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古鎮

江安古鎮

江安古鎮是位於宜賓市的一個古鎮,現為省內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當地為低山丘陵區的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安古鎮
  • 地理位置:位於宜賓市的一個古鎮
  • 東經:10457’一10514’
  • 北緯:2822’一2856’
江安古鎮的區域概況,當地開發利用狀況,開發利用條件,

江安古鎮的區域概況

地理位置:江安古鎮位於東經10457’一10514’、北緯2822’一2856’之間。地處四川盆地南緣,長江上游。縣城江安鎮,西距宜賓市委、市府所在地翠屏區水路67公里、陸路94公里。東界瀘縣、納溪,南連興文,西接長寧、南溪,北鄰富順。
地貌:東西寬15.5公里,南北長59公里,面積911.63平方公里。屬低山丘陵區,平壩占總面積的28.27%,丘陵占33.18%,低山占27.5%,地勢南高北低,海拔236.8一1000.2米之間。
氣候:為中亞熱帶四川盆地濕潤氣候區,季風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8.1℃,降水量1127.8毫米。該古鎮氣溫最高不超過40℃,最低一般在0℃以上,最冷月1月,最熱月8月。
水文:有大小溪河146條,總長544.1公里,分屬長江和長寧河水系,最長河流為綿溪河,境內段49公里。長江橫貫縣境中部,將縣分切為南北兩部,流程33公里。
經濟發展狀況:全縣幅員面積91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076公頃,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85畝。轄7鄉、1
江安古鎮
下,沙磨水浸,歷經千年。經互撞磨礪,去粗留精,到江安時河床變寬,水勢變緩,沿江安蜿蜒38公里的長江河岸、河灘,將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俏物酷似、寓意幽深的長江卵石盡攬懷中。
江安奇石品種繁多,紋理石、圖案石、形態石,文字石甚為凸顯,且形奇、色美、質佳、紋靚。有詩畫嵌入雅石之《河源春色》,有莊周小夢蝴蝶之《忘我境地》,還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野趣》,更有偉人毛澤東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之氣概。近年來,江安奇石曾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博覽會、展銷會、奇石節等,榮獲金獎20餘枚,銀銅獎35餘個。國際國內賞石界同仁對江安奇石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多次來江安採石和賞石,使江安奇石在全國乃至國際賞石界享有極高聲譽。江安奇石遠銷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和國內各省、市。2004年12月,四川省文化廳授予江安鎮首批省級“長江雅(奇)石之鄉”榮譽稱號。出版《江安奇石》畫集,正是中共江安縣委、縣政府建設文化江安的實際舉措,是傾力打造江安奇石文化的又一力作。不久的將來,這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美在自然,妙在天成,天工造物,鬼斧神工的江安奇石定會在江安形成長江上游石業大市場,實現江安奇石文化產業的崛起。

當地開發利用狀況

江安縣的發展戰略定位是:把江安建成初具規模的宜瀘兩市結合部的物資集散地,獨具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省市旅遊大環線的重要支撐點,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屏障的重要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對外開放二級城市。
未來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突出“結構調整、投資拉動”兩個重點,壯大“農業、工業、旅遊”三大產業,實現“基礎設施建設、非公有制經濟、招商引資、社會事業”四大突破。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做大做強特色經濟,力促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努力實現“經濟強縣”;突出生態和文化兩大主題,保護與開發並重,大力發展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努力實現“旅遊大縣”;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著力歷史文化名城豐富內涵的挖掘、宣傳,繁榮學術和文藝,努力實現“文化名縣”;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切實提高人民素質,倡導社會文明,改善生活質量和人居環境,努力實現“文明新縣”。

開發利用條件

公路:距成渝高速公路40公里,距成都328公里,重慶238公里。即將動工的宜瀘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省道307、308、309連線縣道江(安)-紅(橋)路、江(安)-石(道)路,形成我縣直達周邊市、縣完善的公路網路。
水路:長江黃金水道在我縣境內有38公里,江安港是宜賓物流樞紐港的次樞紐港,是川南地區、滇東北地區、黔西北地區物資經長江外運最便捷的港口。二龍口貨運碼頭、擬建的千噸級(四泊位)白沙綜合碼頭、天原化工專用碼頭形成宜賓市腹地內能源、原材料、工業品的物流集散地。千噸級貨船可直達上海。
航空:江安距宜賓航空港70公里,距瀘州航空港55公里。鐵路:距宜賓、隆昌火車站均在80公里以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