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段鎮

江西大段鎮

大塅鎮,地處銅鼓縣城東部30公里,東與修水縣接壤,西與宜豐縣相鄰,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4000餘人,1995年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大段鎮地處贛西北山區,有灌溉面積近萬畝。由於水利工程實行集體所有、集體管理,沒有專項經費維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管理責任自然就很難落到實處,工程老化嚴重。不是經常被山洪沖毀,就是乾旱缺水造成糧食顆粒無收。為此,鎮政府把解決水利工程維修經費,改善農業生產設施,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大段鎮
  • 地址銅鼓縣城東部30公里
  • 總人口:24000餘人
  • :13個行政村
大段鎮-自然資源,大段鎮-農業狀況,大段鎮-經濟狀況,大段鎮-旅遊風景,大段鎮-社會事業,

大段鎮-自然資源

天柱明珠
大塅鎮是一片富饒的土地。擁有森林面積18469公頃,活立木蓄積量達884392立方米,年可生產商品木材5000立方以上,山上珍貴樹種、苗木300多種,毛竹林3萬餘畝,蓄積量260萬根,年可採伐30萬根以上,生產明筍50萬斤。擁有耕地面積18275畝,有50多年種植生薑、中藥材、茶葉的歷史,有大面積的草山草坡,僅紅蘇、龍泉源天然高山牧場就達3500餘畝,這裡有著豐富的電力資源,國家大Ⅱ型水電站—大塅電站、人渡電站、塔下電站、金雞橋電站四大梯級電站裝機達2.5萬千瓦,年發電量上億萬度。境內地熱水、矽石、大理石、金礦等礦產資源亟待開發。
2006年,大塅鎮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銅鼓縣十一五規劃,該鎮已被納入重點城鎮建設範疇,並被確定為全縣中心城鎮建設,到2010年,集鎮面積將擴大到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將增加到1萬人,策應武吉高速(武漢至吉安)、昌銅高速(南昌至長沙)二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山、水、電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力度,著力推進鎮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產業,生態旅遊產業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鎮GDP的40%以上,建成現代化、多功能的繁華城鎮,朝建設“贛西北生態旅遊休閒重鎮”的目標奮進。
大塅是銅鼓的東大門,贛湘邊貿的重要集散地,江西紅色旅遊的主動脈通道,這裡歷史悠久,風土人文濃郁,環境寬鬆,資源充沛,商機無限,我們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厚的回報來迎接各界朋友和客商到大塅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大段鎮-農業狀況

大段鎮葛根種植
大段鎮耕年產糧食4000萬公斤,活立木蓄積量11萬立方米。 大段鎮是個農業大鎮,土壤類型繁多,主要為紅壤土、水壤土、潮土三個類型,其中紅壤土占總面積的55.24%,水稻土占43.85%。屬亞熱帶濕潤氣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評均氣溫17.6—18.2℃。
傳統農產品以水稻為主,糧食年產量達4000萬公斤。大段鎮充分利用丘陵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按照“壓糧擴經”的思路,制定了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在種養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以葛根種植、麻雞及良種豬養殖為典型的商效農業產業。其中葛根種植面積達2460畝,產值超過180萬元,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運作,綠健葛業有限公司年加工葛根10萬公斤,年產葛粉1.5萬公斤,產品遠銷上海、浙江、廣東、湖南等省市。麻雞養殖專業戶220多戶,年產麻雞150多萬羽,市場拓展到湖北、浙江、上海、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為加快生豬生產,大段鎮1994年興建了“萬頭養豬場”,1999年引進100多頭加拿大雙肌臀大約克良種豬,改良了品種。在示範基地的帶動下,2002年底,年出欄生豬千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戶,出欄生豬近3萬頭。此外,大段鎮還發展了銀杏種植1000畝,葡萄種植100畝,大棚蔬菜200畝,高產油茶改造2000畝,金銀花種植200畝等,特色農業蓬勃發展。

大段鎮-經濟狀況

大段鎮茶油樹
大段鎮農業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以生產茶油、生薑、乾椒、“明月山”牌優質蜜本南瓜、“聖女果”櫻桃西紅柿而聞名。區域內以“一瓜一花”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大嶺村建有以嫁接山茶花為主要品種,輔以廣玉蘭、深山含笑、樂昌含笑、杜鵑、雙面紅、華木蓮、閩楠等60多個品種,總面積達800畝的宜淞花卉苗木示範園,花卉苗木主要銷往上海、浙江等省市。在樣路口創辦了宜春市五百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其“明月山”牌南瓜系列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稱號,並從國家商標總局取得了註冊商標,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
工業經濟主要以木業加工、家具製造、手工夏布、建材行業為主,尤其以家具工業城為龍頭,打造木業塊狀經濟。工業城規劃用地1000畝,2005年已開發200畝,已引進6家家具企業,尤以江西省霏歐凰家具製造有限公司和宜春市袁州區長盛木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共投資1000萬元,已建成投產。
大段鎮地形以丘陵地帶為主,森林覆蓋率大,以山茶為主,經濟林以杉木、松木為主,集鎮面積為2個平方公里,集鎮人口8千多人,大段鎮政府所在地位於三水線路旁,交通便利,三水線、洪豐線、洪湖線等公路貫穿其中,大段鎮每個村委會、村民小組都通路、通車。
2005年,大段鎮實現財政收入2046萬元,國民生產總值達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20元,各項存款餘額15069萬元。大段鎮被省委、省政府評為2005年農村經濟發展百強鄉鎮,被宜春市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在宜春市各項考評均進入先進行列。有6家民營企業稅收上百萬元台階,1家上200萬元台階,9家民營企業進入宜春市納稅大戶百強。

大段鎮-旅遊風景

天柱明珠
大段鎮池山
自1987年大段電站水庫建成以後,天柱峰國家級森林公園便得以建成,天柱峰便因此有了靈氣。江西天柱峰景區位於贛西北的全國深呼吸百佳縣之一、中國長壽之鄉的銅鼓縣大塅鎮境內,是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綿延12公里的水上丹霞地貌,以“峰險、水秀、石異”特色而聞名。景區內標誌性景觀——天柱峰,有“修河第一峰”之美譽,是銅鼓縣天柱峰國家森林公園的象徵。
池山
山頂有一水池。晉道士羅文通數十年隱居此山,後稱大段,此山風景名勝有名,有三疊泉、百丈瀑布,有香爐碗水如鏡,長年不涸,可供飲喝。還有九曲澗、仙人廚、雷公宴、九獅會、十三飛龍山、許遜師娘諶母殿等景點,遊人不斷。總面積88平方公里,主峰老仙峰,海拔962米。山間周圍有群峰環抱,有三迭百丈瀑布,九曲澗和山岩水簾香爐水,長年不謁。山西南有一天然岩石、直伸山外,稱“秀谷飛岩”,頂平面積10餘平方米。另有雷公台、仙人廚、婆孫峰“歐石岩”、“仙人洞”洞等景點,山上有“大段諶母殿”廟宇,坐落在主峰一華里之地,建於宋代、清乾隆二年(1737)修葺。在南部山腰建有“青雲寺”,神龕上塑有諶母娘娘聖像。大段還擁有豐富的名優土特產品,其中大段的茶葉、生薑、豆腐乳被稱為“大段三寶”而馳名中外。旅遊項目包括登山、朝聖、野營、垂釣、划船、游泳、龍光洞探險等內容。
大塅鎮滸村,
滸村是一個古村,現存的“五古”讓遊客為之讚嘆。“五古”即古祠堂、古驛道、古樟樹、古街、古塔。據史料記載,建於元朝初年的時氏宗祠,建築宏偉壯觀,雕樑畫棟,工藝精細,宗祠內有巨匾“天下第一太宗”。滸村時家大院、滸村古街已有670多年歷史,總面積6000餘平方米,堪稱古建築瑰寶。滸村崇文塔建於明朝初年,已有600多年歷史。省文物局專家現場考察後認為,該古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觀賞價值。滸村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美麗的定江穿村而過,全村所有耕地、山林均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村里數百畝油菜花,每年吸引上萬名遊客前來觀賞。盛夏滸村村100多畝的荷塘亦為盛景。

大段鎮-社會事業

大段鎮幼稚園
大塅鎮是銅鼓縣東河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悠久的歷史,毛澤東同志親自在這裡領導和發動了聞名中外的秋收起義,騰代遠將軍曾在這裡轉戰近3個月。該鎮嚴格按照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布局,高標準嚴要求,新建環城路3公里,九龍路寬34米,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農貿市場、汽車站、幼稚園、電信、信合、醫院、菸草及居民用房臨街而立,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是全省文化百強鎮,天柱峰國小、鶴吼希望國小兩所全寄宿制學校成為全省教育示點,每年接待全國各地參觀人數上萬人次。鎮黨委、政府於2003年6月對集鎮總體規划進行修編,進一步擴大了集鎮面積、完善了集鎮功能,全面提高了集鎮品味,1999年、2003年二次榮獲市建設局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
這裡交通便利,武吉高速、昌銅高速穿境而過,銅修省道串連各村,鎮內公路四通八達,旅遊專線直達縣城,通訊網路遍布全鎮。這裡四季分明,風光旖旎,雨量充足,氣候溫和。國內少見的南方丹霞地貌沿公路成帶狀分布,處處奇峰羅疊,秀麗多姿,深壑幽谷,山環水繞。天柱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座落於該鎮中心位置,浩瀚瀲艷的九龍湖、香火裊裊的靈石庵、雲纏霧繞的水上一線天,奇險高聳的天柱峰等眾多自然景觀和純樸的客家風土人情讓人留連往返,隘口湯里天然溫泉更是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