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園林與藝術學院,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創辦的中正大學農學院森林系,歷經1958年創辦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林學系,1980年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林學系,1993年更名為林學院,2002年更名為園林與藝術學院。學院現有博士研究生17人,碩士研究生140餘人,本科生1300餘人。有林學、園林、城市規劃、藝術設計(含環境藝術設計電腦設計兩個方向)、中藥資源與開發林產化工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林學專業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園林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且2002年均被評為江西省首批品牌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 創辦時間:1940年
  • 所屬地區:中國 江西省
  • 現任校長:楊光耀
歷史沿革,學科設定,師資力量,科研建設,科研成果,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專業介紹,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園林與藝術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創辦的中正大學農學院森林系,歷經1958年創辦的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林學系,1980年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林學系,1993年更名為林學院,2002年更名為園林與藝術學院。
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與藝術學院

學科設定

學院現有博士研究生17人,碩士研究生140餘人,本科生1300餘人。有林學、園林、城市規劃、藝術設計(含環境藝術設計電腦設計兩個方向)、中藥資源與開發林產化工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林學專業為國家一類特色專業,園林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且2002年均被評為江西省首批品牌專業。學院擁有林學一級博士授予權(包括森林培育森林經理學、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保護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園林植物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治理等7個博士點),林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包括森林經理學、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林木遺傳育種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等7個碩士點)、風景園林一級碩士點、植物學碩士點、全日制林業專業碩士,同時招收在職人員攻讀農業推廣碩士(林業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和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亞熱帶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為首批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師資力量

院現教職工10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53人(含兼職),具博士學位29人,在讀博士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林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獲省政府特殊津貼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8人。學院聘請UBC大學教授為學校“梅嶺學者”等16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科研建設

學院設有森林培育、經理統計、森林保護、樹木生態、氣象、林產化工、園林規劃與工程、園林植物、城規建築、測量、繪畫、設計等12個教研室。
學院的植物學和森林經理學為“九五”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森林培育為“十五”、“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省級重中之重學科和國家林業局“十一五”重點學科,森林經理學為“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江西省竹子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具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園林設計二級資質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乙級資質;有江西農業大學園林設計研究所、植物天然產物與林產化工研究所、林業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農業大學城市規劃研究所等4個科研機構。
學院的樹木標本室為國際植物標本館網路成員,國際代碼為JXAU,收藏省內外2000餘種木本植物的標本;有種類較為齊全的昆蟲標本室、林木種子標本室, 建立了為教學、科研、生產服務的氣象觀測站、花卉盆景實訓基地、中藥資源與開發實訓基地、現代林木育苗基地、竹種資源圃等校內教學實習基地以及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開發中心(廣東湛江)、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江西分宜)、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省金喬園林有限公司、贛南樹木園、資溪馬頭山自然保護區、宜豐官山林場以及贛州市建築設計研究所、贛州市城市園林有限公司和南昌市昌北規劃院等地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學院資料室收藏有專業圖書7000餘冊,專業期刊90餘種。
近五年來學院承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林業局、教育部等國家級項目60多項,科研經費2400多萬元,其中縱向經費達1600餘萬元,3項成果達國際領先水平,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厚竹”成功申報為毛竹新品種,發表論文400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近50部。學院先後與加拿大UBC大學、美國肯塔基州大學、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國內外10餘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科研成果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人
獎勵名稱、等級
時間
1
長江中下游山丘區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
2
毛竹林養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技術效應研究
郭曉敏、牛德奎、杜天真、劉苑秋、張露
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7
3
竹林土壤-植物營養特性及最佳化施肥技術研究
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5
4
毛竹林養分管理及平衡施肥技術效應研究
郭曉敏、杜天真
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
5
竹林土壤-植物營養特性及最佳化施肥技術研究
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6
江西省竹業生產現狀及發展規劃
黎祖堯、楊光耀、杜天真
林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
7
毛竹新品種-厚竹
楊光耀、郭起榮、杜天真、施建敏、黎祖堯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2009
8
竹纖維複合材料結構、性能及製備工藝的研究
蔣天弟、張廬陵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2007
9
毛竹林土壤養分空間異質性研究
郭曉敏、牛德奎、杜天真劉苑秋、胡冬南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2007
10
竹林培育與經營利用CAI
郭起榮、楊光耀
江西省高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一等獎
2002
11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術效應及營養管理研究
郭曉敏、牛德奎、杜天真劉苑秋張露、胡冬南
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二等獎
2006
12
以科研項目為載體,開展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研究
杜天真、郭曉敏、劉苑秋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5
13
松節油基農用化學品的合成與構效關係研究
王宗德、陳金珠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9
14
萜類驅避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王宗德、陳金珠、范國榮、陳尚鈃
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7
研究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中國林學會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三等獎2項,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獎二等獎1項,江西省高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一等獎1項。
序號
專利名稱
專利授權(公開)時間
發明人及排名
1
植物新品種—厚竹
2008.05.29
楊光耀、郭起榮杜天真、施建敏、黎祖堯
2
竹纖維加工後廢棄物的處理工藝
2006.01.25
蔣天弟
3
竹纖維加工工藝
2006.07.12
蔣天弟
4
一種毛竹肥料
2006.07.05
5
一種雷竹肥料
2006.07.05
6
竹層積材的分級生產方法及其產品用途
2006.10.11
7
竹層積材地板或甲板的生產方法
2006.10.11
郭起榮
8
玻璃鋼面竹層積材與船舶的生產方法
2007.02.14
郭起榮
9
8-羥基別二氫葛縷醇甲酸酯及其合成方法和用作驅避劑
2007.09.19
王宗德、陳金珠、范國榮、陳尚鈃
10
羥基香茅醛丙酸酯用作昆蟲驅避劑拒食劑的套用
2008.08.13
王宗德
研究成果推廣套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毛竹筍用林養分變化及合理施肥研究”在銅鼓、靖安、井岡山、奉新等縣(市)推廣5.5萬畝。中國竹子網已經成國內重要影響的竹類專門網站。毛竹新品種—“厚竹”已被國家林業局列為毛竹區域化試驗的新品種,同時被科技部列為農業技術成果推廣項目,在毛竹主產區推廣
序號
轉化項目名稱
項目轉化實施單位
轉化效益
1
江西省永豐縣國營官山林場
2005-2008年實驗推廣0.2萬畝,效益顯著
2
毛竹筍用林養分變化及合理施肥研究
江西省林業廳銅鼓、靖安、井岡山、奉新等縣,
2002~2005年累計推廣5.5萬畝,創經濟效益2200萬元,施肥配方被林業廳世行項目辦採納在全省毛竹基地推廣
4
毛竹林豐產林培育(VCD)
FDPA項目各縣
江西FDPA項目區適用
5
毛竹新品種—厚皮毛竹
江蘇、廣東、浙江、湖南
已列為區域化試驗新品種
成 果 名 稱
獎勵部門
獲獎人員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術效應及營養管理研究”2006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術效應及營養管理研究”2006年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二等獎
郭曉敏 牛德奎 杜天真
劉苑秋 胡冬南 張露
“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刨花楠繁育技術研究” 2006年江西省第二屆花博會金獎
“石蒜屬植物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開化” 2006年江西省第二屆花博會銅獎
江西省人民政府
張露 連芳青 胡松竹
“長江中下游山丘區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科技部
杜天真 郭曉敏 劉苑秋 牛德奎 胡松竹 張露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術效應及養分管理研究” 2007年第二屆“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中國林學會 國家林業局
郭曉敏 牛德奎 杜天真 劉苑秋 張露
“毛竹林土壤養分空間異質性研究”2007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郭曉敏 牛德奎 胡冬南
“萜類驅避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2007年度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
江西省教育廳
王宗德 陳金珠 范國榮 陳尚鈃黃敏
厚竹”新品種 2007.7
國家林業局
楊光耀
盆景《柏景松韻》 2007.10江西省第四屆盆景藝術展二等獎
江西省建設廳
鄧光華
盆景《風情》 2007.10江西省第四屆盆景藝術展三等獎
江西省建設廳
鄧光華
刨花楠工業原料林培育技術研究”2008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刨花楠優良種質材料選育與造林技術研究”2008年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胡松竹 雷先高
青錢柳綜合開發與利用研究” 2008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胡冬南
毛竹新品種—厚竹”2009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楊光耀 郭起榮 杜天真 施建敏 黎祖堯
“松節油基農用化學品的合成與構效關係研究”, 2009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
江西省教育廳
王宗德 陳金珠
“高產脂濕地松、高世代南方松良種引進和關鍵技術研究”2009年江西省農科教突出貢獻三等獎
莊偉瑛 范國榮
“油茶平衡施肥關鍵技術及效益研究”2010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郭曉敏 牛德奎 胡冬南 劉苑秋 塗淑萍 張文元 郭聖茂 杜天真
毛竹新品種—厚壁毛竹繁育與推廣”2010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江西省人民政府
楊光耀 郭起榮 杜天真 施建敏黎祖堯 胡宜柏
“萜類農用化學品的活性與套用基礎研究”, 2011年度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王宗德 陳金珠 范國榮 陳尚鈃
“珍稀瀕危新物種—華木蓮” 2011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獎
江西省教育廳
俞志雄 林新春裘利洪 施建敏張津平 廖軍
毛竹新品種—厚壁毛竹區域化試驗” 2011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
楊光耀 郭起榮 施建敏 杜天真楊清培
“油茶平衡施肥關鍵技術及效益研究”2011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
江西省教育廳
郭曉敏 胡冬南 塗淑萍
張文元 牛德奎
“主要木本生物柴油樹種選擇、繁殖與油脂轉化技術研究”2011年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三等獎
劉苑秋 劉光斌 胡冬南 張露
序號
專著名稱或發明專利名稱
作者(排名/總人數)
授權時間
12
一種毛竹肥料
200601
13
一種雷竹肥料
200601
14
8-羥基別二氫葛縷醇甲酸酯及其合成方法和用作驅避劑
王宗德(1/8)
200701
15
一種青錢柳葉複方速溶茶
200701

科研機構

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竹子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於2005年3月經江西省科技廳批准組建,是全國首個以竹子為研究對象的省級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為江西農業大學
實驗室立足江西豐富的竹類資源,開展竹類資源與利用研究,服務於江西竹產業。組建以來,在研究條件建設、研究團隊建設方面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已成為重要的竹類研究機構。
一、主要研究方向:
竹子種質資源研究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竹子信息平台建設
實驗室人員組成
姓名
性別
學位
職稱
研究方向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楊光耀

博士
教授
竹子種質資源研究(實驗室主任)
楊清培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實驗室副主任)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王宗德

博士
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博士
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施建敏

博士
講師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蔣天弟

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博士
副教授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黎祖堯

碩士
副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裘利洪

碩士
副教授
竹子種質資源研究
季春峰

博士
副教授
竹子種質資源研究
於芬

博士
講師
竹子種質資源研究
胡冬南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郭聖茂

博士
副教授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博士
講師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碩士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陳金珠

學士
講師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陳尚鈃

博士
講師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劉亮英

碩士
實驗師
竹林生態與培育研究
方楷

碩士
實驗員
竹子加工利用研究

專業介紹

林學專業: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
植物學、樹木學、植物生理學、基礎生物化學、林木遺傳育種學、土壤學、森林生態學森林昆蟲學、林木病理學、測量學、森林培育學、森林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森林計測學、森林資源管理、林業經濟管理
培養目標
學制四年,培養具備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培育、森林病蟲害防治與檢疫、森林資源管理、森林植物資源及其利用、園林管護等方面的知識。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能在林業(含城市林業)、園林、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園林專業: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
美術、設計初步、園林製圖、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藝術、園林工程、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建築結構與構造、園林史、風景區規劃、園林工程預決算、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植物病害防治、園林植物蟲害防治、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園林法規、景觀生態學等。
培養目標
學制四年,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方面的基礎理論,具有園林植物培育及套用、園林規劃設計及施工管理技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畢業後主要服務於園林處所、企事業單位、學校、科研部門以及各級園林工程公司和花木公司,從事各類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綠地養護、園林植物繁育栽培、園林專業教學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藝術設計專業:授予文學學士
主幹課程
透視學、素描、色彩、三大構成、人體工程學、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居住空間設計、工作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景觀建築設計、廣場景觀設計、城市綠地景觀設計、景觀工程、園林藝術、電腦三維製作、照明設計、展示設計等。
培養目標
學制四年,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知識和能力。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能從事環境規劃工程和建築藝術的總體規劃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及各類民用建築設施、商業、文化、娛樂建築的室內外環境藝術和景觀設計以及藝術教育、
主幹課程:透視學、素描、色彩、三大構成、裝飾畫、電腦繪畫基礎、字型設計、招貼設計、標誌設計、圖形設計、三維造型藝術、商業插畫、包裝裝潢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網頁設計、多媒體製作、動態藝術創作、影視藝術創作、影視片頭設計、CI設計等。
城市規劃專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
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園林規劃設計、城規CAD、城規GIS、旅遊及風景區規劃、建築設計、城市系統分析、園林建築、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區域規劃、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城市給排水規劃、工程管線規劃、城市交通分析與道路設計、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土地利用規劃等。
培養目標
學制四年,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諮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道路規劃、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城市生態管理、環境治理、風景區(含森林公園)規劃、城市林業規劃設計,並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房地產開發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規劃學科高級複合型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中藥資源與開發: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幹課程
中醫學基礎、藥用植物分類學、藥用植物氣候資源學、中藥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藥用植物病理學、藥用植物昆蟲學、藥用植物遺傳育種學、中藥藥理學、中藥鑑定學、藥用植物栽培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製劑學、藥政法規。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中藥資源調查、引種馴化、開發、利用、保護和中藥材規範化生產,以及相關中醫藥方面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從事中藥資源的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以及生產加工、經營管理、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在各大企業從事栽培、管理、行銷等工作以及在中藥資源利用和中藥材等相關學科方面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幹課程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物技術、植物資源化學、天然產物化學與利用、化工原理、林產化學工藝學、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學、林產化工儀表及自動化、林產化工實驗。
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在林產化工、林產品精細化工及相關領域內從事生產過程的設計、產品開發、技術服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習掌握森林植物及其林產品的化學組成、性質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林產化工生產工藝設計、設備選型和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析檢驗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林產品化學加工工藝流程、新產品研究開發、設備設計及生產過程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
能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製漿造紙、化學工業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從事生產、設計、工程技術服務,化工新產品研究開發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志敏大道1225號江西農業大學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