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經濟開發區

江蘇省沭陽縣經濟開發區

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蘇北地區第一家縣域國家級開發區,定名為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
  • 地區類別:縣域國家級
  • 創建日期:2001年8月
  • 殊榮: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
基本信息,機構設定,

基本信息

從無到有,從優到強。創建於2001年8月的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在躋身“國家隊”前夕,江蘇省商務廳公布的全省開發區建設水平綜合排名中,沭陽經濟開發區位居蘇北35家省級開發區首位,並榮獲了“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的殊榮,為成功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蘇北地區第一家縣域國家級開發區,定名為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從縣級到國家級,從產業到產業群

“以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為目標,再造一座工業新城。”這是記者在沭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看到的一句口號。

成功不是偶然,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些硬指標、硬槓槓足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江蘇省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魏偉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1—11月份,開發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85億元,同比增長49.8%。開發區715家各類企業實現業務總收入達644億元,同比增長47.3%;實現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同比增長53.2%……這是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創造的成績,在巨觀工業經濟復甦乏力大背景下,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了逆勢增長。“我們沭陽經濟開發區具備了申報國家級開發區的資格!”魏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作為曾經的全省末尾、蘇北末尾縣,沭陽縣財政收入2005年才跨過5億元,2012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80.16億元,沭陽縣能夠成為接納產業轉移的“窪地”和客商投資創業的“福地”,憑藉的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跨越,更是銳意創新、奮發進取精神的體現。

從創建伊始到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的12年間,沭陽經濟開發區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成功之路,那就是項目引進培育與產業集群集聚的有機結合。在開發區2012年新引進的106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輕紡服裝類項目23個,電子信息類項目18個,裝備製造類項目31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28個。針對性的引進項目不僅壯大了園區自身主導產業的總量,建成了高新電池、紡織纖維新材料、智慧型機械以及軟體等4個省級特色產業園,也逐漸形成了紡織服裝、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5大主導產業。

在沭陽乾群中還有這樣一句話:“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記者了解到,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從創建伊始便杜絕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落戶,目前開發區內已建成污水管網90公里,污水處理廠4座、熱電廠1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通過不斷完善基礎功能配套,提升了開發區吸納投資的能力,形成良性循環。

以商引商,打造“頂樑柱”型企業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集群的滾雪球效應,沭陽經濟開發區的做法是用“軟環境”彌合硬體的先天不足。他們除了通過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還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例如,在客商中定向培養68名招商大使,感召客商主動牽線搭橋、甘當“紅娘”,實現以商引商。近年落戶園區的新客商,70%是“紅娘”們穿針引線而來,這也驗證了以商引商不僅是最直接、最節約、最有效的招商引資路徑,更是同類型企業相互配套、加速產業集聚的法寶。

招商的業績展現在一個個大項目上,繼投資8億元的華機新能源項目10月25日開工以來,11月18日,5個總投資達33.6億元的工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由沭陽縣委辦和西圩鄉共同引進、由香港客商洪朝陽投資興辦的傲絲生態(中國)有限公司,總投資達20億元。今年1-11月份,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舉辦5次大項目集中開工典禮,最多一次有33個工業項目集中開工。“我們開發區已完成到賬註冊外資1.4162億美元,大大超過年度目標。”12月14日早會上,沭陽縣政府黨組成員、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明向全體幹部職工通報了這一驕人成績。

目前,在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擁有年銷售額達50億元的天能電池(江蘇)有限公司、瑞聲科技(沭陽)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生產效益佳、發展質態優、競爭潛力好的企業,這些企業不但成為“頂樑柱”型企業,每年為地方經濟貢獻了數十億元的稅收,還為13萬多人解決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

另外,在原有畫材、包覆紗、手機揚聲器、電動車蓄電池等8個產品全國“單打冠軍”的基礎上,又新增了針織浴袍、聚酯薄膜、遮光提花窗簾布3個“單打冠軍”,使得開發區內單體生產規模全國“單打冠軍”達到了11個。

2013年即將結束,但對於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說,這只是個開始。發展永無止境,能夠成功躋身“國家隊”是機遇,也是挑戰。“蘇北縣域能夠誕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屬不易,沭陽經濟開發區的成功升格,對以後吸引投資的能力、質量、水平都會顯著幫助,同時對於其自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葛守昆告訴記者,只有充分利用好“國”字號這個平台,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和創新,才能在實現更大的跨越發展。

機構設定

開發區財政局
職能介紹:負責編制開發區財政預算,組織財政預算執行和編制財政決算,協調解決財政、稅務和開發區金庫在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調查分析財政收支情況,提出增收節支和平衡預算的措施;辦理稅收優惠政策兌現、退稅工作,監督稅收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研究開發區財源變動情況和對財政收入有較大影響的各種財稅政策;綜合協調財政局日常事務,負責開發區機關經費及後勤服務工作;貫徹實施各項會計法令、法規、制度,負責開發區會計事務管理工作,指導和管理開發區企業的財務工作;負責開發區的投融資及企業信貸工作,管理好開發區國有資產;負責開發區征地、拆遷補償及各項工程審計簽證工作。
幫辦服務中心
職能介紹:負責全縣幫辦服務的分類指導工作,強化對幫辦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受理與幫辦服務有關的投訴,會同相關部門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調查處理;對幫辦服務工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督查,加強對幫辦服務單位及幫辦人員的考核;負責開發區項目推進工作,幫助企業做好項目立項、項目開工前的證照辦理、供電、供水、供熱、供氣等工作;做好項目的土地點供等服務與協調工作,及時處理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項目為單位,建立幫辦項目、駐廠幫辦人員、幫辦服務單位資料庫,及時記錄、更新幫辦服務情況,及時收集、整理幫辦單位上報的困難和問題;對幫辦企業實行“一月一拜訪”,實施“一周一會辦”制度,協調解決企業在建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