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現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程碩士、農業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公共管理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類型,其中工程碩士有11個培養領域。有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5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培育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擁有60個本科專業,其中工科專業35個。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5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體類)教育培養計畫專業,4個省級卓越計畫聯盟試點專業,獲批省級卓越計畫(軟體類)試點高校。近年來,獲省部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8項。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在校普通本科生23000人(含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5963人),博碩士研究生3374人(數據截止2016年12月),全日制外國留學生50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 外文名:Graduate schoo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屬性:省部共建 卓越計畫 省重點大學
  • 校訓:篤學明德 經世致用
  • 校長:周南平
  • 研究生院院長:嵇春艷
  • 博士後流動站:1
  • 一級博士點:4 (含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 一級碩士點:19 (含7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 院士:3(含雙聘)
  • 國家重點學科:1(培育)
  • 知名校友滕一龍朱金虎張耀洲
  • 重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若干 
  • 目標定位:船海特色一流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
  • 美譽: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
  • 美譽:船舶工業“黃埔軍校”
  • 國青千人計畫:3 
大學介紹,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研究生院介紹,領導分工,學科專業,重點學科,

大學介紹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責任為先、公平為上、學術為魂”的辦學理念,秉承“篤學明德、經世致用”的校訓,強化“船舶、海洋、蠶桑”三大特色,以服務國家海洋強國、造船強國戰略需求和社會進步為己任,努力建設船海特顯鮮明的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
學校辦學歷史源遠流長,多源合流,文化底蘊深厚。1952年第一工業機械部船舶工業局籌建新中國第一所造船中等專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2年11月福建高級航空機械商船職業學校(源自1866年創辦的福建船政學堂)造船科、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源自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堂)造船科併入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3年7月上海機電工業學校(源自1933年創辦的上海私立大公職業學校)機械科和上海水產學院附設上海水產學校(源自1912年創辦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輪機科併入上海船舶工業學校;1953年8月上海船舶工業學校正式創辦,開始招生。1970年遷至鎮江,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並更名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學校從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劃轉江蘇省管理。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源自1979年創辦的江蘇省鎮江糧食學校)併入,2000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源自1951年創辦的華東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併。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201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簽署協定共建江蘇科技大學。2016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江蘇科技大學。
學校擁有完備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平台,人才培養條件不斷完善。目前擁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占地2492畝。一個占地2350餘畝的鎮江市丹徒新區十里長山新校區正在全面建設之中。學校有15個學院;擁有15個國家級、省部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1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台,2個國家級、省部級技術轉移機構,11個國家級、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446億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台套數28360台(套);紙質圖書195萬餘冊(含張家港校區)、電子圖書270餘萬種,主辦有《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蠶業》《蠶業科學》等公開出版學術刊物。
學校積極發揮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具有主體學科特色鮮明、相關學科支撐配套、專業結構布局合理的特色學科專業體系。作為江蘇省唯一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主要服務面向的行業特色型大學,學校是全國相關高校中船舶工業相關類學科專業設定最全的高校,是具有船舶特色整體性和套用性優勢的高校之一。學校蠶業研究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蠶業研究機構,先後16次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二等獎11項,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家桑種質資源庫和蠶種質資源庫。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本科生,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現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程碩士、農業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公共管理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類型,其中工程碩士有11個培養領域。有3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5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培育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擁有60個本科專業,其中工科專業35個。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5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體類)教育培養計畫專業,4個省級卓越計畫聯盟試點專業,獲批省級卓越計畫(軟體類)試點高校。近年來,獲省部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8項。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結構日趨合理,師資水平不斷提升。現有教職員工2000餘名,其中專任教師1230名。具有正高職稱人員190餘名,副高職稱人員600餘名。其中國家級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千人計畫”青年千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以及江蘇省教學名師、特聘教授、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33”各層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等100餘名;擁有4個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學科、2個江蘇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培育點。
學校始終堅持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春風化雨,桃李芬芳。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適應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人才培養質量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在校普通本科生23000人(含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5963人),研究生3374人(數據截止2016年12月),全日制外國留學生303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我校設立了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工作辦公室,已為部隊輸送國防生1100餘名。在我國船舶工業骨幹企業中的技術與管理人才中我校畢業生占有很高比例,學校享有“中國造船工程師搖籃”和船舶工業“黃埔軍校”的美譽,畢業生就業率每年保持在97%以上。
學校堅持協同創新,主動為船舶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注重套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高新技術成果推廣套用相互緊密結合。學校擁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二級保密資格單位證書和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先後承擔了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國防軍工課題在內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課題。“十二五”以來,學校獲得國家級項目242項、省部級項目33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83項,其中一等獎12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1617篇;合作參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項;授權發明專利1103件。學校積極爭取科研基礎平台建設項目,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條件,擁有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國家發改委國地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農業部、4個省教育廳和1箇中國農科院重點實驗室,1個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國家培育點;3個江蘇省發改委工程實驗室;2個江蘇省科技廳、3個農業部、3箇中國農科院、1個江蘇省農林廳、1個江蘇省經信委和1個江蘇省經貿委科技公共服務平台;1個省級跨國技術轉移中心;與企業合作共建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此外還擁有1個江蘇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4個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鎮江市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台。
學校一貫重視與海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堅持國際化、開放式辦學,不斷拓寬辦學途徑。學校牽頭成立了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江蘇省船舶與海洋類高校聯盟,先後與海軍政治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艦船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學校建有海外教育學院,與俄羅斯、烏克蘭、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等國積極開展科研與辦學合作。與江南造船集團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上海滬東造船廠、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中國船舶工業工程師繼續教育學院設在學校,學校各類獎助學金年總額達2000餘萬元。其中,招商局集團、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在學校設立各類獎助學金20多項。
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校園,先後榮獲江蘇省高校校風建設優秀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高校和諧校園、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江蘇科技大學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為我國船舶工業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江海襟懷、同舟共濟、揚帆致遠”的“船魂”精神激勵著廣大師生和校友砥礪前行,成為一代又一代江科大人創造學校發展新輝煌的精神動力。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學校呈現出勃勃生機。江蘇科技大學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卓越,努力推進學校事業跨越發展。展望未來,江蘇科技大學緊緊圍繞海洋強國、造船強國戰略,大力弘揚“船魂”精神,努力達到本科教學一流、優勢學科一流、套用技術先進的辦學水平,努力成為中國船舶工業最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科技創新平台之一、學術交流中心之一,為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長遠目標而奮鬥。
科研基地
船舶先進設計製造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家蠶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小船舶先進制造技術實驗中心
“江蘇省船舶數位化設計製造技術中心”公共服務平台
“江蘇省現代焊接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服務平台
中—烏(江蘇)船舶與海洋工程跨國技術轉移中心
江蘇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
江蘇省高效焊接技術工程中心
農業部蠶桑產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蠶業研究所
江蘇省(大力)液壓驅動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船舶自動化測控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船舶與海洋空調冷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船舶測控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數位化造船軟體開發工程中心
江蘇省傳動減震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農業部鎮江蠶桑苗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種質資源保存中心
張家港江蘇科技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
中-古蠶桑科技合作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研究中心
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校 長
周南平
黨委副書記
周南平
副校長
王加友
湯 建
許俊華
紀委書記
校史沿革圖
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歷任領導

1933年以來,江蘇科技大學歷任領導
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介紹

江蘇科技大學目前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公共管理碩士等5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類型,其中工程碩士有11個培養領域。擁有1個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2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重點序列學科、2個江蘇省“十二五”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個江蘇省“十二五”一級學科重點(培育)學科。目前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規模達到3000多人,在職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近1000人。

領導分工

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嵇春艷
常務副院長兼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 楊興林:主持全面工作,分管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副院長兼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任南:分管學科建設辦公室、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
副院長 陶海洋:分管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

學科專業

博士後流動站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隸屬學院(所)
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船舶與海洋工程★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經濟管理學院
農學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蠶業研究所
生物技術學院
備註:加★的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加△為目錄外二級學科博士點。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隸屬學院(所)
工學
工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力學
流體力學
工程力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
電子信息學院
信號與信息處理
電子信息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軟體工程★
數理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
材料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有色金屬冶金
冶金物理化學
鋼鐵冶金
張家港校區
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院
化學工藝
套用化學
生物化工
工業催化
化學工程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結構工程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程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工商管理★
企業管理
技術經濟及管理
會計學
經濟管理學院
文學
外國語學院
農學
蠶業研究所
理學
生物學★
遺傳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發育生物學
植物學
動物學
微生物學
生態學
蠶業研究所
生物技術學院
備註:加★的具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加△為目錄外二級學科碩士點。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領域)
碩士專業學位類型
領域名稱
所屬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工業工程
經濟管理學院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學院
計算機技術
項目管理
經濟管理學院
電子與通信工程
控制工程
電子信息學院
化學工程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建築與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養 殖
生物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學院

重點學科

類  別
名  稱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江蘇省一級學科
重點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江蘇省一級學科
重點(培育)學科
畜牧學
江蘇省級重點學科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材料加工工程
輪機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