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部落格

殭屍部落格,意指極少更新的部落格,與電子政務網站所說的“瞌睡蟲網站”的定義類似,兩者的區別僅是Web2.0與Web1.0。按照百度部落格搜尋的統計,內地的1987萬的部落格人群,平均每個部落格擁有2.6個部落格站點,並且每個用戶平均7.6天更新一次,一周內頻繁更新的部落格其實只有302萬。可實際的現實數字要誇張得多,殭屍部落格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新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殭屍部落格
  • 外文名:Zombie blog
部落格論戰,部落格速增,部落格力量,部落格價值,草根部落格,陷入怪圈,暗含危機,

部落格論戰

當2006年夏天的各個電視頻道充斥著“搶老徐的沙發”的晶片廠商廣告時,部落格成為中國社會最流行的公共詞語,儘管這個Web2.0概念早在2002年底就被引入國內,但草根加名人的雙重組合,讓開部落格成為一種沒有動力推動的潮流。從韓寒“冬粉”圍攻高曉松部落格,到董路在部落格幫黃健翔六問吳虹飛,在一場場由部落格引發的論戰之外,看似熱鬧的中文部落格環境實際上悄悄記錄了2006年的很多社會現實。

部落格速增

1460家,這是2006年末中國內地部落格服務商的數量,按照中文搜尋引擎巨頭百度發布的2006年中國部落格發展報告統計,截至11月3日,全球中文部落格數量達到5230萬,國內部落格用戶達到了1987萬人。所以當國際部落格專業搜尋引擎Technorati將徐靜蕾的部落格列為世界排名第一時,很多人條件反射般質疑Technorati統計角度和算法的權威性,但是曾經被稱為中國部落格之父的方興東並不驚訝,方興東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道:“徐靜蕾的部落格有來自29181個網站的45857個連結,第二名Boing Boing才有來自20223個網站的66219個連結。連結到徐靜蕾部落格的絕大多數是國內的部落格網站。最根本的一點,徐靜蕾在Technorati能夠獲得第一,不是說徐靜蕾的部落格有多牛,而是說中國部落格的數量和力量在全球有了極大的分量。”

部落格力量

那么中國部落格的數量和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呢?“每天我們都有1億次以上的點擊率,在一年前新浪決定開部落格的時候,很多人都執意評判我們改變了部落格的規則,可現在看來一年前我對部落格的態度並沒有錯誤。”已經是中國部落格界頭號服務提供商的新浪副總裁陳彤,依舊對一年來部落格的中國化發展信誓旦旦。在他看來,部落格改變了中國新聞門戶信息來源的單一問題,同時讓公眾的話語空間更加寬廣了一些。來自部落格們的訊息和觀點在默默地為原地踏步的中國網際網路新聞補充彈藥,一些原本在網際網路新聞中難登大雅之堂的小道訊息,則不少被悄悄偽裝成了部落格訊息,以往某個新聞突發事件需要採訪眾多專家意見,也轉變成為專業部落格們腦筋激盪的新賽場。美國《商業周刊》也注意到了中國網際網路界的部落格爆發,在他們看來,有興趣在網際網路上寫部落格的人代表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群年輕人,甚至列舉出部落格揭露凱雷集團3.75億美元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交易的問題,以及哈根達斯的冰淇淋蛋糕分銷商存在嚴重衛生問題等部落格事件。

部落格價值

以往不同觀點的當事人要產生碰撞,媒體的採訪往往成為雙方對峙的傳聲筒,而部落格在2006年恰恰直接縮短了交鋒過程,在部落格自留地上口水橫飛,每個月在中文部落格界都會出現一場場公眾性的論戰。與此同時,中國的部落格人群正在產生生態性的變化,不僅有像鄭淵潔這樣一直在《童話大王》上耕作自留地,開部落格以後每天自言自語彙報行程的;也有諸多大小演藝明星們為增加曝光率,根據自己檔期需要藉助部落格炒作人氣的;更有一些商業領袖們試圖闡述自己的商業理想,讓自己成為商業界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偶像,可卻寧願僱傭職業寫手頂替自己更新的。這些傳統世界的焦點人物幾乎占據了中國部落格15%的流量,與此同時,剩下的85%可能真正在認真寫的反而在影響力上成為默默無聞的大多數。

草根部落格

新聞集團執行長魯珀特·默多克在2005年7月18日動用5.8億美元收購了MySpace.com,無疑對中國部落格界也產生了一些刺激,2005年底最後一批拿到風險投資的部落格站點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那些拜Web2.0概念如神明的網際網路信仰者們又一次重提草根力量,可目前中國部落格服務商的席位排次現實卻是騰訊QQ、新浪部落格和微軟MSN Spaces。如同那些整日寫部落格的草根們沒有真正奪得網路話語權一樣,本來寄託部落格和Web2.0概念來顛覆傳統入口網站的新商業力量也沒有贏取多少利益。全球讀者們都在關注中國部落格們有沒有可能出現類似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獨家披露萊溫斯基的可能,或者徹底打破傳統信息傳遞方式的介質束縛,可部落格大人們卻並沒有創造出什麼中國特色,那些看似活力十足的年輕一代似乎更熱衷自我抒情和記錄生活,就像MSN Spaces上全球流行的日記配照片一樣,沉默的大多數依舊沒有把握住絕對的話語權。而傳統知識分子和文化精英們似乎又要保持一種獨立性,僅有的幾位嘗試者也在開博幾個月後悄悄停止了更新。每個人固有的保守情緒和傳統生活方式將很多人拉回了現實世界。沒有多少人討論《大講堂與市集》思想直接給部落格帶來多少理論借鑑,連最時髦的長尾理論也僅供網際網路理論派們充當睡前讀物。

陷入怪圈

如果與歐洲、北美和日本的部落格群體相比,中國部落格在數量上似乎占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網民基數比率上,甚至這種數量比率優勢要大於寬頻網際網路極端普及的韓國和英文網民龐大的印度,可中國部落格的內容質量卻並沒有凸現出什麼文化和新聞優勢。按照法國語言學者加爾斯·拉貢對世界部落格的研究觀點認為:“英語的強勢位置在部落格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突出,也許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部落格精英,可這些精英往往因為語言瓶頸,以及單一語言內的部落格篩選機制,最終被掩埋在網際網路洪流中。”中文部落格也明顯受制於這條法則,瘋狂的網民們熱衷搶占名人沙發,而真正有內涵的東西卻僅在小圈子內流傳。可以說在經歷了2006全年的時間考驗後,中國的部落格界依舊沒有形成有效的篩選機制,技術性的RSS方法和Tag關鍵字都形同虛設,或者更趨原始的推薦性機制也往往要考慮誘惑網民的眼球,原本以群體力量崛起的部落格陷入了網際網路烏合之眾的自瀆怪圈。

暗含危機

當《德國之聲》搞的全球部落格大獎不再能吊起中國網民的胃口,部落格在經歷了短短一年時間就已經不再是前衛與新鮮的源泉。在徐靜蕾勇奪全球第一部落格的排名之外,中國部落格沉默的大多數也暗含著危機。按照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估計,全球部落格將在2007年達到數量的頂峰,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看熱鬧的人開始慢慢厭倦這種方式,Gartner甚至估計全球目前約有兩億人暫停更新,部落格殭屍成為一場全球流行的網路傳染病。如果按照百度部落格搜尋的統計,內地的1987萬的部落格人群,平均每個部落格擁有2.6個部落格站點,並且每個用戶平均7.6天更新一次,一周內頻繁更新的部落格其實只有302萬。可實際的現實數字要誇張得多,殭屍部落格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的新景觀。有誰能說清楚中國到底有多少真實的部落格呢?幾乎一半的中文部落格都是在重複發布各種訊息和見聞,42%的部落格文章更新都在500個漢字以內,更可怕的是很多不知名的小網站也推出類似的個人部落格功能,可卻並沒有多少人去認認真真寫,於是替人部落格搬家和自動抓取成為中國部落格數量激增的源泉。在近5000萬的中文部落格網頁中,真正有效維護的部落格不超過15%,數千萬的殭屍部落格又一次讓中文部落格在數字上拿了全球第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