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穆陵

永穆陵

永穆陵是南宋理宗趙昀(1205~1264年)的陵墓,陵址位於紹興市富盛鎮攢宮山。1278年墓被江南佛教總管、西域僧人楊璉真迦等人盜掘。2013年作為宋六陵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穆陵
  • 外文名稱:yong  mu  ling
  • 地理位置:浙江省紹興市富盛鎮攢宮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墓主:宋理宗趙昀
墓主生平,被盜事件,後世保護,南宋帝王陵墓列表,

墓主生平

宋理宗趙昀,原名趙與莒,南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1224年宋寧宗駕崩後,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史稱“宋理宗”。1234年聯合蒙古滅亡金朝,一雪靖康之恥。統治初期採取了罷黜史黨、親擢台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等改革措施,取得了端平更化的成就。在位中後期宋朝遭受蒙古軍隊的南侵,而朝政大權落在了丁大全,賈似道等奸臣的手中。理宗晚年沉溺酒色,生活上則荒淫奢侈,朝政日益腐敗。1264年11月16日病逝於臨安,在位40年,享年60歲,葬於會稽附近的永穆陵。

被盜事件

1278年,元兵剛剛攻破南宋京城杭州,沒過幾個月,當時的江南佛教總管、西域僧人楊璉真伽就開始了對南宋皇陵瘋狂的盜掘。
楊璉真伽首先打開了宋理宗的永穆陵,傳說當時打開墓穴時,一道白氣沖了出來。楊璉真伽不僅盜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而且把宋理宗的屍體也拖了出來,在樹上倒掛了3天,把理宗肚子裡用來防腐的水銀泄了出來。這還不算,他還喪心病狂地把宋理宗的頭顱解下來,做成飲酒用的器皿,因為西域僧人有一個習俗,用人的頭骨做器皿可以招福去災。據說,當時一個盜墓人把宋理宗身下墊的一張蓆子拉出來後往地下一摔,聽到發出金屬的聲音,拿起來仔細一看,原來是純金絲編的。從宋理宗的墓中,還盜出了唐代楊貴妃生前最喜愛的一些寶物。
骷髏碗骷髏碗

後世保護

明初,朱元璋下詔令重新修復宋六陵,並想辦法把宋理宗的頭骨從西域贖回來,重新埋到永穆陵中,而且每一座陵都重新樹上碑,並派了守陵人員,劃出宋六陵這塊地方不準砍伐,當時,這裡一片茂林。建國後,當地人民找到了已碎成3塊墊於牆腳的宋理宗永穆陵的墓基和墓碑,那墓碑上的龍身鱗花紋還清晰可見。1989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帝王陵墓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