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渡口街道

水渡口街道

水渡口街道地處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東連京滬路辦事處,南與市經濟開發區、西連淮海街道辦事處,北鄰淮陰區,屬城郊結合型街道,新長鐵路穿境而過。土地面積約7.4平方公里,是淮安市委、市政府建設淮安特大城市規劃的中心區域。下轄健康路、東郊、新建、洪福、果園、果林場、團汪7個村(居),2007年5月,增設東方麗景和清新花苑社區居委會。它們由西向東呈帶狀分布在古黃河南岸。轄區內共23277人(201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渡口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江蘇淮安清江浦區
  • 人口:23277人(2010年) 
概況,沿革,所獲榮譽,街道規模,經濟狀況,社會事業,

概況

清江浦區轄街道。地處淮安市區東部,南與市經濟開發區,北鄰淮陰區,屬城郊結合型街道。轄5個社區。新長鐵路穿境而過。

沿革

1965年底為清江市郊區公社,1983年為清河區郊區公社,1985年改城北鄉。1996年,城北鄉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轄西湖、窯汪、團結、革命、西郊、富強、繁榮、東郊、新建、洪福10個村委會和1個黃河果園。
2003年,水渡口街道轄健康路1個居委會,東郊、新建、洪福、團汪、黃河果園、果林場6個村委會。2007年5月,增設東方麗景和清新花苑社區。2010年,將長東街道的瀋陽路社區劃歸水渡口街道管轄,將水渡口街道的健康路社區劃歸淮海街道管轄,將水渡口街道的團汪社區、果林場社區劃歸白鷺湖街道管轄。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802006:~001 111瀋陽路社區 ~002 111東郊社區 ~003 111新建社區 ~004 111洪福社區 ~005 111果園社區
【2009年代碼】320802006:~001健康路社區 ~002東郊社區 ~003新建社區 ~004洪福社區 ~005團汪社區 ~006果園社區 ~007果林場社區
【約2007年資料】轄區東連京滬路辦事處,西連淮海街道,面積約7.4平方千米,人口2.4萬多人。轄健康路、東郊、東方麗景、新建、洪福、果園、果林場、團汪、清新花苑9個村(居)。健康路社區東起承德路,南至健康路,西至八二路,北依古黃河,面積72萬平方米、居民1045戶、約4000人,有黨校、財校、農校、水利局、水文局、機械局、汽車站等單位宿舍區以及水岸名宅怡園小區。清新花苑社區成立於2007年5月,轄區範圍為原團汪村和果林場,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1008戶、4000多人,入住小區的多為兩個村的拆遷戶。團汪村面積1.9平方千米,5個村民小組,619戶、1699人;清河新區建設涉及團汪村1、2、3、7四個小組,405戶村民。果林場面積1.7平方千米,3個村民小組,366戶、1248人;清河新區建設涉及果林場三個組,356戶村民。果園村位於水渡口東首,廢黃河南岸,東鄰寧漣高速公路,西與駕駛員培訓中心相接,南靠工業園區,4個村民小組,1個小區和1個生活大院,人口1280人;原屬於洪福村,1984-1986年在廢黃河灘上載植果樹1千多畝,取名黃河農場;1991年底從洪福村劃出成立黃河果園,2002年更名為果園村。洪福村位於杭州路東,新長鐵路以西,和平東路以南,深圳路以北,面積1平方千米,轄8個村民小組和洪福小區,人口2600多人。東方麗景社區東至杭州路,南至水渡口大道,西至濟南路,北至洪福渠,有2200戶、7000人;(新建村)原有住戶621戶,總人口2202人,土地1800畝,7個村民小組;2003年底因為缽池山公園建設需要,土地全部被徵用,2005年年底入住東方麗景社區;洪福村、機場村、果園村及商儲公司部分居民也安置在東方麗景社區。東郊村(社區)位於水渡口附近,東至城建中專交界、西至健康東路、南至和平東路、北至廢黃河,面積約1平方千米,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村委會和居委會),有7個村民小組,9個生活院,總人口1071戶、5184人,其中村民900多人。

所獲榮譽

水渡口街道兩年中先後獲2006年省農業廳農村集體財務規範化管理示範鄉鎮、2006年度市基層武裝工作規範化建設達標先進單位、2007年度淮安市模範基層工會、2007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對標找差、全省爭先”工程先進集體和2007年度全市模範街道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獲得省級“廉政文化示範街道”先進、2006、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零違建”先進集體、健康路社區2006年度被評為“市衛生示範社區”、“市十佳社區”、“省文明科普示範社區”,2007年榮獲“省充分就業社區”,團汪村2007年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街道規模

健康路社區東起承德路,南至健康路,西至八二路,北依古黃河,面積72萬平方米、居民1045戶、約4000人,有黨校、財校、農校、水利局、水文局、機械局、汽車站等單位宿舍區以及水岸名宅怡園小區。清新花苑社區成立於2007年5月,轄區範圍為原團汪村和果林場,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1008戶、4000多人,入住小區的多為兩個村的拆遷戶。團汪村面積1.9平方千米,5個村民小組,619戶、1699人;清河新區建設涉及團汪村1、2、3、7四個小組,405戶村民。果林場面積1.7平方千米,3個村民小組,366戶、1248人;清河新區建設涉及果林場三個組,356戶村民。果園村位於水渡口東首,廢黃河南岸,東鄰寧漣高速公路,西與駕駛員培訓中心相接,南靠工業園區,4個村民小組,1個小區和1個生活大院,人口1280人;原屬於洪福村,1984-1986年在廢黃河灘上載植果樹1千多畝,取名黃河農場;1991年底從洪福村劃出成立黃河果園,2002年更名為果園村。洪福村位於杭州路東,新長鐵路以西,和平東路以南,深圳路以北,面積1平方千米,轄8個村民小組和洪福小區,人口2600多人。東方麗景社區東至杭州路,南至水渡口大道,西至濟南路,北至洪福渠,有2200戶、7000人;(新建村)原有住戶621戶,總人口2202人,土地1800畝,7個村民小組;2003年底因為缽池山公園建設需要,土地全部被徵用,2005年年底入住東方麗景社區;洪福村、機場村、果園村及商儲公司部分居民也安置在東方麗景社區。東郊村(社區)位於水渡口附近,東至城建中專交界、西至健康東路、南至和平東路、北至廢黃河,面積約1平方千米,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村委會和居委會),有7個村民小組,9個生活院,總人口1071戶、5184人,其中村民900多人。
街道服務中心街道服務中心
水渡口街道

經濟狀況

2006年,由於清河新區的建設和洪福小區安置房工程建設,農業耕地面積為129.07,公頃,人均耕地0.024公頃,農業人口5355人,其中失地農民占70%。農民人均收入5814元,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777萬元。其中:種植業115萬元,林業340萬元,牧業307萬元,漁業15萬元。在農業生產中,多種經營產值占85.2%,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39.24萬元。在主要農產品中,糧食771.1噸、蔬菜2519.4噸、水產品40.8噸、生豬出欄2289頭、家禽6.49萬隻。2007年,由於清河新區進一步的擴大建設和洪福小區安置房工程建設,農業耕地面積只有51.27公頃,人均耕地0.01公頃,農業人口5355人,其中失地農民占90%。農民人均收入6832元,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650萬元。其中:種植業80萬元,林業270萬元,牧業300萬元,漁業15萬元。在農業生產中,多種經營產值占87.7%,村集體經濟純收入145.49萬元。在主要農產品中,糧食576.75噸、蔬菜160噸、生豬出欄1800頭、家禽8.5萬隻。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2376.3萬元、銷售50938.6萬元、利潤2260萬元、稅金2352萬元,2006年,引進項目15個,協定引資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000萬元,其中:5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以稅考核項目3個。重點項目新世紀豪園項目已實現當年1 億元的投資目標,工程2、3號樓已進入主體四層建設,1號樓地下部分已完工,進入地面建設。2007年,共簽定意向性投資項目8個,實際引進項目6個,億元以上項目2個,協定引資額5.5億元,到位資金1.5億元。重點項目豪斯頓連鎖旅店正在施工中,羅馬皇宮項目在建設裝潢中。

社會事業

2006年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32人。其中 “4050”困難群體再就業69人。開發就業崗位1661個。其中公益性崗位123個。培訓下崗失業人員380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012人。為下崗失業人員申辦社會保險補貼365人。其中個體工商戶232人,靈活就業133人。推薦小額貸款28人。全年舉辦招聘現場會5次共提供崗位2662個,對接成功47人。2007年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42人。其中 “4050”困難群體再就業40人。失地農民再就業217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1個。開發就業崗位1698個。其中公益性崗位126個。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38人,農村勞動力培訓1012人。為下崗失業人員申辦社會保險補貼501人。其中個體工商戶251人,靈活就業250人。推薦小額貸款30人。全年舉辦招聘現場會4次共提供崗位2269個,對接成功58人。參加醫保13178人。其中2007年新增居民醫療統籌參保5812人,續保4482人,基本醫療保險2904人。養老金擴面426人,新簽勞動契約743份,工傷、生育參保各308人。2006-2007年,街道共為民眾辦理城市低保293戶769人,農村低保30戶67人,實現應保盡保。服務以及流動人口管理等工作。計畫生育率99%,企事業組織法人責任制落實率100%,流動人口服務率98%以上,民眾滿意率98%以上,信息準確率99%,優質服務率95%以上,計畫生育合格村100%,計生知識普及率98%。2006年計畫生育獲省級先進單位稱號。
社區文化社區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