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鼎齋文稿

求鼎齋文稿

《求鼎齋文稿》分《仰望星空》《進賢鐘秀》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文先國先生對美學、文學、人物、文物、收藏等方面的思考。第二部分,描寫了進賢境內的風景、人物、遺址、風物等方面內容。作者用最樸素的語言,最真摯的感情,表達了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作者在工作之餘,寫下數百篇文章,他的勤奮對讀者也將有很大啟示。

基本介紹

  • 書名:求鼎齋文稿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頁數:366頁
  • 開本:16
  • 作者:文先國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求鼎齋文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文先國,男,壬辰年臘月初九(1953年1月23日)出生於江西進賢縣二塘鄉潭津渡貧寒農家。沒有學歷,號求鼎齋主。13歲至31歲當農民、士兵、工人(其間21歲參加中國共產黨)。32歲當文化幹部。36歲首任進賢縣文物管理所所長。54歲評為文物博物副研究員,並錄入國家文物局《中國當代文博專家志》。55歲創立進賢縣博物館並首任館長。在京滬寧杭等地發表文章幾百篇。2002年獲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個人三等獎。2007年獲中共進賢縣委、進賢縣人民政府特殊文化貢獻嘉獎並獲兩萬元獎金。2007年獲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獎。2010年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圖書目錄

上編仰望星空
遊藝隨心聊慰平生——漫說一個人美學眼光的養成
現當代作家學者藏書家的文化解讀管窺——兼談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學者讀書的思考
中國書法,為何難以應對文化大師的出現?
我為文化標桿造像
我與張中行先生
我永遠不會忘記
吾師範用
我為什麼寫作
師法吳小如
讀書與交友
南京文化的縮影
奇文妙圖共欣賞
漫談景德鎮古瓷收藏
漫談景德鎮新瓷收藏
財富就在自己心中
拜謁徐志摩
繞道北京游“埃及”
龜峰·龍門湖·南岩石窟
土樓見聞片段
變幻無窮的吳湖帆
盤活文物資源展示文化形象
近現代文物的概念與鑑定標準——關於對近現代文物若干問題認識的一點意見
求鼎齋隨筆·散札
我這樣收藏簽名本
也說嫁妝瓶上的青花料
關於文化大師的點滴隨想
收藏的膽識與雅量
收藏與財富
收藏家不宜收藏墓誌
我看景德鎮陶瓷市場
收藏字畫看學問
一根收藏的標桿
嫁接的藝術與藝術家
《九疑山賦》四篇
魯迅先生與許廣平同鈔《嵇康集》墨跡的分辨
關於《魯迅著作手稿全集》中魯迅與非魯迅手稿問題的探討
如何完善地方博物館的價值體系與社會責任擔當平衡
整合民間收藏品資源發展國家博物館事業
文物大縣建設標準的思考
也說當代歷史類博物館的藝術轉向等問題
博物館建築外觀形象對陳列藝術的影響
博物館人要多跑博物館
關於博物館特別文物陳列展品選擇的一點意見
茶具與茶趣
我看文物書畫鑑定師
由“文化書法”想到的
文人書法,談何容易
原生態書法回歸無望
呼喚書法的正大氣象
書法排座次,本來無定式
張中行書法與對聯
差不多的筆會場面很不同的價值效果
有趣的當代藏書家文化現象
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混亂的禍根何在?
營造一道獨特的風景
文物收藏圖書“陷阱”多多
下編進賢鐘秀
你一定要讀讀軍山湖
名人故里文化略論——以江西省進賢縣為例
文港毛筆作坊
舊匾新聯,史記文港筆
筆都軼事
桂夢蓀故宅與夢生筆店
博雅君子鄒農耕——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館長鄒農耕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及其在中國酒文化史上的地位
酒具·酒品·酒文化——李渡燒酒作坊遺址酒文化系列剖析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考古發掘前後
四眼井與兩眼井
戴叔倫與棲賢山
父親·母親
劉漢章先生向進賢縣人民政府捐贈123件文物
12世紀高麗鑲嵌青瓷梅瓶上的青花
羽塔山館與雲亭別墅
藏書與讀書的文化莊園
略談墓志銘的歷史文化價值——以江西進賢縣收藏的幾方墓志銘為例
宋故監稅楊公地券與出土文物
白崖山紅石場遺址
陳氏牌坊
三處省保牌坊
雷家花屋
羅復隆棧
江西進賢中共中央辦公廳“五·七”幹部學校舊址
首屆“魯迅與書法”研討會在進賢召開的緣起與影響
物華天寶話鐘陵人傑地靈看進賢——進賢縣博物館陳列展覽大綱
附錄文先國在各種書刊報紙發表文章題名目錄索引(1995.5~2013.1)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