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

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

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的作者是陳鋒和王翰,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是2009-10-1。本書定價: 30.00元內容簡介毛澤東評點郭嘉“國亂思良將,家貧念賢妻”,這是《三國志·郭嘉傳》上的話。曹操在赤壁之戰,吃了大敗仗,於是想念郭嘉。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矚目的文臣武將
  • 作者:陳鋒,王翰
  • ISBN:9787535421500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毛澤東評點郭嘉]“國亂思良將,家貧念賢妻”,這是《三國志·郭嘉傳》上的話。曹操在赤壁之戰,吃了大敗仗,於是想念郭嘉。
[毛澤東評點曾國藩]為學之道,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質之吾兄,以為何如?前者已矣,今日為始。昔吾好獨立蹊徑,今乃知其非。學校分數獎勵之虛榮,尤所鄙棄,今乃知其不是。嘗見曾文正家書有去:吾閱性理書時,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時,又參以他務,以致百不一成。此言豈非金玉!吾今日舍治科學,求分數,尚有何事?別人或謂退化,吾自謂進化也。導言
導言:以古為鏡與以人為鏡
陳 鋒
公元642年,宰相魏徵卒,唐太宗親臨慟哭,並追思不已。其後,唐太宗上朝,念及魏徵在世時的諫諍,對左右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唐太宗晚年所說的這一段話,就是著名的“三鏡說”。唐太宗之所以成為明君、聖主,恐怕與他善於以古為鏡和以人為鏡有關。
現在離唐太宗李世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千三百多年,世殊事異,歷史學家和懂得一些歷史知識的人還每每稱讚唐太宗的英明。
唐太宗也是毛澤東十分欣賞的一代君主。毛澤東從唐太宗那裡汲取了許多經驗教訓是無疑的。毛澤東讀過馮夢龍編寫的《智囊》,在讀到李世民的“用兵之要”時,曾加批註:“所謂以弱當強,就是以少數兵力佯攻敵諸路大軍。所謂以強當弱,就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以五六倍於敵一路兵力,四面包圍,聚而殲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對唐太宗的用兵之道和軍事才能十分稱許。毛澤東也曾指責過唐太宗在選接班人的問題上犯的錯誤,認為不選文武全才的李恪,而選柔弱不堪的李治繼承皇位,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至於毛澤東是否欣賞唐太宗的“三鏡說”,由於未見到文字記載,不敢妄斷。但是,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軍事家,善於以古為鏡、以人為鏡,善於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則是唐太宗無法比擬的。
毛澤東是老一輩革命家中歷史知識最為淵博的一位,他曾反覆閱讀過“二十四史”、《資治通鑑》、《左傳》、《呂氏春秋》、《禮記》、《易經》、《論語》、《孟子》等歷史典籍。就其讀過的歷史典籍和大量的批註所體現出來的識見來看,稱得上是一位傑出的歷史學家。
當然,毛澤東不僅僅是讀史書,他也讀《智囊》、讀《容齋隨筆》、讀《搜神記》、讀《登徒子好色賦》、讀《西廂記》、讀《水滸傳》等等。可以說,毛澤東的讀書範圍涉及到史學、哲學、文學各個領域,且均具敏銳的洞察力。以毛澤東的讀書識見和洞察力,以毛澤東的多才博識,他不但為同時代的國內外政治家所佩服,也可以與同時代的學界泰斗對話。他對一些人物、事件的評價,也影響了一代人、兩代人,並將繼續產生影響。
毛澤東是偉人,是政治家,也是讀書人。作為偉人的毛澤東,他在書海中暢遊,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識見和思想,凸現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為政治家的毛澤東,他有繁
忙的黨務、政務,讀書不可能沒有選擇,不可能沒有傾向。作為讀書人的毛澤東,他又確有讀書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現出與一般政治家的不同。這一點,陳晉已在他的著作中指出過:“他(毛澤東)一生中讀的大量書籍同他的政治實踐並沒有直接聯繫,或者說他並不是有意要從中尋求什麼聯繫。諸如他花偌大的精力去考證王勃寫《滕王閣序》的年齡和賀知章在長安做官時有沒有家眷,批註清代納蘭性德的詞,比較孫髯翁寫的昆明大觀樓的長聯和阮元修改的優劣,以及詳讀朱熹的《四書集注》,背誦《楚辭》、《昭明文選》中的一些華彩篇章等等。這些純個人化的愛好,我們可視為他在書本里進行著獨特的心靈對話,在對話中實現一種只有讀書人才樂於尋求和可能獲得的心理期待、智慧悅愉、審美滿足。其中的快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難為外人道也。況且,沒有讀過的書,對人們來說,就是一個不可限量的未知空間,而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人:未知的東西,對他有一種極強的誘惑,他試圖要以有涯之生去儘量填充那未知的空間。這是一種智慧的挑戰。正因為毛澤東有如此的興趣,即使他不是一個政治領袖,相信也會是個在學術界頗有識見聲譽的學人。”這或許正是毛澤東的不平凡之處,“讀古書使他的知識更廣更博,更增加了他的偉大”。

圖書目錄

導言:以古為鏡與以人為鏡 陳鋒
功德無量 位極人臣——西周攝政大臣周公旦
多行不儀 自取滅亡——魯公子慶父仲
談兵之祖 功譽千秋——吳國軍事家孫武
力推新法 悲赴黃泉——秦國大良造商鞅
常勝將軍 威震六國——秦國大將白起
橫掃六合 功成身退——秦國大將王翦
忠心為國 鞠躬盡瘁——趙國名將李牧
蓋世良將 遲暮蒼涼——趙國名將廉頗
胯下之奴 垓下高歌——西漢淮陰韓信
武定天下 智除諸呂——西漢名將周勃
威猛謀遠 名震隴西——西漢名將趙充國
篡漢自立 壯志難酬——西漢末宰衡王莽
無為親痛 勿見仇快——東漢舞陽侯朱浮
投筆從戎 經略西域——東漢著名外交家、軍事軍班超
兇殘暴虐 遭點天燈——東漢太尉董卓
志大才疏 優柔寡斷——冀州牧袁紹
坐觀江漢 中庸自保——東漢末臣劉表
臨敵制變 多謀善斷——曹魏軍祭酒郭嘉
驍勇重義 晚節不保——曹魏名將于禁
算無遺策 精通權變——曹魏謀士賈詡
五虎上將 忠義美名——蜀漢大將關羽
再世趙括 痛失街亭——蜀漢大臣馬謖
受命輔佐 忠心耿耿——東吳元老大臣張昭
羽扇綸巾 雄姿英發——東吳名將周瑜
吳下阿蒙 文韜武略——東吳大將呂蒙
東吳佐臣 江左名儒——東吳大臣虞翻
狂放不羈 自取滅亡——南朝宋將臧質
文採風流 武略蓋世——南朝梁名將裴邃
審時度勢 虎膽英雄——南朝梁名將韋睿
膽小如鼠 荒淫無行——南朝梁臨川王蕭宏
大器晚成 孤膽神勇——梁朝名將陳慶之
自私昏庸 鼠目寸光——北魏將軍王建
兩朝謀臣 一生沉浮——唐朝大臣劉幽求
以身護法 不悔此生——唐朝大臣徐有功
窮凶極惡 動搖國本——唐朝酷吏來俊臣、周興
雪夜奇襲 威震淮西——唐朝名將李愬
臣奉十帝 不倒樂翁——五代大臣馮道
臨危進言 禍至福消——後唐樞密院學士薛文遇
英名不朽 風範長存——北宋參知政事范仲淹
詩文大家 史學巨子——北宋參知政事歐陽修
夢縈疆場 探戈詞海——南宋愛國文臣辛棄疾
怒髮衝冠 精忠報國——北宋愛國將領岳飛
剛正不阿 為民請命——明朝清官海瑞
抗倭名將 無往不勝——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
空譽清流 折節求榮——明朝文士侯方域
衛道聖相 元兇屠夫——清朝太子太保曾國藩
戎馬倥傯 威鎮新疆——清朝軍機大臣左宗棠
洋務巨擘 和戎賣國——清朝北洋大臣李鴻章
力行新政 開化湖南——清朝湖南巡撫陳寶箴
文武兼備 天國羽翼——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