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街

比女街

比女街位於貴州六盤水鐘山區大灣鎮開化社區大灣鎮開化社區,距貴州屋脊、國家4A級景區“韭菜坪風景區”約19公里,距六盤水市區4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關於比女街,其實是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清朝時期 ,比女街這一帶背倚青山、面向清河,風景十分秀麗。因地勢平緩,灌溉便利,適宜耕作,久而久之,這一帶成了村民的聚集地,漸漸地繁榮起來,形成了集市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女街
  • 地點:貴州六盤水鐘山區大灣鎮開化社區
比女街在哪?
比女街位於貴州六盤水鐘山區大灣鎮開化社區大灣鎮開化社區,距貴州屋脊、國家4A級景區“韭菜坪風景區”約19公里,距六盤水市區4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關於比女街,其實是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清朝時期 ,比女街這一帶背倚青山、面向清河,風景十分秀麗。因地勢平緩,灌溉便利,適宜耕作,久而久之,這一帶成了村民的聚集地,漸漸地繁榮起來,形成了集市街道。
都說山清水秀,最容易養出心靈手巧的奇女子來,果不其然,這裡有一個叫金妹的姑娘,小小年紀就名震四方,做的手工刺繡引得八方仰慕,不少年輕女子都前來拜訪,自然就引得村里人的仰望。眼看著金妹就要到適婚年齡,每天登門提親的人數不勝數,然而金妹卻遲遲不肯答應。歷來貴州多彝族等少數民族,心思單純,感情純真,大膽說愛,所以金妹和父母坦白,一心只想嫁給賣花線的貨郎嘎都。父母無其他可施之計,終於妥協在金妹的執拗面前,提出只要金妹繡出一隻繡球並在“拋繡球招親”大會上讓噶都接住,這樁婚事就當答應了。聰慧的金妹和噶都商議,不妨一起做出金繡球和一套金衣裳,這樣在大會當天,讓噶都穿上此衣,就可以在人群中十分明顯。果然,在這樣的計策下,他們如願以償在一起了。結婚之後,在街上他們共同開了一個繡坊,繡品質量上乘,很快這一帶就引得眾多婦人喜歡逛的地方。久而久之,被當地公認的賢淑女子,除了要有美麗的容貌外,還必須有精湛的繡藝。因此,在七月初七這天,附近幾里外的姑娘都來這條街穿針乞巧,比賽繡藝,並成為每年不變的習俗。
因此這裡成了心靈手巧、美麗姑娘聚集的地方,遠近的男青年也慕名而來 ,希望尋得一位稱心如意的心上人 ,這裡又成為男女青年相親的地方。後來,人們將這一帶命名為“比女街”,意味是比才藝、比美貌的地方。 春去秋來,在比女街這條路上,這樣的故事逐漸被口口相傳,老一輩的習慣卻不曾改變。即使在戰爭期間,這裡的人們依然堅守著家園,堅守著比女街。所以在這裡,也有一處叫做速安支隊遺址的地方,存留著當年戰爭的痕跡,紀念著當時為家園奮鬥過的歷史。
這就是比女街,一個滿滿歷史和故事的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