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外灘

江陰外灘

“江陰外灘”位於江蘇省江陰市,北靠鵝鼻嘴山,南望君山,東臨黃山及黃山湖公園,濱水生活岸線長約1.11公里。分為濱江景觀區、城市功能區、城市生活區三個功能片區,以旅遊休閒、商務辦公、娛樂餐飲、文化會展、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主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陰外灘
  • 地理位置:江蘇省江陰市
  • 占地面積:1.4平方公里
  • 藍圖:人文岸線
  • 教育設施:噴泉、少年宮、科技文化中心等 
  • 標籤:江陰,外灘,城市,長江
外灘簡介,規劃背景,設計原則,設計理念,

外灘簡介

江陰在城市建設中清晰勾畫出“人文岸線”的藍圖:投資20億打造1.4平方公里的“江陰外灘”。其間有高達200米的巨型噴泉,還將建設青少年宮、科技文化中心及可容納數萬人的體育場。為此,江陰搬遷了一個造船廠(揚子江造船廠),騰出離市中心最近的1.3公里的長江岸線。

規劃背景

水一直與城市發展成長和人類自身繁衍生存有著不解之緣。
外灘規劃圖外灘規劃圖
正當人們對現代城市發展中的環境污染、人口膨脹、資源銳減、文化失衡、交通紊亂和中心區建築森林化等“城市病”頭痛不已,無計可施之時。驀然回首,我們卻意外發現城市濱水區在經過多年的曲折發展進程,在新的社會經濟格局和發展“觸媒”作用下,近年正進入一個更新改造的歷史發展黃金時期。並以其豐富多彩、自然人文並蓄、契合時代的嶄新姿態.呈現出一派方興末艾的盎然生機。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性的產業結構調整.已開發國家城市濱水地區經歷了一場嚴重的逆工業化過程,其工業、交通設施和港埠呈現一種加速從中心城市地段遷走的趨勢。這種現象包含著工業企業從城市到郊區,從原先的工業用地調整到新的地點(如從日本遷到中國和東南亞.從北美遷到墨西哥)。同時,港口對於城市的重要性曰益下降,港口也因輪船噸位的提高和貨櫃運輸的發展而逐漸由原來的城市傳統的中心地域遷徙它處,如向河道的下游深水方向遷移。另一方面,現代航空業、汽車和鐵路的發展削弱了水運港口作為城市主要交通中心的統治地位。因此。原先工廠、倉庫、火車站和碼頭船塢密布的城市濱水地區逐漸被廢棄,荒蕪衰敗。而其毗鄰的水體也因多年的污水垃圾排放出現嚴重的污染,致使城市濱水地區成為人們不願接近乃至厭惡的場所,無論是在阿姆斯特丹.還是在倫敦、紐約、新加坡都是為此。
在過去的30年裡.許多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人們開始認識到城市濱水地區是一種活著的、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不再僅僅把其看作是與被污染的水體相關的形態破碎醜陋、問題重重的地帶。
事實上,工廠、倉儲業、碼頭或鐵路站場曾經占據的城市核心位置。往往具有寬裕的空間功能轉換可能性,而且代價低廉,拆遷量較小。於是,城市濱水區用地功能結構的調整和廢棄的用地。恰恰成為了這些地區再生的基本條件。許多城市迫於人口的持續增長。可資利用的開放空間越來越少。而一度被忽視的城市濱水區。卻使人們獲得了難得的具有如此優越區位的建設用地,市政當局正好可以利用其開發達到城市中心區更新改造和結構調整的目的。這種現象構成了濱水區資源利用的歷史性轉變。當今全球化的文化使人們對娛樂和體育活動提出了更為開放的需求。隨著許多國家中產階級的崛起和勞動方式的改變,許多人享受到更多的閒暇時間。充裕的時間.殷實的經濟和方便的機動性引起了世界性的旅遊熱。並出現了所謂的“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
外灘規劃圖外灘規劃圖
這些相關的因素形成一個很大的市場。如在已開發國家,出現了一種對購物娛樂曰益增長的興趣,北美風格的購物中心輸出到世界各地,並在濱水區開發出兼具娛樂功能和商店、快餐、餐廳、咖啡內容的複合地帶.這種土地的複合使用不僅吸引了本地居民及傳統的旅遊者。而且還吸引了周邊地域的造訪者。
公共性節慶活動的曰益增多也是一個新的特點。國際節慶協會的統計表明。會員從1984年的200個增長到1994年的1300個*。無疑。這種節慶活動通常就是發生在或接近城市主要的濱水區。而這裡的公園綠地、露天劇場和其它的表演場地都為社區居民的聚集和慶賀活動,欣賞享受表演藝術提供了基本的舞台。
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蓬勃發展,江陰長江三角洲和全國一樣,取得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進步,2000年人均GDP已超過3400美元。城市建設的發展也是一日千里,特別是包括江陰長江公路大橋在內的多項人型交通設施的建成或擬建,奠定了江陰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地位,也為城市今後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獨特的區位條件、發達的交通網路、秀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較強的綜合經濟實力,是江陰發展的優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創造宜人的濱水生活空間,江陰市決定改造開發黃山腳下西側臨江的“外灘”地區,將其建成以居住、商務和觀光休閒為主導功能的城市“視窗”地段。

設計原則

1、 整體考慮的設計原則 通過研究自然環境、歷史文脈和物質空間等巨觀層次因素,對城市用地功能分區、街區界面、交通系統、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全面探討,從而在整體上把握基地自身及在大的區域範圍內的發展。
外灘規劃圖外灘規劃圖
2、 具有地域特色的設計原則 規劃設計把握住江陰“山——橋——城——江”的城市格局,對規劃地塊的區域背景及其所擔負的城市功能進行全面深入分析,營造即具有地域特色的江陰外灘地區。
3、 生態的設計原則 規劃設計依託周邊現有的自然人文景觀,以建設“山水”城市為發展方向,充分利用江陰獨有的景觀和生態資源,將各種設計要素有機地融入整個城市的景觀系統中。
4、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規劃設計應強調濱水地區的共享性,突出“人”在感受城市環境中的核心作用,創造宜人尺度的步行、活動空間。濱水公共空間以開敞式和參與式為主,並與城市內部開放空間系統組成完整網路。
5、 可操作性設計原則 從多個角度理解規劃設計,方案充分考慮實施性與操作性,很好的體現政府、公眾以及發展商各方面的利益。

設計理念

“霞客”步道---進入江陰的視窗
環境
江陰已經成為一個經濟騰飛、社區凝聚的城市。江陰是一個農業和船塢中心,現在由於多種製造業經濟和信息服務經濟而繁榮。經濟發展激發了江陰的生機,表現在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文化成就的取得。
江陰可以充分利用“外灘”開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立足於世界版圖之上。長江是世界的大河之一,和塞納河泰晤士河多瑙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一起,每年吸引數百萬名旅遊者。“外灘”的發展有潛力成為重要的文化、娛樂和社區中心。舉例來說,由於擁有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巴鄂市已經為全世界的旅遊目的地。紐約有中心公園,舊金山金門公園,巴黎有杜偉利花園(凡爾賽宮旁),我們的目的是設計一個可與之媲美的,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江陰濱江“霞客”步道。“外灘”的開發將成為”江陰的視窗”顯示這個城市的繁榮生活。這個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將通過旅遊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和提高江陰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蘇省江陰市坐落在華東地區,長江南岸。江陰,“江的陰面”,由它與長江的關係而來。這個關係成為江陰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二者密不可分。隨著城市的重新定義,我們建議提高這條河在城市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江陰港作為“A”級港口,有能力裝載大量貨物和提供服務。港口也有潛力迎接大量旅遊者
江上的標識像畢爾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悉尼歌劇院等臨水建築,不僅提供了文化活動中心,而且成為城市的標識和特徵。江陰長江大橋和觀光塔等景點已經可以使江陰躋身於世界級城市。我們建議連線鵝鼻嘴公園與韭菜港路來豐富。我們的目標是創造視覺的衝擊,不止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而且讓江陰人民引以自豪。從鵝鼻嘴公園山腳開始,到韭菜港口,我們構想了豐富的公園式的結構。除已存在的江陰長江大橋和觀光塔外,四個要素將講述江陰豐富的歷史、現在的發展和廣闊的未來:歷史文化節點,信息娛樂節點,人民廣場,濱江公園
外灘規劃圖外灘規劃圖
歷史文化中心
“霞客”步道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歷史文化中心,將延長在人們在鵝鼻嘴公園內的文化活動。設計包括一家世界級航海博物館,展覽內容包括從古代的帆船到現代高科技艦艇,以及旅行歷史和藝術品。在巨大玻璃穹頂下,這座博物館將展出歷史上著名的船隻實物。穹頂令人憶起海上的時光,也與鵝鼻嘴山遙相呼應(圖六)。穹頂博物館依山而建,人們可以拾級而下,來到長江岸邊,喚起“外灘”作為一個船塢的美好回憶。橢圓的穹頂就象是一艘待下水的新船船頭,期盼著第一次遠航。
水族館與博物館通過過街天橋相連,在那裡參觀者能夠觀賞奇妙的海洋世界,了解長江的生態學。我們期望水族館能與附近的大學結成海洋生物學研究夥伴,幫助提升長江總體健康。通過博物館和水族館的連線,我們希望社會能夠意識到人類對自然的影響,也展示人類利用自然的成就。圍繞博物館和水族館的靜思苑,賦予人民冥想空間。參觀者和當地居民在這裡放鬆,並且考慮生命。在靜思苑裡,人們依偎行走,曲徑通幽,路邊繁花盛開。中間的斜向江邊的草地上,人們或躺或倚,觀看中央表演台上的音樂,戲劇,武術表演。還有為兒童表演的木偶戲和其他文化表演。
靜思苑的中心是重新改造的原有碼頭,將停泊古老船隻的複製品,或是有歷史意義的退役戰艦,與航海博物館相協調。
科技娛樂城“霞客”步道第二個組成部分位於“外灘”西面。這將是一個信息娛樂的中心,展示現代媒體,通訊和娛樂。一個寬闊的歡迎廣場迎接參觀者。門型拱標誌著科技娛樂城的入口。信息娛樂中心被一條布置了休息椅和水景的林蔭道所分隔,盡頭是長江。
外灘天際線——華西中國龍大廈外灘天際線——華西中國龍大廈
大街上,聚集著民眾觀看街頭表演、雜技和魔術表演。參觀者可以聽著流行音樂,在節日的氣氛中與親朋好友享受生活。人們也可以沿著娛樂大街散步,瀏覽周圍景色,或是在大街盡端的觀景台上遠眺長江大橋,觀賞 “外灘” 的其他景點。下午時分,當其它參觀者輕鬆愉快地散步時,參觀者也能坐在休息椅上看著路人。
步道北面的“羅馬競技場” 式的多放映廳的電影院沿江而設,外形就象停泊在岸邊的船隻。連結放映廳的是寬闊的大堂兼休息區,食廊里供應著來自全世界的各
種各樣食品。放映廳之間的電影走廊上,將展示市場上最新的遊戲和電子產品來吸引民眾。 劇院對面是一個玻璃穹頂的多層購物廣場,包括音樂,書籍和娛樂等各種產品。廣場上層給喜愛夜生活的人們一些活動空間。參觀者可以觀賞現場音樂表演,也可以整晚跳舞,在卡拉OK酒吧演唱他們最喜愛的歌。
在信息娛樂城東面,是連線人民廣場的另一個公園。園內的樹林開放給人們遊玩,野餐。
濱江公園將成為“霞客”步道中連結鵝鼻嘴公園和韭菜港口的元素,也利用樹和水將住宅區與長江相連。公園提供了到各個景點步道的入口,讓人們沿江散步。在將車停在三個節點中停車場之前,遊客坐車可以順著公園旁的旅遊車道觀賞景色。
電動車將提供從港口或城市公共汽車線路到河邊各個景點的交通服務,包括從觀光塔到韭菜港口。公園也將幫助人們回憶起現代城市生活中飛逝的忘卻的自然。時變境遷,公園反映著生活方方面面。我們希望公園能夠給江陰市增加“人地和諧統一”。人民廣場
“霞客”步道的核心是人民廣場。這個廣場利用鰣魚港路為軸線,連線“外灘” 與江陰市中心。這條軸線將貫穿人民廣場,以新建棧橋-“虹橋”作為高潮。
虹橋兩側設計有裝飾性五彩燈柱,就象雨後彩虹橫跨於長江之上。這些五彩燈柱將象徵性地照亮“江的陰面”-江陰,也是長江、江陰兩者交相輝映的標誌。五彩燈柱起到信號燈或燈塔的效果,成為江陰在長江沿岸的重要標誌。位於虹橋兩側的音樂噴泉利用長江作為水源,更可隨音樂節奏變幻,人們可以從廣場觀賞。噴泉表現流水的快樂和美麗。
外灘規劃圖外灘規劃圖
人民廣場的重點是位於水潭-“帆影台” 中的兩座張拉膜結構建築,“帆影台”建於中間高起的綠地上。膜的形式與長江大橋的結構異曲同工,也讓人聯想起古代帆船在江面上揚帆。這兩座建築的功能是大型餐廳,人們可以舉行家庭聚餐,婚禮,或者慶祝其他大事。我們象徵性地升起“帆影台”來建築這些結構,是為了提升長江對於江陰的過去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表示“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就餐時,參觀者可以觀賞江景、五彩燈柱和音樂噴泉。就餐後,全家老小或在廣場散步放鬆,或在咖啡屋進些甜點,或購買一些禮物,或參加一些聚會。
在人民廣場節點的西面,穿過廣場旁的花園,是一個水上餐廳。參觀者也可以到社區中心東面的碼頭登遊輪,沿江遊覽或是舉行聚會。這些碼頭也將成為每天長江上百隻遊輪上的遊客上岸遊覽的景點。
這些遊客或是在“霞客”步道各個景點活動,或是到旅遊服務中心索取訪問江陰的信息,到江陰購物、餐館和其他著名景點。人民廣場將真正成為江陰的“一面鏡子”,不僅吸引旅遊者參觀江陰,而且享受江陰提供的所有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