文學體裁:推理小說集
  • 作者石田衣良
  • 電視劇改編宮藤官九郎
  • 漫畫改編:有藤千無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

內容簡介

《池袋西口公園》是青春推理小說“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的第1部,由四個故事構成:“池袋西口公園”、“幽靈旅行車”、“綠洲的親密愛人”以及“太陽通內戰”。
石田衣良石田衣良
“池袋西口公園”講述了援助交際的日本女生所遭遇的暴力事件以及背後的悲劇故事;“幽靈旅行車”則刻畫了黑道小人物的愛與悲傷,涉及青少年犯罪問題;“綠洲的親密愛人”圍繞販毒團伙展開,涉及日本地下色情業以及阿拉伯外勞的生活;“太陽通內戰”通過講述街頭少年團體的鬥爭將街頭社會的迷惘、衝動以及熱血展露無遺。
池袋寧靜的夏日夜晚,西口公園裡隱隱有不安的氣氛在空氣中騷動。
高中畢業後在家當米蟲的真島誠因為絞殺魔事件成為公園裡的金田一。他為了找出絞殺魔同時解開好友理香的死謎,以及受託尋找同學猴子愛慕的黑幫公主,而化身多種角色出入黑白兩道“辦案”。最後他逐漸解開各個謎題,更將變調的公園回復成原有的和平,讓紅藍兩幫派握手言和,過程驚險萬分終於智取謀成。G少年、紅天使、援交妹、自閉少年等等所有在世俗社會迷失坐標的青少年,都在這座公園烙印下青春顏色,並發現自己的價值。
石田衣良具實呈現出經濟高度發展又遭逢泡沫化的日本,那些邊緣青少年的世界——頹廢、墮落、濫交、嗑藥、追求極限刺激,狂飆在犯罪界線卻是最不虛偽的一群。

作品目錄

  1. 池袋西口公園
  2. 幽靈旅行車
  3. 綠洲的親密愛人
  4. 太陽通內戰

創作背景

1990年後日本經濟的不景氣造就了一大批真島誠這樣的少年。他們很早輟學,沒有工作,與父輩的隔閡又使他們不願待在家裡,於是,街頭就成了他們的歸屬地。在東京,池袋這樣的灰色地帶聚集著各色人等,從上班白領到黑道人物都在這裡出沒。灰色正是黑與白的混合,沒有犯罪,但決不乾淨;沒有邪惡,也絕不善良。街頭少年正是這種混合生物,也是調和黑與白的主要力量。雖然這當中沒有宗教,池袋的少年們卻有自己信仰的法則。在青春之血的盟誓面前,成人的條款綿軟無力

人物介紹

人物介紹
真島誠
高中畢業,沒有工作,每日負責看管自己家開的水果店,自稱“水果店店員”,每個月為街頭雜誌寫一兩篇文章,一個在外人眼裡沒什麼出息的人。因為替人解決了不少麻煩事件而被稱為“池袋的麻煩終結者”。
安藤崇
少年幫派組織G少年的“國王”。他從不寒暄,不做無用之事,是迅速、銳利的國王大人。
齊藤富士男
黑社會組織“羽澤組系冰高組”的成員。頭目的女兒“公主”的跟班。和誠是中學同學,學生時代經常被欺負。鬥爭心很強,有著冷靜判斷力的小個子,外號“猴子”。
水野俊
偷東西的時候被誠抓到的學生,之後和誠變成了關係很好的朋友。後來捲入G-Boys和Bangel的鬥爭被殺害。
森正弘
和誠是合作夥伴的大學生。總是在池袋西口公園玩耍。在保齡球場打工。戀愛運不好,卻對感情很認真的小混混。
綜合參考資料

作品鑑賞

《池袋西口公園》以真實的街景為小說的舞台,以處在青春期的少年為主角,以清新明快的敘事方式,揭露了日本青少年中的種種問題。
在石田衣良的故事裡,成人對待世界用的是利害之秤,而池袋的少年們用的卻是一腔熱血。這是青春的專利,也是青春的死穴,永遠藏在深處,不為人知。表面上看似譁眾取寵的黑暗系青春小說的素材,構建了一張讓觀眾感受極大社會溫情的人情網。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事物矛盾結合在一起的奇妙現象,就是讓《池袋西口公園》從小說、一路朝向連續劇、漫畫甚至深入一代人成長中精神層面的原因。
《池袋西口公園》的最大魅力是作者以寬容、溫暖的文筆描寫著這批年輕人。作品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健康的、幸福的。家庭暴力、校內暴力、精神失調、早戀、吸毒、非法外勞等等大家都有過不可告人的悲慘經歷、精神創傷。但是,隨著小說系列化,真島誠幫助的對象也開始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小孩子等社會弱者。故事一方面保持青年黑暗小說的架構,另一方面獲得了社會、人情小說的味道。
讀《池袋西口公園》的時候,不知不覺能感覺到很多其他藝術作品的影子。在處理社區少年之間的故事時,有《古惑仔》的影子。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迷失在錯愛之中;崇尚力量,熱衷於用暴力解決問題。池袋的青少年,看似一片散沙,當真遇到天災的時候,是會攜手對抗外敵的。這是一群既衝動又熱血,既莽撞又講義氣的問題少年,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被別人認可,而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涉及到案件的時候,又經常會牽扯出如“開膛手傑克”或“理髮師陶德”一般的連環殺手。殘忍的殺人手法、執著的連續作案,令人毛骨悚然。而這個犯罪的原委,無不和那些社會的陋習所掛鈎,引得人們反思。當偵探開始行動後,情況又轉向《十二羅漢》了。偵探不是一個人在行動,而是擁有一個可媲美FBI的小組。小組成員中有能根據口述畫出人像的繪圖高手,有能數天幾夜連續監視的毅力男,有擅長設計偷拍竊聽裝置的無線電專家,總之是一個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戰鬥小組。最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是池袋地區不良少年幫派之間的衝突過程了。讓人不禁想到《上帝之城》。2003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講述了里約熱內盧一群十七八歲孩子當上幫派老大結果又相互火併的故事,比《古惑仔》要狠上一百倍。相似之處就在於這些孩子的年齡實在是小得可以,連路都走不穩的小崽子都加入混戰的行列;通過第三者,一個新聞記者(《上帝之城》中是攝影師)的視角把散亂的畫面拼接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