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營滿族鎮

水師營滿族鎮

水師營滿族鎮是齊齊哈爾昂昂溪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鎮。位於齊齊哈爾市境南部,東南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毗鄰。鎮政府駐地距齊齊哈爾市區約1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師營滿族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昂昂溪區
  • 下轄地區:水師營村、衙門滿族村、崔門村等
  • 政府駐地:水師營村
  • 電話區號:0452
  • 地理位置齊齊哈爾市東南部
  • 面積:199平方公里
  • 人口:10231人(2017年)
  • 方言:東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侯
  • 著名景點:水師森林溫泉度假村
  • 機場:三家子
  • 車牌代碼:黑B
歷史,行政區劃,經濟發展,所獲榮譽,

歷史

鎮名源於境內水師營屯名。清初,齊齊哈爾駐有水師營,此地借用水師為名。是時,水師營一帶已有小阿勒街屯、大巴爾虎屯、小巴爾虎屯等,隸屬齊齊哈爾副都統管轄。清末,先後隸屬黑水廳和龍江府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隸屬龍江縣管轄。東北淪陷後期,水師營一帶,分隸大民村和小阿拉街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龍東縣管轄。1948年3月撤銷龍東縣,復歸龍江縣,隸屬第十一區管轄。1951年7月,劃歸齊齊哈爾市,隸屬農村區管轄,1954年10月改隸榆樹屯區。1956年5月,並村劃鄉,設定水師營鄉。1958年12月,改稱和平人民公社水師管理區。1961年8月,並人大民農業分社。1962年從大民農業分社劃出設定水師營農業分社,1965年改為水師營公社,隸屬郊區管轄。1973年劃歸昂昂溪區管轄。1984年1月,改為水師營鄉。1990年9月,改設水師營滿族鎮。
水師營滿族鎮

行政區劃

全鎮共轄水師營、崔門、衙門、大巴虎、小巴虎、崔家店、平房、小阿拉街、哈欽崗子、小三家子等10個自然村,行政村為水師營村、崔門村、衙門村、巴虎村(大巴虎、小巴虎)、平房村(平房、三家子又名農科、哈欽崗子)、小阿拉街村(小阿拉街、崔家店)。常住人口10231人(2017年),滿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1.5%,非農業人口約5500人。鎮政府駐地水師營村。
截止2016年全鎮共轄6個村(其中兩個少數民族村)水師營村、衙門滿族村、崔門村、小阿拉街滿族村、平房村、巴虎村。

經濟發展

水師營滿族鎮一帶地處嫩江平原西部,地勢平坦,葦草資源豐富,為齊齊哈爾市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全鎮總面積19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3859.53萬畝,草原面積11.6萬畝,葦塘8萬畝,奶牛存欄9500頭,年產鮮奶24000噸,生豬存欄19500,年出欄生豬33000頭,肉牛存欄2000頭,年出欄肉牛3200頭,羊飼養量2500隻,家禽飼養量65萬羽,年出欄50萬羽。全鎮養魚水面28000畝,其中精養塘面積16000畝,自然水面12000畝,淡水魚產量700萬斤,鮮奶收購站點20個,2010年全鎮社會生產總值50000萬元,農業生產總值21000萬元,工業總產值230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6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105元(2011年初數據)。

所獲榮譽

1993年被國家林業部列為全國22個治沙試驗示範基地之一。
1994年被國家計委列為百個農村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
2000年被國家體改委列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2005年被評為省級文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