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義坊

歸義坊

歸義坊,隋唐時期洛陽的里坊之一。位於唐代宣仁門外大街(今老城東大街)南側,從西往東第二坊。其西為立德坊,其南為漕渠,隔漕渠為玉雞坊,西南為承福坊。武則天時開鑿新潭,兩坊淹沒成湖。這樣,環水而建的歸義坊,南面是浩瀚的水面,岸邊是綠綠的楊柳,成為風景極佳之處。

今洛陽老城南護城河是漕渠故道。歸義坊東為瀍渠,這是從邙山北麓引瀍河水西南流形成的一條人工渠,在歸義坊東南部與漕渠匯合。此渠又名東溪,居住在立德坊的孟郊的《傷時》詩曰:“因知世事皆如此,卻向東溪臥白雲。”老城東護城河遺址(今成功街東側)就是東溪故道。

歸義坊是貴族、官員的居住區,如唐代名臣穆寧家族的居住區,唐德宗時的福建觀察使李貽孫宅,是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後來,此宅改為寺院,名福勝禪院。歸義坊有太平公主建的一所寺院,名為太平寺,後改名太平禪院。五代時,這裡還建有隆慶尼院、慧雲尼院等寺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歸義坊
  • 地理位置:洛陽老城南護城河是漕渠故道
歸義坊,居住區,

歸義坊

歸義坊,隋唐時期洛陽的里坊之一。位於唐代宣仁門外大街(今老城東大街)南側,從西往東第二坊。其西為立德坊,其南為漕渠,漕渠是從東城承福門南側的洛河(約在今金業路與洛河交叉口處)引水開的一條人工河,出洛河後東北行,至立德坊南往東行,穿越外廊城後,再流入洛河。
歸義坊位置示意圖歸義坊位置示意圖
今洛陽老城南護城河是漕渠故道。歸義坊東為瀍渠,這是從邙山北麓引瀍河水西南流形成的一條人工渠,在歸義坊東南部與漕渠匯合。此渠又名東溪,居住在立德坊的孟郊的《傷時》詩曰:“因知世事皆如此,卻向東溪臥白雲。”老城東護城河遺址(今成功街東側)就是東溪故道。
歸義坊南,隔漕渠為玉雞坊,西南為承福坊。武則天時開鑿新潭,兩坊淹沒成湖。這樣,環水而建的歸義坊,南面是浩瀚的水面,岸邊是綠綠的楊柳,成為風景極佳之處。

居住區

歸義坊是貴族、官員的居住區。晚清以來,在洛陽出土的墓誌中,言明其宅在歸義坊的有8方,全部是官員。該坊是唐代名臣穆寧家族的居住區。穆寧之父穆元休,是開元年間的著名學者,穆寧以明經及第,任河北鹽山尉。安史叛亂時,穆寧募兵參與平叛,立下大功。後來任監察御史、秘書少監等,以秘書監致仕,卒于歸義坊。穆寧的四個兒子皆為名臣,其三子穆員是著名學者,著有文集十卷,今《全唐文》存其文章數篇。
歸義坊還有唐德宗時的福建觀察使李貽孫宅,他是當時的著名書法家。後來,此宅改為寺院,名福勝禪院。該坊有太平公主建的一所寺院,名為太平寺,後改名太平禪院。五代時,這裡還建有隆慶尼院、慧雲尼院等寺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