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江寧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稱“中心”,位於靜安區北面的江寧街道內,擁有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總部在康定路733弄70號,門診部在江寧路702弄11號。服務範圍東到泰興路,南到北京西路,西到膠州路,北到安遠路。現有正式職工135人,其中衛技人員109人,高級職稱醫師2人,中級職稱醫師23人,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6個。特色門診:傷骨科專科、糖尿病治療專科門診等,“中心”還開設了老年綜合病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位置靜安區北面的江寧街道
  • 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
  • 正式職工:135人
簡介,服務方向,服務宗旨,組織架構,

簡介

江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根據功能定位,1997年10月“江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牌成立,並先後在三樂、武定坊、蔣家巷等里委設立社區衛生服務點6個,每周一至周五全天為社區居民開展六位一體服務。2002底,“中心”完成樂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驗收工程。

服務方向

“中心”開展以“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模式全面開展以老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為主要服務對象;以疾病防治、院前急救、臨終關懷、婦幼保健、衛生監督、計畫免疫、殘疾人康復、健康教育為主要服務內容;以建設健康檔案、上門服務、家庭病床、站點門診諮詢、家庭保健契約為主要形式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
至今,已在全社區形成了“兒童健康促進園區”,“對白內障病人防盲治盲管理小組”,“高血壓、糖尿病人的健康互動小組”,“社區護理康復”等特色,通過近七年以“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健康宣教,衛生知識傳播及重點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進行,能提供和滿足社區居民從生命孕育到死亡的服務。

服務宗旨

“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是“中心”的宗旨。“團結、求實、開拓、進取”是全體江寧人的追求。在兩個文明建設中,“中心”注重科學管理,醫德醫風職業道德教育。近幾年連續被評為區文明單位。全體職工積極向上,以良好的服務在地區居民中贏得信譽,2003年“中心”共收到表揚信41封、錦旗20面,其中三樂里居委會83位老人聯名的表揚信,對醫務人員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
“中心”將繼續狠抓醫療質量、重視規範操作,改善服務態度,更好地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地優勢,為靜安區江寧街道社區居民提供快捷、便利、質優、價廉的服務。
中醫科特色:江寧路街道社區服務衛生中心中醫康復科包含傳統中醫,如針刺、艾灸、推拿、刺絡拔罐等,以及現代康復器械,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

組織架構

我中心內的中醫施氏傷科由主任朱元培,醫師範琰,以及陸偉燕醫生組成,“施氏傷科”先後歷史200餘年經家庭內幾代傳承,有一定社會名聲,“施氏傷科”以祖傳外用膏藥、內服特種秘方而見長,然而隨族內人員的消亡。傳承發揚“施氏傷科”為我終生目標。經數十年工作經驗積累,繼承“施氏傷科”並加以歸納提高。猶對腰痛、腰腿痛有獨到的治療方法,並創立針對腰痛病症的“三縱三橫九區腰痛定位方法”。在“施氏傷科”精華部分加入綜合治療手段贏得了病家的好評。每日工作量在100~200人次。治療腰痛、腰腿痛做到有效快速、診斷明確的特色。
康復醫學科由主任盛海兵,以及醫師鄭怡組成,中心下設有康復訓練房,中醫熏療室,評定室,作業治療室組成,康復科擁有康複評定器械:高、中頻治療儀,電動直立床、手指關節、下肢關節、肘關節康復器,手平衡訓練器。康復醫師將根據每位患者病情做評定,並建立康復檔案,通過各種康復儀器訓練,康復醫師手法治療,針灸推拿等綜合療法,通過體療、理療,以及心理疏導為社區殘障人士提供服務,治療運動系統各種常見病以及疑難雜症。
全體中醫康復科秉承“一切為病人著想”的宗旨,竭盡全力做好康復工作,讓每一位患者早日恢復肢體功能,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早日回歸社會,早日回歸家庭是我們孜孜不倦的奮鬥目標!
江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