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向自由的詩意敞開:故事新編詩學研究

歷史向自由的詩意敞開:故事新編詩學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比較注重關鍵關鍵字的選擇,這也許與作者喜歡閱讀詞典的習慣有關,如波蘭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米沃什詞典》,美國理論家艾布拉姆斯的《歐美文學術語詞典》,英國理論家雷蒙·威廉斯的《關鍵字》,這些著作讀起來都會令作者十分振奮。在作者看來,研究中的關鍵字,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正是這星星點點使黑暗的夜空變得絢麗多彩,變得深邃悠渺。一個關鍵字的準確選擇,常常會使你在百思不解之中,豁然開朗。當然,在理論的推進過程中,關鍵字的外延和內涵會在一定限度內發生變異,這是思維的必然。因此,當一個研究者找到一個關鍵字時,不應該像一個吝嗇鬼握住一枚硬幣一樣,緊緊不放,他應該把這硬幣放在手掌中,正反兩面地看一看、瞧一瞧,甚至拋向空中,看一看它落下時優美的曲線。你說,流星不是因為划過夜幕才顯得美麗嗎? 本書全方位探討魯迅在《故事新編》中的創作思維、現代技藝和語言問題,闡述這部小說的文體特徵以及與中國古代文學傳統之間的內部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向自由的詩意敞開:故事新編詩學研究
  • 出版社: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 頁數:244頁
  • ISBN:754262122X
  • 作者:鄭家建
  • 出版日期:2005年8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戲擬、隱喻、文體、古代傳統、現代技巧諸方面對《故事新編》作了橫向與縱向、內部與外部的綜合考察,既有視野寬廣的巨觀論述,又在行文中有機地對各篇小說作了相當細緻而富有獨創性的闡釋。

媒體推薦

書評
鄭家建是一位有著研究理論與方法的自覺追求的年輕學者,他以文本細讀作為研究的起點,同時又強調要把文本主體化、生命化,因而力圖把對語言、創作思維、文體這樣的內部研究與對作家心靈的解讀結合起來,走一條作品文本-作家心靈的雙向對讀的研究路線。他的獲獎論文《戲擬-〈故事新編〉的語言問題》,即是這樣的追求的研究實踐。
——錢理群(北京大學教授)
近年來在《故事新編》綜合性研究方面成就突出的是鄭家建,他在《魯迅研究月刊》連續發表系列性文章,對《故事新編》進行全面的新論。鄭家建的系列論文對《故事新編》研究中長期存在的一些重要問題如油滑問題和新出現的一些重要問題如文本分析問題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梳理和重新解釋,引起了學術界的重視,形成了近年來《故事新編》研究的一個高潮。
——摘引自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之《現代文學研究》卷(北京出版社)

圖書目錄

原序 嚴家炎/1
增訂本自序/1
緒論 照亮的意義/1

第一章 戲擬——《故事新編》的語言問題/21
第一節 戲擬的類型分析/23
第二節 戲擬與魯迅晚年的思想、心靈/35
第二章 隱喻——《故事新編》的創作思維/46
第一節 隱喻與《故事新編》的時間形式/48
第二節 隱喻與《故事新編》的空間形式/58
第三章 現代“奇書”——《故事新編》的文體特徵/75
第一節 舊事新編、新事舊編的敘事策略/75
第二節 “文體越界”與“反文體”寫作/92
第四章 遙遠的迴響——《故事新編》與文學傳統/105
第一節 神話、莊子與想像力傳統/105
第二節 史傳的敘事智慧與小說家的詩學情懷/122
第三節“油滑”新解/138
第五章 隱現的繆斯——《故事新編》與現代技巧/153
第一節 另一種解讀:《故事新編》中的蒙太奇藝術/153
第二節 想像與遨遊:《故事新編》的繪畫感/170
第三節 文化的記憶:《故事新編》與《盧奇安對話集》的比較研究/186

主要參考文獻/205
後記/206
附錄一 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再出發/208
附錄二 論20世紀中國小說研究的幾個生長點/228
增訂本後記/2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