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茶文化節

永川茶文化節

於4月23日至26日舉辦的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川茶文化節
  • 時間:2003年
  • 地點:中國重慶永川
  • 性質:國際茶文化旅遊節
引言,深遠意義,茶產業、茶文化與旅遊,茶與旅遊相得益彰,活動,第五屆永川茶文化節開幕,

引言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茶產業在全世界的推廣和發展令炎黃子孫引以自豪。
西部是茶的發源地之一,但目前茶產業的發展已遠遠落後於東部地區,豐富的茶資源亟待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
2003年4月23日,一個令中國乃世界茶界矚目的日子。這天,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將在共和國最年輕直轄市的衛星城——重慶永川市拉開帷幕。

深遠意義

於4月23日至26日舉辦的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以綠色、自然、健康、休閒為主題,以探索茶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特色觀光旅遊新思路,加快西部茶產業發展為目的,是一次規格高、規模大、跨區域、國際性並集特色旅遊、茶文化、茶產業開發為一體的重要涉外經貿活動,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首次在中國西部舉辦的一屆茶業界盛會。
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具有規格高、規模大、商貿性強、影響深遠四個方面的特點。
茶文化節茶文化節
規格高:該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由永川市人民政府、重慶市旅遊局、重慶市農業局承辦。該節組委會聘請中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擔任名譽主任,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際瓦、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楓擔任組委會主任,中華茶人聯誼會會長高麟溢、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梅峰、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查良庸、日本茶鄉博物館館長小泊重洋、韓國茶人聯合會會長朴權欽等人出任組委會顧問。組委會成員單位由重慶市外經貿委、重慶市公安局、重慶市教委、重慶海關、重慶日報社、西南師範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近30個重慶市級部門及全國知名院校組成。從邀請客商來看,屆時將有東南亞及歐洲部分國家的茶界知名人士參會。從活動內容來看,無論是“茶文化與旅遊”國際學術研討會,還是國際茶藝茶道邀請賽,均由永川市人民政府和西南農業大學共同承辦,具備國際水準,由於該節的規格高,重慶市人民政府將之作為2003年第八屆重慶市“一會一節”的重要內容統籌安排。
規模大:應邀參會客商將達1100多名,其中,來自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歐洲部分國家的茶界知名人士和茶葉生產商、採購商就將達500餘名。據組委會估計,活動期間,參會客商及遊客數將達50萬人次。
商貿性強: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舉辦國際茶博覽交易會,屆時,八方茶商雲集,五洲香茗薈萃,從而使該節成為中國境內最大的茶葉及相關產品的專業化國際展覽會,是獲取最新茶業市場信息,了解茶產業發展趨勢和廣泛接觸投資夥伴的最佳場所。
影響深遠:國際茶文化旅遊節的成功舉辦,必將對巴渝乃至中國西部茶文化特色旅遊及茶產業的發展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茶聖陸羽在《茶經》一書中開篇就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諸多史料證實,茶樹起源於巴渝。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無論是重慶、四川,還是中國西部,雖有豐富的茶資源,目前茶產業、茶經濟的發展狀況均不盡人意,面臨茶園老化、品種落後、管理粗放、經濟效益差等問題。如何乘西部大開發東風,實現茶產業、茶經濟的新跨越已成為諸多有識之士十分關注的問題。此次國際茶文化旅遊節以探索茶文化特色旅遊發展新思路,加快茶產業發展步伐為目的,屆時,世界茶人薈萃,八方茶商雲集,品香茗、話茶經,共為西部茶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永川也將利用茶博覽交易會的契機,打造西部茶都,從而在東西部架起經濟貿易的新橋樑,這必將對整個西部茶經濟的發展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

茶產業、茶文化與旅遊

永川古為梁州屬地,自唐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置縣,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歷為古昌州治所在地。解放後歷為江津專員公署、永川行署駐地。1992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永川撤縣建市,1998年被確定為國家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市。
永川地處成渝兩大城市的中軸線上,背靠四川腹地,面臨三峽庫區,歷來是重慶西部和川東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通訊信息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能源供給中心、金融中心,是重慶二級經濟圈。
永川是重慶西部的地區性中心城市,重慶主城區外的四大經濟支撐點之一,轄區面積1576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其中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0萬。
永川基礎設施完善,市內交通便捷,道路寬敞,環境優美,水電氣充足,電信網路健全,通訊設施先進。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橫貫全境,陸上交通四通八達。長江穿越市境南部,水運便捷可達沿江各大城市。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僅90公里,航空可達國內大中城市和日本、香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城市功能齊全,市場體系完善,市場輻射功能進一步擴大,渝西商貿中心已初步形成。金融服務機構眾多,已形成了以中央銀行、專業銀行、商業銀行為主的多元化金融體系。
近年來,永川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綜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持續改善。2002年,永川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70億元。

茶與旅遊相得益彰

永川地處重慶西部,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人口106萬,是國家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市和渝西地區性中心城市,舉辦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永川茶產業歷史悠久,旅遊業發展迅猛。轄區茶山上有規模居亞洲第一的2萬畝大型連片茶園,並有各類珍貴的野生茶樹十餘種。重慶市茶葉研究所(原為四川省茶葉研究所)1962年便搬遷於此,開發出的各類茶葉品種,在川渝及陝西等西部省份得到廣泛推廣。1963年10月3日,朱德總司令來到茶山,親口品嘗了山上所產的茶葉,並對茶園的建設子以了高度評價。前蘇聯、日本、巴基斯坦的專家、學者也多次到茶山學習考察。2001年,永川產茶量達2500餘噸,連同茶葉新品種的開發推廣產生的效益,整個茶產業產值達1.5億元。從1997年起,永川抓住2萬畝連片茶園與6萬畝竹海景觀融為一體這一獨特的旅遊資源,在大力發展茶產業的同時,打造茶山竹海旅遊品牌.使茶文化、竹文化與旅遊業相互促進與融合,初步形成廠以茶園風情、茶俗茶藝博覽、品茶食茶和竹海尋幽、賞購精美竹藝、品味竹宴美食為主要內容的茶文化、竹文化特色旅遊產品。遊客徜徉茶山竹海,滿目蔥蘢,綠影婆娑,採茶姑娘翩躚於茶樹間,茶歌飛揚,笑語繞園,加上價廉物美的餐飲、住宿,熱情周到的服務,給人美不勝收、其樂無窮的感覺。永川茶山竹海和占地5000畝的重慶野生動物世界,2001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近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億多元,兩項指標均居重慶各區市縣前列。茶文化與旅遊業的相互融合、發展,是永川舉辦此次茶文化旅遊節的優勢所在。
此外,永川歷史悠久、交通便捷、物產豐饒、商貿發達,城市形象良好,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配備,均已具備了舉辦大型國際性盛會的能力。

活動

2003年中國·重慶“茶文化與旅遊”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永川花文化旅遊節搶票活動第五屆永川花文化旅遊節搶票活動
2003年中國·重慶首屆“中華茶藝杯”國際茶藝茶道邀請賽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第二屆二次理事會
2003年中國·重慶“西部茶與旅遊”書畫作品展
2003年中國·重慶國際茶博覽交易會
“西部茶歌”文藝晚會暨國際茶藝茶道邀請賽頒獎
第五屆永川茶文化旅遊節將於2012年5月18日開幕

第五屆永川茶文化節開幕

18日晚,永川體育中心賓客雲集,群星燦爛,倍受關注的第五屆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在這裡隆重開幕了。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事忠宣布第五屆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開幕。
茶文化節開幕茶文化節開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