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細節

民主的細節

《民主的細節》是2009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瑜

基本介紹

  • 書名:民主的細節
  • 作者劉瑜
  • ISBN:978-75426-2958-6
  • 頁數:293
  • 定價:25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9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890×1240 1/32
  • 字數:23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講述了關於“美國的民主”的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

作品目錄

托克維爾的那場旅行
選誰都差不多
哪怕只增百分之一的稅
比道德制高點更高的
所謂秘訣
動什麼,不能動憲法
君讓臣下,臣可以不下
耳朵上的記號
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
金融危機里的左中右
公民社會篇
至少還有記憶
就這樣被你笑話
怎樣保護弱勢群體
對你罵罵罵不完
從問題到議題
他人瓦上霜
譁眾取寵主義
大學向左,草根向右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當美國要建柏林圍牆
控制石油的什麼
敵人的權利
美國大選貴不貴
福利—平等篇
他人眼中的刺
美國的“社會主義”
民主請客誰買單?
建設世界一流中國小
怎樣悼念死者
有病的政治與治病的政治
有錢人該交多少稅?
越民主,越低效?
病了你得管
美國的“四項基本原則
誰有特權上大學
法治-自由篇
不告白不告
你有什麼科學依據
你管得著嗎
先天下之急而急
自由社會就是責任社會
人物篇
人民公敵在裸奔
你好死,我賴活
“憤青”的下場
敢飛
新保守主義的“哲學王”
“美奸”克拉克
為什麼是他
歐巴馬的言與麥凱恩的行
歐巴馬會成為羅斯福第二嗎?
告別布希:新保守主義的興衰
後記

作品思想

如果有誰能把政治問題變成老少鹹宜的八卦貼,除了北京的哥,就數可愛的劉瑜。這個長在紅旗下,求學美利堅,混跡大論壇,熱愛豬頭肉的女博士,憑藉大眾的視角和精英的頭腦將民主社會大卸八塊、煎炒烹炸,製作出了一道道適合中國人的胃又滋潤中國人的心的時政佳品。
靜雅思聽重磅推出2009年度暢銷政治讀物《民主的細節》音頻版,文字背後的細微思考和智慧分析只有在側耳聆聽中再次浮現,如果您愛劉瑜、愛閱讀、相信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世界,《民主的細節》一定是您不能錯過的啟蒙讀物。不知不覺愛上聆聽,不知不覺讀懂世界。

作品評價

我一直喜歡讀劉瑜的文字,她的生動是智慧的生動。在洞察力和解析能力的背後,是一個充滿靈氣和悟性的獨立思想者。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在等著她的下一篇文章出來。
——林達
《南方周末·自由談》上的劉瑜專欄,我常常先睹為快。劉瑜擅長通過講故事來講道理。誠然,今天的時評界不能沒有“辣筆”,而多幾支像劉瑜那樣的“妙筆”,不亦相得益彰?她寫的這本《民主的細節》,就頗具妙筆之妙——既讓你閱讀輕鬆,又令你獲益匪淺。
——江藝平
今日中國的公共討論常見一種病理化的傾向,總是困在“民主”、“自由”之類的名詞面前,大而無當地浮游表層,夾纏不清,難以寸進。所以劉瑜來得正是時候,因為她替這些蒼白的名詞補回了該有的細節和血肉,有專業學養的根基,又有平近親和的故事。她的評論正是這時代最需要的營養劑。
——梁文道
我喜歡劉瑜的評論,她講求事實與論據,不輕易選擇左中右的某一方立場,對民眾和權力,少數與多數都保持警惕和觀察,避免簡單的是非判斷,避免振臂一呼的衝動,避免智力上的懶惰。有這樣的理性,才有負責任的時評。
——柴靜
這本書是嘗試從日常生活的細節當中,告訴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個本可以用專業術語來展現高深的人,卻選擇了使用生活化的語言,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識分子。

作者簡介

劉瑜,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劍橋大學講師。現任教於清華大學政治系,擔任副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