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鄉(湖南綏寧縣水口鄉)

水口鄉位於綏寧縣西北邊陲,成立於1984年6月,現轄水口、羅沙、新哨、曲溪、田凼、大浪江、侯 家、泌水、菖蒲江、茶山10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2605戶,近一萬人,主要少數民族有苗族、侗族和瑤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口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地理位置:湖南綏寧縣
鄉情簡介,優勢資源,特色產業,經濟發展,主要榮譽,“十一五”重點項目,2009年概況,

鄉情簡介

水口鄉位於綏寧縣西北邊陲,成立於1984年6月,現轄水口、羅沙、新哨、曲溪、田凼、大浪江、侯 家、泌水、菖蒲江、茶山10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2605戶,近一萬人,主要少數民族有苗族、侗族和瑤族等。
湖南省綏寧縣水口鄉湖南省綏寧縣水口鄉
全鄉總面積143951.8畝,其中林地面積122733.3餘畝,耕地6千餘畝,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7%,丘陵占21%,森林覆蓋率達76%。境內楠竹資源豐富,現有楠竹林面積4800畝。
【人文歷史】
該鄉主要是周、侯、吳、黃、楊、賀為主要姓氏,分布情況是:侯家村、泌水村以侯姓氏為主,水口村以周、賀姓氏為主,大浪江村以吳氏最多,新哨以侯、黃氏占多。
【名勝古蹟】
在水口村鄉政府後面的山上有一座南嶽寺廟,這裡海拔、高風光迤儷、古松參天,即便只站在半山腰就能夠俯瞰大半個水口村。這寺廟既是當地老百姓燒香拜佛之處,又是“6·19”洪災時轉移老百姓的安身之處。該廟抽籤靈驗,風景亮麗,故許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此外鄉還有大勝山、寶頂山等名勝景地。

優勢資源

水口鄉楠竹面積7300.7公頃,從面積上說在全縣排第二,但從立竹數來說是全縣第一;茶山村有100 多畝的茶油地。
湖南省綏寧縣水口鄉寶頂草原湖南省綏寧縣水口鄉寶頂草原

特色產業

曲溪村的巴西菇產業;泌水、田凼、曲溪的中藥種植和特種家禽餵養。

經濟發展

2005年該鄉GDP為400萬,財稅收入是76.49萬,農民人平純收入為2600元。支柱產業:楠竹產業、中藥材種植、食用仙人掌、食用菌種植、特種家禽養殖。

主要榮譽

該鄉取得的主要榮譽有:2004年度“先進基層團組織”、2004年度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度全縣新聞報導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度財稅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度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4年能源建設工作二等獎、2004年度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先進單位、2004年度組織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度科技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度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度全縣新聞報導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楠竹豐產培育先進單位”、2005年度全縣黨報黨刊發行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度林業工作目標管理第二名。

“十一五”重點項目

各村灌溉水渠建設,河道修復,農網改造,官水公路及村道修建,移動網擴覆工程,巴西菇種植,特種家禽養殖項目,中國小校封閉管理及教學改革,沼氣池修建,水口村新農村建設(改水、改廁、改欄,清理街道,修建水泥路,做好房屋規劃等)。

2009年概況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田凼村自籌資金21825元,修復河堤463米,建成13米長、3.6米寬橋樑一座,水口村自籌資金21400元,擴寬河道,修建河堤1200米,全鄉修建組道1800米,修復河堤1500米,完成農村改廁項目20戶;4、投資140萬元的水口加油站建成、營業,為來往水口的各種車輛加油提供了方便,為我鄉車主節省了不少開支,也改寫了我鄉民眾加油要到外鄉加油的歷史;5、通過全力爭取,鄉政府門口至水口村七組400米長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已經竣工,水口村電信基站、聯通基站和田凼村移動基站三個通訊基站項目建設圓滿完成,大浪江移動基站正在籌建當中,爭取在今年二季度動工建設;全鄉去年新建沼氣池30口;我鄉現已全面完成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參合農民8221人,籌資164420元,參合率達到90.7%;爭取農村低保戶名額300戶,解決了“6.19”受災農民及其他困難群體的部分生活困難問題;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全鄉共有2000餘名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創收近1200萬元。
該鄉建設了田凼村、水口村、曲溪村、羅沙村一批種植基地,共種植金銀花1100餘畝,2009年11月20日水口鄉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我們聯繫了6戶種養大戶,其中田凼黃民壽養雞、鴨,年出欄5000餘只,獲縣返鄉農民工創業典範稱號;羅沙村賀全陽養雞,年出欄4000餘只;茶山村徐小華養牛10頭,竹鼠420隻;田凼村趙秀元、曲溪村陶通壽分別種金銀花、玉竹等藥材總面積達107畝、124餘畝;泌水村陶繼章種茯苓3200窖。水口鄉土地流轉情況正常,其中瓦屋三星村袁有根以承包的方式在羅沙村種植厚朴2000畝,茶山村的徐亨坤、大浪江的吳秋松、曲溪村的陶通壽、新哨村的陶永利、羅沙村的楊時普共流轉土地785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