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溪鄉

池溪鄉

池溪鄉是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進賢縣中部,軍山湖南岸,距縣城18公里,為進賢縣的東大門,是進賢縣環軍山湖生態經濟圈中的一顆明珠。省道進賢—三里二級公路穿境而過。通過省道,可連線320、316國道和滬瑞、京福等高速公路、京九鐵路、南昌昌北機場。是進賢縣的建材之鄉、魚米之鄉、生態之鄉,享有“銀池溪”的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池溪鄉
  • 外文名稱:Chixi Township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
  • 下轄地區:池溪村、徐橋村、歐溪村等
  • 政府駐地:池溪橋
  • 電話區號:0791
  • 郵政區碼:331703
  • 地理位置:東經116°25′,北緯28°24′
  • 面積:96.79平方公里
  • 人口:1899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機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進賢站
  • 車牌代碼:贛A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經濟狀況,綜述,工業,農業,畜牧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事業,醫療衛生,

歷史沿革

宋朝時稱白馬渡,後逐漸形成集市,因靠近南前的石拱橋和池水邊,故名池陂橋,公社化後習慣稱池溪。解放前屬德橋鄉、南台鄉。1950年屬第三區,1956年合併為池溪、嶺里、城崗、石港四個鄉,1958年合併為池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9.9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徐橋、陳家、歐溪、向家、橋南、城崗、櫟山、池溪、湖田、羅石、嶺里、沿湖、黎家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池溪橋。

行政區劃

池溪鄉轄池溪村、徐橋村、歐溪村、向家村、城崗村、櫟山村、湖田村、嶺里村、黎家村、橋南村等l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池陂橋,10個行政村,122個自然村,18998人(2017年),5100戶,有漢族畲族兩個民族居住。

地理位置

池溪鄉政府駐池溪街,處東經116°25′,北緯28°24′,池溪鄉平均海拔24.3米,國土面積96.7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65300畝,水面11600畝(可利用水面2290畝),耕地36000畝(水田29201畝,旱地6799畝),是個五山一水三分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低丘陵濱湖地區。
池溪鄉位置池溪鄉位置

經濟狀況

綜述

2007全年生產總值達到11696萬元,增長16%,財政總收入189.2萬元,增長23.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5.7萬元,增長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增長4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0萬元,增長37.1%,農民人均純收入4277元,淨增727元,增長20.4%,人口出生率12.3‰。糧食生產戰勝爛種爛秧、乾旱、風災、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嚴重自然災害,總產再次刷新歷史記錄,達到18879噸,並取得糧錢雙雙增收的好效益。

工業

池溪鄉境內有年產5萬噸普通酸鹽水泥廠一家,國營林場一個。2003年浙江金華科華集團公司投資2500萬元在境內興建南昌新世紀水泥有限公司,計畫上兩條普通矽酸鹽水泥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年產水泥15萬噸,現已開工第一條生產線。工業除水泥生產外,以石灰石開採業為主,年產石灰石30—50萬噸,大米加工、建築、運輸等業有一定份額。

農業

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兼種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等。年產稻穀7500噸,大豆350噸,花生450噸,芝麻180噸,油菜籽220噸。

畜牧業

養殖業以傳統養、養豬、養禽為主。池溪鄉資源豐富。其一,勞動力資源。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6000人以上,其中服裝生產熟練工3000餘人。福建戰狼集團已於2008年1月投資池溪鄉並順利投產。是承接沿海服裝產業轉移基地。其二,山水資源。5.5萬畝山、0.2萬畝水是現代農業的建設基地。其三,糧食資源。池溪鄉年產糧食2萬噸,是食品加工業(如保健酒等)的發展基地。
池溪鄉池溪鄉
由於市場價格看好,政府扶助政策到位,養殖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發展態勢的一年,成為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的一個重要亮點。企業行銷收入22894萬元,比上年增長10%,上交稅金648萬元,增長10%。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增長,使經濟結構更趨最佳化。工商稅收完成122萬元,占任務的120%,超計畫完成任務,增加了財政份額,展現了發展後勁。民間投資、政府投資、招商引資三駕馬車驅動,推動了經濟的較快增長,澳門高氏集團、福建狄威龍服裝和強華畜牧等項目先後落戶池溪,將加速我鄉現代農業建設步伐。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嚴重製約池溪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瓶頸,按照2008年中央1號檔案精神要求,國家將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池溪鄉將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加強水利、道路交通學校危房改造、村級辦公場所、村衛生所、鄉文化站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辦成的10件實事是(1)啟動池溪集
池溪鄉池溪鄉
鎮改道計畫,完成改道的路基土方工程,完成渡改橋建設;(2)新建110千伏安變電站一座;(3)新建池溪汽車站及進里線候車風雨亭3個。(4)新建鄉文化站大樓;(5)啟動池溪集鎮老街改造和市容市貌改造工程,改建下水道,鋪設人行彩板、安裝路燈;(6)搬遷生豬定點屠宰場;(7)進一步完善學校危房改造工程;(8)完成3個村委會辦公場所、8個村衛生所達標建設;(9)進一步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羅石圩堤護坡工程;(10)全面啟動自然村公路建設。

教育事業

科教興鄉戰略深入推進,農村科普致富“十百千”示範工程的實施,使科學技術進一步惠及農業、農村和農民,教育“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池溪鄉中小學生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另有220人次享受了免費教科書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兩免一補”使每位在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180—670元不等。池溪中學學生宿舍樓已經竣工,改廁600平方米已經到位。文化“三項活動”的開展,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池溪鄉共接受送戲下鄉8場次,送電影下鄉60場次,享受政府買單看戲看電影的農民達3萬餘人次,有線電視正在向農村延伸,新增用戶500多戶。

醫療衛生

衛生事業投入繼續加大,池溪衛生院住院部大樓已經交付使用,增加了64萬元的醫療設備,啟動了村衛生所建設,打造半小時農村衛生服務圈,2007年已完成2個村衛生所達標建設,逐步達到農民看病“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池溪鄉池溪鄉
池溪鄉農民19290人、4464戶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804人次獲得醫藥費補助50.96萬元,其中3000元以上的23人次,5000元以上的8人次,10000元以上的2人次。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經啟動,城鄉一體化的“低水平、全覆蓋、大病救助、特殊人群救助”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開始形成。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計生政策和人口與計生法律法規,夯實基層基礎,開展優質服務,著力“合格村”創建活動,全面進行育齡婦女信息錄入核查工作,依法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積極開展查打“兩非”和出生人口性別比專項整治,加大違計對象的查處力度,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管理任務。
同時,認真兌現計生獎、免、補、優、扶等優惠政策,據統計,池溪鄉發放農村獨生子女獎勵費17100元,辦理農村獨生子女平安保險178人,辦理“二女戶”養老保險33對,“三免四減半”優惠141戶,免費辦理生育證128人,辦理中考加分14人,落實“三結合”幫扶對象50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