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橋(龍泉市永和橋)

永和橋(龍泉市永和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永和橋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安仁鎮項邊村,原名永寧橋,始建於明成化元年(1465年),取名永寧,清順治間毀於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易名永和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和橋
  • 原名:永寧橋
  • 建立時間:明成化元年(1465年)
  • 橋長:125.7米
  • 橋寬:6.40-7.50米
  • 矢高:13米
內容介紹,天津永和橋,浙江永和橋,介紹,歷史,保護,河南永和橋,地圖信息,

內容介紹

永和橋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智慧的結晶,在橋樑史上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三墩四孔,木構懸臂式。木石結構。東西走向,長125.7,寬6.40-7.50米,矢高13米。
條石錯縫平砌橋墩,墩寬均為2.80米,南向有分水雁翅,墩上木樑雙向平衡展出,逐層加距伸出,縱鋪橋面。橋上廊屋42間,重檐頂。
當心間屋頂升起,為歇山頂,翼角起翹。1991-1999年曾多次維修加固。

天津永和橋

永和橋,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位於中國天津市,津漢公路(天津至漢沽)跨越永定新河的公路橋。
1987年建成。設計抗震烈度8度。橋樑為全長512.4米的五跨連續梁,分跨26.15+99.85+260+99.85+26.55米,懸掛於雙塔的梁長468米,除端跨(2米×41.6米)為就地灌築外,其餘全部為120噸重的混凝土預製件74塊懸臂拼裝膠接而成。
橋面寬13.6米,梁高2米,帶風嘴。門型橋塔高55.8米 ,滑升模板施工。主墩用沉井基礎,其他墩台用高樁承台。
唐山大地震曾使漢沽大橋、灤河大橋發生岸坡滑移,永和橋處於強地震帶,為避免橋台滑移破壞主孔,故選用5孔連續梁漂浮體系。

浙江永和橋

介紹

永和橋,位於浙江省龍泉市安仁鎮,橫臥西溪之上。是一座木石結構的懸臂式廊橋。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清初毀於火,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重建,其後屢有修葺。橋五墩四孔,全長約125米,寬7米,橋墩用條石砌築,石墩上置懸挑木數層,構成懸臂結構,再架以木樑,鋪橋板。橋上覆44間重檐廊屋,橋側圍以欄桿。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古代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
永和橋
永和橋在安仁鎮項邊村。原名永寧橋,取名永寧,清順治間毀於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易名永和橋。三墩四孔,木構懸臂式。木石結構。東西走向,長125.7,寬6.40-7.50米,矢高13米。條石錯縫平砌橋墩,墩寬均為2.80米,南向有分水雁翅,墩上木樑雙向平衡展出,逐層加距伸出,縱鋪橋面。橋上廊屋42間,重檐頂。當心間屋頂升起,為歇山頂,翼角起翹。1991-1999年曾多次維修加固。
永和橋
浙江龍泉永和橋
永和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清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永和橋,位於龍泉市東大門的安仁鎮,即麗浦線95公里處,原為浙閩行旅必經之地,為濟川、龍慶三大名橋唯一倖存的古橋建築。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橋工藝精湛,別具匠心,有一定科研價值。全橋長125.7米,寬7.5米(至檐水;《龍泉縣誌》(1994年版)為6.4米,是橋中閣處內寬;《龍泉縣交通志》(1993年版)為5.55米,是內寬。),高13米,2台、3墩、4孔,也稱5墩4孔,謂:“5墩4孔”,此橋與眾不同,先做好5個墩,兩橋頭堡(台)是在原兩橋墩邊做上來的。淨跨(自東至西)14.3+18.4+17.1+16.9米不等。系木石結構,簡支懸臂組合,墩、台用條石乾砌,頂部有縱橫聯搭疊木7層,層層挑出,構成懸臂,橋跨用巨松,中徑40—60厘米許,長與淨跨相近,每孔9根,上覆硬木橋面板。全橋有橋屋42間,中有橋閣(閣東15間,閣西26間),兩端有四層七檐牌樓式的橋頭1座,斗拱層疊,飛檐四起,雙檐的廊屋橋。檐口與風雨板之間,開設條窗,樑柱間有雀替,兩旁設條式座凳,供行人歇息,觀賞。兩端橋頭各有條石踏垛,東頭26級,西頭27級,自上而下,連線街坊,東西橋頭上懸掛《永和橋》匾額,原匾額“文革”期間被炸,現匾額是省博物館原館長汪濟英書。全橋雕樑畫棟,十分壯觀,1984年省道53改線經過安仁,於永和橋下游80米處,新建公路橋——安仁橋(金以林書),兩橋並架,更為壯觀。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橋是浙江省歷史悠久、建築精美、保存較好的大跨度古橋之一,1981年7月列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文保單位。

歷史

永和橋建於明成化(1465—1487)年間,原名“永寧橋”,由里人劉養懷、項舜恭募建,清順治年間毀於火。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劉燦、項鎬倡募三千金重建,改名“永和橋”。相傳此橋初建時,當地項邊(西溪)、劉坊(南澗)、黃石玄(東湖)三村對橋址的意見不一致,黃石玄認為建在安仁村口,河東日升河西月下兩山接聯龍脈,攔住“風水”,可以使村莊興旺,人才輩出;劉、項兩坊要建現址,橫跨安仁溪上,使“隔河千里,變通途”,便於生活,發展經濟;爭論不休。黃石玄賭氣不乾。橋建成後,取名“永安橋”。1981年在西橋頭路底下發現一塊長1.2米,高0.53米,厚0.1米,陽刻楷書《永安橋》青石板的橋碑,現存放在永和橋西頭上。對黃石玄村娶親嫁女,不給新娘子橋上過。黃石玄村在村東方仙坑出口處,建一座新橋,橋長17.5米,高9.2米,單孔,上有廊屋6間,木石結構。劉坊、項邊村娶親嫁女,黃石玄村也不給新娘子新橋上過……。(1984年省道53改線經安仁開通後,該橋距公路近在口尺尺,失去當年龍泉市東大門出境去雲和縣等地的通道地位,廊屋傾斜,倒塌,現存單孔石拱橋。)為此曾多次使喜事辦得不能稱心如意。重建時,龍泉縣知縣出面調解,三村以團結和好為重,共同籌資復建,故改名“永和橋”。娶親嫁女,不給為難。清鹹豐五年(1855)洪水毀2墩,六年重修。光緒十六年(1889)洪水沖壞石墩二座,里人項募修,劉高懷督工重修,耗金千餘元,歷經一年竣工。宣統三年(1911)山洪暴發,再次沖圯2墩,次年重修加固。民國三年(1914)知縣楊毓琦撥款修建。解放後人民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理。 浙江龍泉永和橋的牌匾民國元年(1912)秋,大橋被洪水沖塌21間(橋閣至西頭實地引橋),民國四年修復。佛櫃裡重塑了3尊神像,中是關公(護橋神)坐姿,兩邊分別立著關平和周倉;在櫃前欄額坊上雕了1尊二尺多高的魁星,他“金雞獨立”,手拿大筆;橋西頭有龍母仙娘和觀音佛櫃,現已被拆除。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大橋,民間流傳著很多故事,動人的場面,對大橋的描述等。有民間故事“永和橋”(《龍泉縣誌》1994版,660—662頁);有項昌文飛石造橋從破石欄到安仁,4里多長的運石人龍隊伍;發出告示招賢,有大力士都前來安仁扛橋苗;發動民眾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樹出樹,至今在大丘另還流傳著,“下處樹林砍橋苗,運到安仁造大橋,大橋本是劉項造,一頭石板(實地部分中心用條石鋪設)一頭橋。”里人劉篤材贊曰:“風帆葉葉漾中流,兩岸疏林繪晚秋。橫鎖彩虹分玉鏡,鐘靈不亞古槎洲。”
橋兩頭有柵欄大門,每逢大雨河水奔騰澎湃時,為了減少橋樑振動,關上大門,橋上人畜不給通行。這門1935年國民黨軍隊與紅軍作戰時在橋上築工事時損壞。此門2002年8月重做修復。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橋歷來是雲(和)龍(泉)兩縣客商的重要通道。現雖已新建公路和橋樑,但永和橋如今仍是當地民眾來往通道,也是人們工余飯後休息、觀賞的一處獨特的場所;安仁鎮是浙江省百個旅遊城鎮之一,包括永和橋、天平山、古窯址、仙宮湖是旅遊觀光的重要景觀。1984年浙江電視台拍攝了古橋雄姿,被列為《甌江風光》一景。永和橋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智慧的結晶,在橋樑史上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永和橋在文革中受盡劫難,遍體鱗傷。被炸掉了《永和橋》兩頭的牌匾;近80塊橋凳板,為批鬥當權派搭台,每次有去無回;電燈電線蕩然無存;大字報舊痕斑駁;廊屋多處漏水;檔雨板搖晃欲墜;橋兩頭雜物木材成堆;唯一的永和橋歷史“見證人”——碑誌被打入“水牢”……。所有這些,都嚴重破壞了景觀並危及古橋的安全。對此,各級領導都很重視的,也十分焦慮,表示要想辦法整頓和維修。
1978年6月,在大橋上開闢了一個宣傳陣地,介紹永和橋的歷史、作用以及文物價值。還組織人員編寫關於永和橋的文章,《永和橋》的民間故事,在區《文化生活》、《龍泉縣民間故事》書刊上發表。以後又編寫了《永和橋詩歌》、特寫《永和橋今昔》、風物誌《永和橋》、《永和橋拍電視了》、《願永和橋千秋長存》、文史資料《安仁永和橋覽勝》等文章相繼在區、縣書刊上發表。1979年9月又製作二塊《永和橋》匾額掛上兩橋頭。這些宣傳工作使永和橋產生了生命,在人們的心目中樹立起它的歷史形象。因此,大家對古橋開始刮目相看,有去速寫的、有去拍照留念的,紛至沓來,絡繹不絕。領導和民眾也行動起來,積極投入護橋活動。安仁鎮政府於1980年5月12日、9月28日、1981年2月1日幾次發布通告,限期農戶搬走堆在橋內外的一切雜物和樹木。要求廣大民眾愛護大橋一瓦、一木、一燈、一(電)線。特別關照抽菸者,菸頭一定要朝順風方向往橋外丟。1980年5月10、11、12日區中、國小校的師生800多人,拿著臉盆掃把,清洗打掃了橋上文革遺留的標語和垃圾。5月12日三坊電廠職工也義務為大橋重新裝上電燈。為了修漏補板,我們把籌集的一點有限資金用到刀口上,到湖尖下村,去發動民眾為修大橋出力,以幾十元一立方米的價格購買木料,並和鄉親一起上山找又大又直的材料一段一段進行丈量砍伐,保證了搶修的需要。在做好愛護橋上設施宣傳的同時,我們又在每塊橋凳下面做上記號,噴寫“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八個大字。二十多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民眾是關心和愛護文物的,從未丟失和損壞橋凳、電燈等設施。
永和橋永和橋
永和橋原有塊碑誌,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文革期間被當作“四舊”給搬掉了。許多有見識的人對此碑的下落非常關心,迫切要求找回再立原處。為此我們多年打聽,後得知是在文革期間被搬去做了橋頭電廠水輪機底下的墊石。但確切位置仍搞不清,無法取出。通過對近百人的走訪,最後確定碑誌是在水輪機室的最下層。在項邊村黨支部、村委會和廣大民眾的支持下,經過幾天的辛勞,挖開地面,又用葫蘆吊去幾百斤重的五塊石板,終於見到了埋在水中的碑誌。可是,碑誌的四周已被混凝土澆灌,水輪機室底下又不能站人,要把幾百斤重的太湖石碑誌完好無損地取出來,是困難重重。如果把洞口挖大,上面的機房就可能坍塌。1986年11月24日下午,這塊高160厘米、寬81厘米、厚8厘米中華民族四年的《修築永和橋志》碑從鋼筋混凝土底下挖掘了出來,使冤存水底20年的《修築永和橋志》重見天日,被重新豎立在永和橋的西頭,為永和橋增光添彩。
永和橋永和橋

保護

永和橋經歷了500多年的風風雨雨,由於年長漸老,更體現它的研究價值,被列入省(1989年12月)、市(1981年7月)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年老體弱、多病”,更加體現出各級領導和民眾對它愛惜的赤心和誠心。解放後50年裡就經受了多次的浩劫和考驗。 1964年,龍泉縣人民政府撥款,由安仁手工業聯社負責對西頭第4墩,墩體用兩個鐵箍、分水刀用三角鐵進行加固。1963年,東頭半橋橋屋上的椽、梁、風雨板、瓦片幾乎全部重修,做上全部橋凳。
1983年3月、1984年7月進行一些小的維修。裝上電燈、調換部分橋板、風雨板,做上部分橋凳。
1979至1980年因破、爛,前後曾三次發生火災,一次是6月的一天中午,安仁中學學生在橋下洗澡發現4號墩上有火苗;再次是一瘋子鑽在中間橋墩上燒起;第三次是西頭橋下往上燒,橋上煙霧迷熳,人都無法行走。這幾次火災,安仁中學的師生髮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他們有組織,一個人拿一隻臉盆和民眾一起進行撲救。
永和橋永和橋
1983年的洪水把東2號墩邊上沖一個41.8米2的大窟,原因是公路改線,搬去橋下溪灘(中學操場)引起。1984年5月修復。
浙江龍泉永和橋橋頭風光
1983年8月11日,安仁區公所發了16號檔案“關於不準在永和橋基搬石的通知”。 1988年7月5日,下午2:30—8時,龍捲風夾帶冰雹降臨安仁,永和橋被刮掉中間兩隻眺角(東南、西北),椽斷、瓦飛,使橋屋漏水更加嚴重。頓時安仁成了滿街、道路都是瓦礫。總計經濟損失45.3萬元。是年8月30日,安仁區公所寫了“關於要求給予撥款維修永和橋的報告”。11月22日,龍泉縣趙縣長、城建局領導等6人來永和橋考察損壞情況並決定:因財力有限,這次只能從集鎮建設中拿出3000元,解決漏水問題。
這次修理由項邊葉時隆負責,在修復眺角上碰到難題。在修復古建築時要“修舊如舊”,原先的眺角是用瓦片做起來,彎度大,又具藝術性,有“祥雲騰空”感覺。用原先的辦法復原比較困難。就想了用水泥製作,把完好的兩種規格的眺角用硬紙板畫下,量下翹起的角度,根據圖樣做好模具,澆灌鋼肋混凝土,增強牢固度。這樣做遠看樣子很逼真。這次修理重做四個眺角。
1990年8月20日安仁地區降水量為145毫米,河水猛漲,晚9:30時,劉坊村頭進水,水壩倒塌,永和橋護水坡被沖1000多平方米,而且被沖的部位都在橋墩周圍。縣交通局領導親臨現場提出採取緊急保護措施方案,並撥款1100元應急,是年10月,暫告一段落。
浙江龍泉永和橋風貌
1991年1—5月2日,交通局工程隊負責修復護水坡和西頭第4號墩周圍加固,縣交通局撥款48000多元。這次修理石頭不是用鵝卵石,而是用塊石,太嫩;橋墩周圍加固未用殼子板,鋼筋。所以這個橋墩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1986年12月22日,永和橋上照明接入電網,由於下半夜電壓高,燈泡燒壞嚴重。1992年4月,安仁林業站出資100元,改裝成每兩盞串聯接法,延長燈泡壽命。2001年電網改造後,電壓穩,又改接成並聯
1992年10月15—22日,麗水地區古建築測繪研討會在安仁舉行,對永和橋進行了測繪工作。為今後維修等提供科學依據。
1993年2月13日,省博物館館長汪濟英書《永和橋》匾掛在永和橋兩橋頭。
1993年7月8日至9月20日,修復兩橋頭的斗拱和雕刻圖案部件。
1994年8月22日,由於17號颱風的影響,早2:30分洪水再次襲沖永和橋,把搶修的支撐單排架樹木全部沖走,使耗資一萬多,動用民工100多個的工程,毀於一旦。使危在旦夕的橋樑傾斜,十分危險,鎮政府電報告急。
中共龍泉市委、市政府迅速採取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工程技術人員親臨現場制訂搶修措施方案。省政府秘書長魯松庭,地區專員徐培金,6月21日到永和橋下溪灘考察險情,提出搶險措施,並指示明天馬上動工。22日再次到現場,要求迅速搶修好。人們耳聞目睹了永和橋的幾次火災、水災,是對人們心靈的測試,更加認識一定要把永和橋修好,使它更加堅不可摧。

河南永和橋

河南省安陽名勝古蹟永和橋,亦稱永定橋,位於安陽城東20公里永和集村,洹河故道。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為拱券石橋,全長39.5米,寬6.8米,現露高8米。三個橋券,雕刻精秀。中間大券正中,雕刻一條巨形蛟龍頭,怒目俯視,龍鬚倒豎,二爪各攥一火焰寶珠,形象逼真。兩側雕龍乘雲,飛馬騰空,雄獅怒吼,牛躍羊跳。兩個小券正中,分別雕刻蛟龍頭和王字虎,兩側雕刻蔓草卷葉。橋欄由石欄板、望柱、抱鼓石構成。欄板浮雕歷史故事和各種花卉,望柱之上雕雄獅和仙桃,呈跳獅捕仙桃之勢。該橋石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永和橋創建於隋代。《舊五代史·梁太祖本紀》載:“魏軍屯於內黃,丙辰,帝與之接戰,自內黃至永定橋。”《省通志》載:“永和橋在府城東四十里,即此橋,宋改永定縣為永和,故橋也易名”。說明該橋原以永定縣而稱永定橋,宋改永定縣為永和,而橋也改為永和橋。《嘉靖彰德府志》載:“大明弘治六年(1493年),知府鮑愷重修東有永和橋。”永和集為平原,該橋千餘立方的橋石全由百里之外的西山運來,修建此橋工程艱巨。千四百餘年來,一直使用,充分展示出古代工匠造橋技術之高超。永和橋弧長略短於趙州橋,堪稱中原第一橋。由於年深日久,橋面已被磨得錚光溜滑。中間有兩道車轍痕跡,轍深8厘米,寬13厘米,兩轍相距1.27米,對研究古代車馬工具演變情況有著重要意義。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永和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