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鎮(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永樂鎮)

永樂鎮(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永樂鎮)

永樂鎮地處關中腹地,位於涇陽縣城東9公里,北接三渠鎮,東鄰高陵區,南至崇文鎮,西鄰涇乾鎮。既是涇陽縣的東大門,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境內交通發達,西銅高速、西銅鐵路、西黃高速、三河公路縱貫南北,涇淳公路溝通東西。現屬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託管,由西安市代管。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地處西鹹經濟一體化發展前沿。省交通技術學院、省水利學校位居該鎮。轄區東西長6.9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995畝,下轄14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總人口8738戶32731人(其中:非農人口2629戶,7885人)。

永樂鎮是該縣工業重鎮,已形成以機械製造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鎮內有企業100餘家,個體工商戶1000餘戶。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4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樂鎮
  • 行政區類別:陝西省涇陽縣
  • 所屬地區:陝西省涇陽縣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3702
  • 地理位置:涇陽縣東部。東接高陵區,南連崇文鄉,西鄰涇乾鎮,北靠三渠鎮
  • 面積:25.5平方公里
  • 人口:3.27萬
  • 方言:關中東府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地原點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鹹陽站
  • 車牌代碼:陝D
  • 農民收入:7490元(2011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概況,農業,工業,人口民族,機構設定,內設機構,主要領導,鎮情村俗,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歷史上曾稱月落鎮,因逢月落一集得名,後更名為永樂鎮。
永樂鎮
解放前屬永賈鄉轄。解放後屬二區轄。
1956年撤區並鄉,為永樂鄉。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為永樂公社永樂管區。
1984年5月,設立鄉鎮制,為永樂鎮。

行政區劃

2015年,永樂鎮下轄一個社區,14個行政村。
永樂社區
永樂村
南吳村
都家村
永豐村
大齊村
磨子橋村
南橫流村
邵村
北橫流村
鐵孟村
尚家村
亢營村
田村
龐家村

地理環境

永樂鎮隸屬於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位於涇陽縣東部。東接高陵區,南連崇文鄉,西鄰涇乾鎮,北靠三渠鎮。總面積25.5平方公里,轄15個村(居)委會,人口3.23萬,耕地面積2.4萬畝。

經濟概況

農業

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耕地面積1.6萬畝,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
1990年,小麥產量為7530噸,玉米產量為8640噸,農業總產值3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95元。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以養殖、運輸、勞務輸出為主的多元化產業模式。

工業

建國後,隨著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集鎮逐漸繁榮。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集鎮建設得到長足發展。
永樂鎮區 位於城東9公里處。南北長1540米,東西寬1070米,面積164.8萬平方米。1989年,人口14370人。
清同治以前,鎮區繁榮,城池俱備,商業興旺,後因回漢衝突,城池被毀,街市蕭條。至民國初,鎮區荒草掩徑,荊茼蔽人。二十四年(1935),鹹銅鐵路過境通車,鎮東設火車站,鎮區開始復興。當時,鎮區有兩個“丁”字形共4條街道,沿街設有山貨、瓷器、文具、百貨、藥材等私人商號數十家,鐵業、木業、釀造業等私營手工業小作坊十餘家。鎮南門外,有宋美齡所建的打包廠(現為五○二部隊駐地)。
建國後,鎮區建設進入新時期。1989年,拓寬西馬路大街,新修南北、東西兩條排水暗渠。鎮區商業、服務業門類齊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及陝西省水利技工學校、省齒輪廠、省第三棉紡織機械廠、地質部第二綜合物探大隊修配廠、縣油脂廠、縣麵粉廠、縣永樂棉絨廠等企事業單位。涇(陽)高(陵)、永(樂)涇(河)公路穿境而過。現已成為永樂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近年來,永樂鎮依託優越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環境,準確定位,全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著力打造現代裝備製造業基地,2003年建成了涇陽工業密集區永樂工業園,先後引進殼牌統一石化、台灣鉅和木業、香港金盾紡織、石羊食品、溫州電器、鋰電產業、地理信息產業等國內知名企業70餘家,投資資金60多億元,初步形成了以裝備製造、機械加工、紡織機械等行業為主的製造業集群產業基地。永樂工業園已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的領頭羊和主力軍。現在園區規模已達10.5平方公里,園區發展日新月異。
近年來,該鎮按照“凝心聚力求和諧,盡心盡力抓招商,高點定位謀發展、紮實推進新農村,全力打造明星鎮”的總體工作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推進園區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2008年底,園區入駐企業達到53個,正式投產25個,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全鎮社會生產總值達到9.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27元。

人口民族

1990年,全鎮共有4126戶18564人,其中,農業人口16280,非農業人口890人。
2000年,全鎮共有4869戶19217人,其中,農業人口17915,非農業人口2402人。
2010年,全鎮共有8738戶32731人,其中,非農人口2629戶,非農業人口7885人。

機構設定

內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
負責人:文泉淞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宣傳、紀檢、監察、統戰、人事、機構編制、武裝、信訪、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日常工作;負責本鄉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年度統計、考核和獎懲工作。搞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各綜合辦事機構和事業單位之間的工作關係;組織起草或審核以鄉鎮黨委、政府名義發布的公文;督促檢查鄉鎮黨委、政府各項決議和領導指示執行落實情況,並跟蹤調研,做好上傳下達。負責本鄉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年度工作目標的制定、考核和獎懲工作;負責黨委、政府的日常事務和機關後勤工作,辦理黨委、人大主席團、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
負責人:陳大朝
主要職責:宣傳、貫徹執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方針、政策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並組織實施本鄉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計畫;領導、指導、組織、協調駐鄉鎮單位和所轄村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對本鄉鎮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決定獎懲;辦理本級政府和上級交辦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其他任務;負責本鄉鎮安全監督管理日常工作,協助上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調查處理各類安全事件。
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辦公室
負責人:王超
主要職責:負責制定文化、教育、衛生、廣播電視、科技、民政等工作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本鄉鎮的醫療和勞務輸出與再就業等工作;負責農業、工貿;制定鄉鎮、村經濟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鄉鎮企業、村辦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計畫並督促落實,重點為企業的管理、生產、經營、技術改造和職工的業務培訓提供良好的服務;搞好鄉村市場、商業網點等第三產業的建設及行政管理工作,協調工商、稅務、供電、金融、保險等部門,為農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負責鄉鎮扶貧開發的組織協調,擬定扶貧項目的實施方案,指導扶貧項目建設,督促扶貧項目落實。
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
負責人:陳剛明
主要職責:擬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控制和計畫生育年度計畫,搞好計畫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財政辦公室
負責人:宋伯倫
主要職責: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財政的有關法律法規,編制鄉鎮中長期財政計畫和年度財政預算草案,執行批准的財政預算;編制鄉鎮年度財政決算;監督和管理鄉鎮各項財政收支;指導鄉鎮管理好用好集體資金,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組織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的征管以及其他應屬於財政管理和為農業經濟服務的工作。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楊前祿同志: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歐陽傑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稅、金融、招商引資工作,聯繫麼店社區。 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羅詩銘同志: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黨建、群團、工會、兩新組織、老幹部、信訪、考核、機關管理工作,聯繫陳家社區。 黨委委員、副鎮長張祖林同志:分管移民、地災、蓄水安全工作,聯繫大壩村。 黨委委員、副鎮長李德平同志:負責武裝工作,分管政法、平安創建、大安全、食品藥品監督、人防、消防、禁種鏟毒、"打非"、應急管理工作,聯繫鐵甲村。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柳 江同志:負責宣傳、新聞、廣播電視、文化、體育、精神文明、學習型黨組織、文明單位建設工作,分管抗災救災、扶貧開發、民政、殘聯、商貿流通、村務公開、統計工作,聯繫江南社區。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饒雲美同志:負責紀檢、人事監察工作,分管教育、衛生、社保、勞務、服務大廳工作,聯繫豐收村。 黨委委員、副鎮長趙 斌同志:分管農業、林業、水利、畜牧、氣象、臍橙、市政、國土和建設管理、環境保護、造、新農村建設、對口支援、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聯繫永樂村。 黨委委員、統戰委員陳國富同志:負責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分管科技、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工作,聯繫長凼村。 黨委委員、副鎮長李曉婭同志:分管交通、人口與計畫生育、旅遊工作,聯繫白龍村。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匡小剛同志:負責黨建、群團、老幹部、組織、人事工作,分管黨政務公開工作,協助管理機關的辦文辦會工作,聯繫酒溜村。

鎮情村俗

永樂鎮民風淳厚,鄉鄰和睦,鎮民以誠待人,熱情好客;崇尚勤勞致富,鄙棄不義之財;以尊老愛幼為榮,蔚扶危助困成風。民俗高雅,志趣端莊。平時聽歌唱曲,節日觀花燈唱秦腔,成為該鎮的一大特色,為這片土地增添了不少生氣。

風景名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於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距西安36公里,1977年動工,1978年建成,它是新中國測繪事業獨立自主的象徵。
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國家大地原點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國家大地原點
大地原點”亦稱“大地基準點”,即國家水平控制網中推算大地坐標的起標點。原點並不是指中國的幾何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原點是國家地理坐標系的基準點。大地基準點是建立國家大地坐標系統和推算大地坐標的原始點。它不但在各項建設和科學技術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象徵著國家的尊嚴。
建國初期,我國使用的大地測量坐標系統是從前蘇聯測過來的,其坐標原點是前蘇聯玻爾可夫天文台,這種狀況與我國的建設和發展極不相稱。為此,國家有關方面決定建立我國獨立的大地坐標系統。從1975年開始組織人力,蒐集分析了大量資料,並根據“原點”的要求,對鄭州、武漢、西安、蘭州等地的地形、地質、大地構造、天文、重力和大地測量等因素實地考察、綜合分析,最後將我國的大地原點,確定在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境內。

著名人物

張鴻鈞,號抱一閣主,1944年出生於涇陽縣永樂鎮田村人。張鴻鈞幼承家學,醉心書畫,少時已名斐鄉里;因其多才多藝,被選調在基層工作。不久由縣文化館調任陝西賓館,現就職於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高級美術師、著名書畫藝術家。歷任陝西華聯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陝西直屬機關書畫協會副會長、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會顧問等職。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